张新锋
(新沂市人民医院,江苏新沂221400)
不稳定型心绞痛是由于心脏缺血反射到身体表面的疼痛感,一日数次或者数日一次,情绪激动或者劳动时容易发作,患者的生命安全具有严重的威胁,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容易发展为心源性猝死或心肌梗死,更患者生命安全带来严重威胁[1]。鉴于此,本研究对观察组3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应用氯吡格雷、阿司匹林联合方案进行治疗,并取得了理想效果。见如下报道:
从本院2017年1月至2019年2月接受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抽取60例,按照数字单双原则将30例单号设置为观察组,将30例双号设置为对照组。对照组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46~79岁,平均年龄(62.5±16.5)岁,病程 0.6~3.8 年,平均病程(2.2±1.6)年。观察组中,男 17例,女 13例,年龄 46~78岁,平均年龄(62.0±16.0)岁,病程 0.5~3.9 年,平均病程(2.2±1.7)年;纳入标准:⑴符合WHO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相关诊断以及分级标准者;⑵无急性心力衰竭、缓慢性心律失常者;⑶患者及家属均同意参与本次研究者。排除标准:⑴血压<100/60mmHg者;⑵急性心肌梗死心功能等级≥3级者;⑶造血系统紊乱、肾功能障碍者;⑷稳定性心绞痛者;⑸中途主动退出或失访者。
患者均采取心电图检查以及心电图监护,均给予吸氧、止痛等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应用阿司匹林(生产厂家:北京曙光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 H11020827)治疗,剂量:100mg/次/d。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氯吡格雷(生产厂家:赛诺菲(杭州)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J20130083)进行治疗,剂量:75mg/次/d,所有患者均连续治疗2个月。
观察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情况(发作频率、持续时间)。以及观察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判定标准: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以及硝酸甘油消耗量较治疗前下降80%以上,临床症状消失、心电图恢复正常、静息心电图倒置T波或下移ST段恢复正常或基本正常为显效;患者心绞痛等级下降1级,临床症状基本缓解,静息心电图倒置T波变浅>50%或下移ST段回升0.05mv以上为有效;以上症状均无显著改善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将本研究60例患者治疗效果和心绞痛发作情况均纳入SPSS21.0分析,(±s)对心绞痛发作情况进行表示,采用t检验,(%)对计数资料治疗效果进行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的情况下,说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由表1分析可见,观察患者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由表2分析可见,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7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情况对比(±s)
组别对照组观察组t值P值例数(n)30 30发作频率(次/周)1.97±0.41 0.78±0.24 13.719 0.000持续时间(min)18.10±2.42 7.61±1.39 20.587 0.000
表1 两组患者疗效对比[n(%)]
心绞痛是冠心病患者常见合并症,是因冠状动脉发生病变引起供血不足造成心肌缺血缺氧,所诱发的胸部疼痛或异常状态,是冠心病临床症状主要表现的一种,冠心病心绞痛发作时会给患者身体造成巨大的痛苦、心理造成严重的影响,甚至会对其生命安全造成威胁。目前,西医是治疗心绞痛的常规方式,主要是通过硝酸酯类的药物对心绞痛进行相关治疗,疗效显著[2]。
金洪珍[3-4]等人在研究中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应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进行治疗后,临床疗效得到了显著提升,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表明该治疗方案是安全有效的。李丹萍[5]等人在研究中应用氯吡格雷、阿司匹林联合方案治疗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心电图ST段改善幅度、临床疗效均得到了明显的提高,有效控制了患者心绞痛的发作。本研究中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治疗应用氯吡格雷、阿司匹林联合方案后,患者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均明显降低得到了有效控制,同时有效提高了治疗效果。阿司匹林是属于非甾体抗炎药,可抑制血小板环氧酶-1,经水解后会改变其存在形式,会生成大量的水杨酸盐物质,并广泛分布于患者身体中,通过与环氧化酶结合抑制血小板大量聚集,从而达到扩张血管的目的。氯吡格雷具有阻断血栓素A2的作用机制,通过阻断纤维蛋白原与二磷酸腺苷酶受体结合,改善纤溶酶原激活剂水平上升导致的高凝状态,促进血管再通率提高,两者均可选择性抑制血小板黏附活性,是临床经常联合使用的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彼此作用途径不互相干扰,改善高凝状态的效果又可叠加,促进患者血液循环、改善心肌缺氧、缺血症状,保护患者心肌细胞离子泵的功能、正常结构维持心肌细胞功能、环境的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