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燕 吴文浩 林敏
摘要:高职教育是高等职业教育的简称,它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教育与其他教育都有所不同,具有较强的特殊性。因此,为促进高职院校的课程思政改革,我们首先应当了解当前高职教育的教学情况,把握住课程思政的意义和内涵。它们对高校思政改革的成功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保障思政改革的顺利进行,有以下几条建议:第一:坚持深度改革,深程度的推进改革。第二:改变教学理念教学模式。第三:注重教学情况的把握。第四:营造改革氛围。
关键词: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改革路径
在学校思想政治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形教育相统一”。由此可见,高校开展思政教育工作,是职业教育的本质要求,而课程思政则是落实思政教育的根本。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高校思政教育总是不尽人意,不能达到一定的深度。高校的思政教育与教学总是相脱离。如何打破这种局面,使大学生思政教育达到一定的深度,成为各大高校的共同问题。打破这种局面不能只依靠理论,为了改善高校思政教育的深度,既要依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作用,同时将思政教育贯穿于教学全过程。本文主要关注在当前思政改革形势下高职院校如何推进思政改革以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一、“课程思政”改革的背景和内涵
“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有区别。上海市政委在2014年提出了“课程思政”一词。它并非是增开一门课程,也不是举行一项活动。它是一种教育理念,它是将思政教育渗透到教学的方方面面,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思政课程”是思想教育课程及相关教育的总称。总的来说,“思政课程”是高校教育的载体,“课程思政”是高校教育的灵魂。
“课程思政”虽然是最近才提出,但现阶段我国的社会环境使这次改革刻不容緩。目前,我国处在社会转型中,多元化思想相互碰撞,而大学生正处在树立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时期,自身不能很好的认识当今多元化的时代。我国处于改革发展阶段,是最关键的时刻,青年肩负着祖国未来的希望,但只有合格的青年才能成为社会的栋梁,所以,培养未来希望的人才是国家和社会的重要任务。而这一任务要由高校来实现。只有正确的引领,才能使青年成为国家栋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目前,教育理念越来越注重以德育人,以德育人的核心是正确的方向引领和价值观的指导。高校仍以传统的课堂教学为主要教育过程,课堂教学不仅传授知识,而且引领大学生的价值观。我们应当意识到,以德育人不是一个单一的理论,它是综合了环境的影响。但目前以德育人仍然是一个单一的过程,因此,我们要从根本上改革,真正实现综合性的以德育人。
二、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改革的实情和基础
高职院校是组成高等教育的重要部分,不同于一般的高校,高职院校更注重技术教学。因此,高职院校“思政改革”也应有其特殊的改革模式,应当根据其现实的教学情况来确定。
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改革的实情。近年来,我国的高职教育发展迅速,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教学质量上,都是高等教育的重要成分。高职教育以其特殊的教育性质发展出一条独属于高职教育院校的特色道路,这条道路也有其特征:第一,培养实用型人才。高职教育院校注重就业能力,更直接的说是技术能力。凭借社会市场需求培养高就业型实用人才,但是,不能只注重就业能力,就业能力应当建立在道德能力之上,毕竟要想成才必须先成人。若是只注重就业能力,高职院校的教育就是失败的。培养出的所谓的高就业型人才也不能承担起祖国复兴的重任。第二:培养模式。高职院校的教育模式为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这是很好的实践,但是在现实操作中,大部分高职院校只负责将学生送入企业中,对学生在企业中的实习部分不再进行教育,但是有一个约定俗称的规矩,新人总是被欺负,更何况是一向被称为是廉价劳动力的大学生们,并不会对其进行德育。第三,教学课程体系。大多数高职院校注重技能学习多于精神教育,多数课程都是有关技能学习,对人文社科类课程并不重视,这会导致高职学生无法全面发展,会削弱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高职院校的教师们比普通高效的教师们肩负更多,他们要培养技术型人才。授人以渔,并且肩负德育的重任,但是现实生活中,在高校教育过程中,有些老师的育思想出现偏差,认为高职院校学生应当更注重与技术培养,思政教育不是他们的职责,本身就不注重自身的道德素养,怎么能教好学生。
高职院校招生来源复杂,有些是通过普通高考,有些是单招,学生的水准不一,现在大部分人还对高职院校有偏见,因此,一般进入高职院校的普遍为学习成绩较低,缺少学习热情的。由于人们对高职院校的普遍看法是传授技术,高职学生也更加注重技术学习,忽略公共课,这也导致了高职院校学生和思政水平的差异。而且,当今处于信息化时代,高职院校的学生对网络更多的是娱乐的态度。游戏对学生的负面影响大于网络对学生学习上帮助的积极影响。高职院校应当更加注重引导学生对网络的合理利用。
三、高职院校“课程思政”良好的改革途径
在深入了解高校“课程思政”改革的现实、改革的内涵、背景和理念之后,现在就可以对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改革的有用办法进行粗略的探讨。
(一)顶层设计深入推进
想深入推进“课程思政”改革,首先一定要坚持顶层设计。根本的教育任务就是要以德树人,党委领导,部分领导带头执行。全心全意的开展深入“课程思政”改革。各部门必须负起责任,认真执行所需的任务,使得改革有效的进行。各课专业的教学要和思想政治紧密的结合起来,学院和二级教学单位也要积极的配合工作。总体来说深入推进“课程思政”改革必须统一起来,需要领导的带头,需要各部门的努力和积极的配合,齐头并进,使工作能够顺利的进行。
(二)增强老师的道德引领和简直引导的能力,改变教学理念
转变什么样的教学理论?之前大多的只是注重专业理论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但是学生的人文素养同样重要,培养、熏陶和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也要作为首要任务。这当然需要教师的努力,也对教师有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认识到他们密不可分的关系,也要注重培养自己对于学生各方面熏陶的能力。全体教育工作者要实现德育专业化。所以,高校要注重对教师德育专业化的培养,培养教师的人文素养,综合素质,对他们进行严格的培训。言传身教是老师不可缺少的特色,学生对老师的模仿和敬仰不可忽视。所以教师一定要以身作则,自身必须具备良好的政治素养和道德品质,这样才可以真正的改变学生的人文素养。
(三)深化改革,营造德育氛围
要想全面实现“课程思政”深化改革,必须依靠现实课程教育,课程教育是载体,德育是灵魂,深化改革必须借助现实课程作为载体,尽可能多增加渗透德育的人文素养类课程,让人文精神渗透至每一门课程,使学生们的思想水准与专业水平达到同样的高度。改变学生的思想,让他们觉得德育与专业课同样重要。
(四)注重把握学校学生的实情,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如果不知道起点有多高,制定的计划就不会准确。如果老师知道学生的思想水准有多高,教学设计就会不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学情调研在教学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它关乎到学生是否能更好的发展。只有把握了学情,才能制定出符合学生的学习设定,才能在此基础上进行教学,有效的避免教学的无效性。同样的,只有把握了高职院校学情,才能制定出思政课程的改革计划,逐步提高高职院校学生对思政教育的重视程度和思政水准。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课程思政改革是创新育人的重要手段,是提高思政教学效果,有效开展德育教育,发挥育人功能的关键。在当前思政改革形势下,高职院校推进思政改革以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任重而道远,需要高校、社会和教师三方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陈秋玮.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研究[J].明日风尚,2019(10):108.
[2]杨雪琴.对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改革路径的若干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02):4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