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萍
【摘 要】越来越多的外国学习者为了各种原因来中国学中文,他们拥有不同的文化背景、思维习惯等,文化差异的存在对他们学习汉语和同中国人交际交流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因此,植根于文化的语用失误不可避免地出现在他们的汉语交际之中。
【关键词】对外汉语、语用失误、交际语境
1.引言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其中交际性是语言最本质的功能。在跨文化交际中往往会因为双方的交流方式、文化背景及思维习惯等差异而导致理解上的错误,这也就是常说的语用失误。语言是实现跨文化交际交流的基础,但语言能力并不完全等同于交际能力,因此,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对学习者的语用能力的培养同样至关重要,需要教师正确引导学习者认识和吸收中国文化,逐步减少语用失误,从而提高学习者在不同的情境下合理使用汉语进行交流的能力。
2.汉语学习者语用失误及原因
2.1称谓语使用失误
汉语文化中“上下有异、长幼有序”的等级意识反映在言语交际上,人们习惯于按照等级尊卑来确定称谓。但在西方文化中上下级及辈份关系并不突出,除在正式场合对处于特殊地位的人称呼其职务外,例如“总统阁下、部长先生”等,一般双方可以直呼对方的姓名和名字,甚至在家庭中子女可以对父母直呼其名。这种现象大部分是受西方季度文化中“上帝面前人人平等”的教义影响,而汉语表达则体现了“自谦”和“尊人”,《礼记》中的“毋不敬”和“夫礼者,自卑而尊人”两种谦虚品德根植于汉语文化的血脉之中。
2.2見面语语用失误
见面语一般分为招呼语和寒暄语。首先看招呼语,英语打招呼的方式简单、抽象和模式化,而汉语打招呼的方式更体现了汉语文化重实用、总经验的思维模式,因此汉语的招呼语几乎都是着眼于眼前正在发生或刚刚发生过,同时又和对方直接有关的具体话题,很少有抽象化、模式化的用语。[i]例如:“在写作业啊”,“散步吗”,“吃晚饭了没”等。
再看寒暄语,汉语文化中的寒暄语常常以对方现在的生活情况作为话题,例如:“今年多少岁了” “是否结婚了”等等。而西方国家则比较避讳此类问题,最多也只会问候一句“你家人(妻子)如何”。而西方文化更强调个体本位的思想,强调个人价值。
2.3委婉语理解上的失误
由于思维习惯和方式的不同,学习者会对汉语某些特殊的表达方式产生误解,例如:
甲:“你今天真漂亮!”
乙:“哪里哪里!你更漂亮!”
甲:“谢谢!”
正如上文所说,汉语文化长期遵循着“贬己尊人”的交际习惯,所以委婉、客气地会拒绝别人的赞美,而这种行为会让西方人认为中国人不真诚,让人觉得虚假、厌烦。这是因为西方文化中的得体准则更看中个人自我价值的实现,与汉语文化中的贬己尊人、对个人价值的忽略恰恰相反,在西方文化中他们会欣然接受对方的赞扬,正视自身的优点、实事求是,以避免尴尬或损害对方的面子,因此这是礼貌的。
2.4近义词礼貌程度的误用
近义词虽然在意义上相近,但其在语用上却有着差异。有些近义词在意义和语法上几乎没有区别,但在语用上却给人不同的感觉,例如:“高兴”和“欢喜”、“懊悔”和“后悔”、“美好”和“美妙”等。因此近义词教学只注重词义、语法方面的解释和辨析是不够的。再如“谢谢、谢了、谢谢您、感谢、非常感谢”这一组表达谢意词,虽然都是礼貌的致谢词汇,但在使用情境中所表现的礼貌程度却是不同的,若学习者在受到表彰时说“谢了”,会给人随意、耍酷的感觉,违反了礼貌原则。
3.对教学的启示
3.1教师方面
外汉语教师一定要加强语用知识的学习。一是教师应重点学习语用学理论中的会话含义理论、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言语行为理论、语用策略、语境理论语言教学有很大的帮助的知识等。二是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语用知识和语言知识的结合。三是教师要注意交际化教学。此外,对外汉语教师还应增强培养学习者对中国文化的敏感性和文化意识。与此同时,教师在对外汉语的教学中应逐步引导学习者在跨文化交际中培养目的语文化意识,让学习者尽可能少受母语文化的影响,做到语用移植,从而做到巧妙应对不同的文化语境。
3.2教学方面
教学中应以交际性为主,着力于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要充分利用课堂氛围,将沉闷、死板的课堂变成模拟语境以及进行交际训练的场所。在课堂上,教师应通过多种方式来让学生多练习,因为课堂学习最容易被学习者接受,且学习效果也是比较好的。因此,对外汉语教师应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加大目的语的有效输入,这样,即使句式很难很复杂,学习者掌握起来也会事半功倍。
当然,课堂学习并不是唯一有效的学习方式。因此,教师还应该鼓励学生走出校园,到社会上去学习,与更多的中国人交际交往,这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更能够提高学习者的社交语用能力。让学生在交际实践中,多观察、多学习中国人的言语行为表现,先模仿再到熟练运用。
3.3教材方面
教材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主要依据。交际性和实践性是一部对外汉语教材好坏的重要判断标准,因此一本好教材应将交际文化和社会语言规则融合其中,应与时俱进,应符合语言学习规律。只有这样,才能对学习者的汉语学习起到指导作用。因此,教材的编写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教材编写要立足于真实的汉语语境。真实的汉语语境教材可以为学习者创造真实的交际场景和生活场景,而非为了体现某语言点或某种语法功能或为了某个文化因素而编造的虚假的情景。教材编写若不考虑日常语使用频率和真实语景,那么学习者通过教材学到的汉语就很可能不是地道的汉语,更别说真正学会汉语的交际方式、了解汉语的交际文化了。
二是教材编写时要重视文化差异。受不同文化背景的影响,学习者在学习和使用汉语时所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各有不同,其产生原因也不尽相同。
三是教材编写要注意与时俱进。世界时刻发生着变化,中国的文化也随着与其他国家文化接触的增多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因此,编写教材时要以一种发展的眼光,根据实际,及时变化和修改教材内容。
4.总结
在进行跨文化交际时,我们一定要注意好交流、交际方式,这样既能够不产生文化冲突,也能够保证自己的交际效率最大化。在进行教学时,教师不仅要保证课堂上所教授的交际语言准确,更应尽量挑选贴合实际生活的交际用语来帮助留学生学习。
注释:
[i]杜道生,北京语言学院第六届科学报告会论文选[M],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5.
【参考文献】
[1]赵永新,汉外语言文化对比与对外汉语教学[M],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6.
[2]唐红芳,跨文化语用失误研究[M],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
[3]孙德华,留学生汉语语用失误的归类分析[J],现代语文,2006(03).
[4]钱冠连,汉语文化语用学[M],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
[5]蔡新芝跨文化语用对比分析下的中西礼貌原则之文化差异[J],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06(02).
[6]王琳,礼貌原则与对外汉语课堂教学[J],教育探究,2009(03).
[7]张希永,李惠,跨文化交际语境中的语用失误与文化差异研究 [J],语文学刊,2010(14).
[8]何自然,陈新仁,当代语用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9]吕文华,鲁健骥,外国人学汉语的语用失误[J],汉语学习,19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