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 勇
连云港市赣榆区柘汪镇西棘荡村,总面积1.9平方公里,全村共698户,2498人,党员127名,村党委下设4个党支部。2018年村集体收入514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达3.01万元,该村先后被评为全国文明村、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江苏省最美乡村。
特色经验
“我始终坚信,只要选好一条路子、实干苦干,就一定能拔出西棘荡的‘穷根’,带着全村人一起过上好日子!”20年前临危受命担任连云港市赣榆区柘汪镇西棘荡村的当家人钟佰均,一步一个脚印,带领这个穷村蝶变为富裕和谐的经济强村,打造出一个带领农民致富的“苏北样板”。2019年3月6日,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郭文奇在西棘荡村党委来信批示中,对村党委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中全面发挥作用,把党建工作和村级发展融合的做法给予肯定。
西棘荡,顾名思义,是荆棘丛生、河荡纵横的地方。20年前的西棘荡穷得叮当响。“过去,全村没有一间好房子,也没有水泥路,一到下雨天,人人都成了‘泥腿子’。外面的姑娘不愿嫁进来,本村姑娘一心往外飞,日子过得真没什么指望!”村民张建国对当年的贫穷记忆犹新。
脱贫,从思想上开始。为解决因循守旧、固步自封的问题,钟佰均带领党员干部、村民企业代表“走出去”,近到镇内西林子、秦家沙,远赴闻名遐迩的华西、寿光,实地走访强村名村30多个,看先进、学典型,开阔视野。
针对村民致富无门、信心不足的问题,钟佰均主动邀请上级部门、致富能人进村宣传致富政策,分享创业故事20余场次,帮助村民解开思想疙瘩,树立致富信心。近比强村、远学名村,组织开展“学什么、差什么、干什么”大讨论,找不足、明方向、促赶超,点燃创业兴村热情。
为调动全体村民创业积极性,带活致富热情,村“两委”班子成员围绕致富带富,年初承诺、年中践诺、年末评诺,亮目标、比进度、晒业绩,自加压力、增添动力。并设置创业光荣榜,评选致富标兵,全村比着干、赛着干,使“集体创大业、个人创家业”蔚然成风。
振兴思路
在强村富民的具体实践中,西棘荡村探索出了“三引三带”工作法,即思想引领带活致富热情、组织引路带出创富环境、党员引导带动共富格局。村干部组织党员群众外出考察学习,点燃了村民群众不甘落后、思富想富的强烈愿望;组织立足村情实际,找准路子,发展塑料颗粒加工产业;书记钟佰均率先兴办,村“两委”班子成员、党员等纷纷加入,做到党员带头干、做给群众看,走出了一条通向乡村振兴的“西棘荡之路”。
为村里选定发展路子,西棘荡村党组织也走过弯路。先是种植水果,后来又尝试栽培日本洋葱等经济作物,均以失败告终。“要让村子富起来,就必须走适合自己的路。”钟佰均总结教训,带头跑市场、搞调研,最终选择利用废旧渔网资源,因地制宜发展尼龙颗粒加工业。
为让项目尽快落地,钟佰均“三下浙江”与客商洽谈,建成全村第一个颗粒加工厂,当年上缴税收40多万元,2018年村企贡献税收1700万元,村集体创收514万元。
村里颗粒加工厂很多,但都是小作坊生产,不环保、隐患多、竞争力弱。“我村的颗粒加工如不转型升级,关停是早晚的事。”2016年12月,钟佰均提出尼龙颗粒加工产业转型升级走集体发展的思路,并得到上级党委的大力支持。“采取政府扶持、村党组织主导、老百姓参与、公司化经营的模式来发展尼龙颗粒加工,来发展和做大做强产业。”2017年3月,村里动工兴建农民创业园,整个计划投资1.2亿元。
“事实证明我的想法是对的。随着‘263’专项行动的开展和中央环保督察的推进,镇里关停了416家小颗粒加工企业。”如今,创业园一期已建成投产,2018年园区产值逾1.7亿元。
“发展的最终目的是让群众受益。”钟佰均说。村党委通过党员骨干引富、创业能手带富、扶贫救困帮富,奏响“共富三部曲”,做给村民看,带领村民干,走上共同富裕之路、共享经济发展成果。
村民苏长德早年在东北打工,眼看着村里人一个个富了起来,于是找到钟佰均,提出想跟着干尼龙颗粒加工。钟佰均二话没说,帮他担保贷款10万元。“就是靠着这笔启动资金,我的企业发展到现在年产值800多万元、利润50万元。现在,我房子有了,车子也有了,多亏了钟书记!”
为解决村民创业缺技术、缺资金等问题,村党组织实施“捆绑带富”工程,安排3名党员创业骨干与1名创业群众“3+1”帮扶结对,组织企业党支部联系指导颗粒加工户,帮助解决村民创业缺信心、缺技术、缺资金等问题,让群众从“站在边上看”变为“跟着党员干”。协调金融机构开设“党员农贷快车”,全村党员为村民担保创业贷款2000多万元,让尼龙塑料“小颗粒”,变成群众致富“金种子”。
为引导外出务工人员返村创业,村党委设立“粒动·青创”空间,让党员创业能手、致富能人当“讲师”、做“导师”,提供政策咨询、创业指导等服务,实现“创业一人、带动一片、致富一方”的辐射效应。如今,西棘荡村吸纳周边1600余人从事废旧渔网回收、加工和尼龙颗粒运输、销售等工作,实现村民“在家门口就业”,每年吃掉全国80%的废旧渔网,发展壮大成为全国“尼龙颗粒加工第一村”。201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万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