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帕替尼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及预后观察

2019-07-22 07:43曾展勇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9年13期
关键词:阿帕氟尿嘧啶进展

曾展勇

广东省肇庆市第二人民医院 526040

胃癌属于消化系统当中常见的恶性肿瘤,主要发病部位在于胃黏膜上皮组织;临床研究得出饮食结构的改变、幽门螺杆菌感染、工作压力大是现阶段胃癌患者的主要致病因素,在我国恶性肿瘤中的死亡率排名第二,肺癌排第一[1]。贫血、营养不良、消瘦是目前晚期胃癌患者主要临床表现;化疗措施是目前治疗晚期胃癌患者的主要手段,通过化疗来减缓肿瘤发展速度,降低和改善患者相关临床症状。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线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7月接诊的48例晚期胃癌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24例。对照组:男女比例为12∶12,年龄55~72岁,平均年龄(68.45±2.56)岁,体重61~70kg,平均体重(65.66±2.36)kg。观察组:男女比例为20∶4,年龄56~72岁,平均年龄(68.77±2.58)岁,体重62~72kg,平均体重(65.48±2.88)kg。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化疗方式:静脉滴注奥沙利铂[商品名:乐沙定,杭州赛诺菲安万特民生制药有限公司(比利时/中国分销),注册证号:H20091117,规格:50mg]+5-氟尿嘧啶(国药准字H20051626,海南中化联合制药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规格:0.25g按氟尿嘧啶计)+亚叶酸钙(国药准字H20084204,河南辅仁怀庆堂制药有限公司,规格:25mg),其中6h/d 5-氟尿嘧啶,400mg/(m2·d),1次/d,连续滴注4d;奥沙利铂130mg/m2+5%的500ml 葡萄糖溶液稀释后静脉滴注4h;200mg/m2亚叶酸钙静脉注射,注射时间>3min[2-3]。观察组:在常规化疗的基础上加用阿帕替尼:口服850mg阿帕替尼(国药准字H20140105,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0.425g×7片×2板,0.25g×10片),1 次/d[4]。治疗3周为1个疗程,两组均治疗4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1.3.1 治疗效果:采用实体瘤疗效评定标准(RECIST),即为完全缓解:经治疗临床症状好转程度≥75%以上;部分缓解:经治疗后临床症状缓解程度在50%~75%;疾病稳定:经治疗后症状缓解程度<50%,但患者病情稳定,没有出现新的病灶;病情进展:经治疗后症状无明显缓解,甚至极少数患者出现症状加剧现象。疾病治疗总有效率=完全缓解率+部分缓解率。

1.3.2 治疗前后hs-CRP、血清CSF、TNF-α水平[5]:TNF-α、hs-CRP、CSF等指标测量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1周后测定,测量前叮嘱患者禁食8h,次日清晨空腹抽取6ml肘静脉血注入50U/ml肝素抗凝,分层液分离单个核细胞,在室温-80℃的环境中冷冻保存;TNF-α测定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1.3.3 预后情况:主要从无进展生存时间和总生存时间两方面进行对比。

1.3.4 治疗后不良反应:贫血、腹泻、血小板降低、恶心呕吐、白细胞降低发生情况。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263 2,P<0.05),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对比

2.2 两组治疗前后hs-CRP、血清CSF、TNF-α水平对比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各指标下降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hs-CRP、血清CSF、TNF-α水平对比

2.3 两组预后情况对比 观察组无进展生存时间和总生存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无进展生存时间和总生存时间对比月)

2.4 两组不良反应情况对比 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2.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69 2,P<0.05),见表4。

3 讨论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导致其饮食结构越来越不规律,加之当前工作压力巨大,导致胃癌发病人数逐年上升,且大量研究报道:由于各种因素,导致胃癌患病人群逐渐趋于年轻化。胃癌患者早期无明显症状,仅是上腹偶有不适,进而出现恶心呕吐等临床症状,与胃溃疡、慢性胃炎等疾病症状极为相似,因此常被忽略和误诊[6]。胃癌患者处于进展期时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体重减轻、疼痛现象,并且绝大多数患者会表现出乏力等症状;而晚期胃癌患者临床症状表现则较为频繁和严重,例如消瘦、贫血、营养不良;早期和进展期患者临床治疗主要方式为手术治疗,通过手术治疗从而彻底根除,以便减轻临床症状,减轻患者痛苦;晚期患者主要治疗方式则为化疗,通过化疗来延长生命,并在化疗的基础上联合靶向药物[7]进行治疗,对癌细胞进行针对性损伤从而减轻癌细胞对正常细胞所造成的损害。

表4 两组不良反应情况对比[n(%)]

奥沙利铂是第3代铂类抗癌药,为二氨环己烷的铂类化合物,适应于大肠癌、胃癌、非小细胞肺癌等治疗,与氟尿嘧啶具有协同作用。氟尿嘧啶是现阶段临床治疗中最常用抗代谢肿瘤药,属于周期性特异药物,该药可以有效抑制胸腺嘧啶核苷酸合成酶,干扰DNA形成。阿帕替尼属于小分子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是现阶段全球晚期胃癌靶向药物中唯一的口服制剂,该药主要作用机制是可以与受体细胞内ATP特异性结合,阻断磷酸化途径和下游信号传导,从而抑制肿瘤组织新血管的生成;因此是现阶段典型的治疗晚期胃癌患者的三线及三线以上药物。本文旨在探究在晚期胃癌化疗患者的常规化疗中联合阿帕替尼治疗的临床疗效,发现在常规化疗的基础上联合阿帕替尼效果显著,患者治疗总有效率75.0%,且经治疗后患者hs-CRP、血清CSF、TNF-α水平下降幅度明显,无进展生存时间和总生存时间明显长于单纯化疗的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发生率为12.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1.7%。该结果与薛丹等人[7]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在晚期胃癌患者常规化疗的基础上联合使用阿帕替尼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阿帕氟尿嘧啶进展
HIV相关淋巴瘤诊治进展
晚期痴呆患者治疗及照护进展
阿帕替尼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疗效与安全性系统评价
氟尿嘧啶联合白介素II局封治疗多发性跖疣疗效观察
Micro-SPECT/CT应用进展
扁平苔藓的诊断与治疗进展
甲磺酸阿帕替尼对结肠癌HCT-116细胞增殖、凋亡及PI3K/Akt信号通路的影响
血红素加氧酶-1的表达对氟尿嘧啶诱导食管癌细胞凋亡的影响
仙茅多糖对氟尿嘧啶增效减毒作用
N1或N3-单取代炔丙基或烯丙基-5-氟尿嘧啶的合成方法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