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粗浅认识

2019-07-19 06:15刘佳舟
知识窗·教师版 2019年5期
关键词:人的本质社会关系马克思

刘佳舟

摘要: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写道:“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体现出人具有高度社会化,以及人与社会的辩证关系。为了满足人的理想,并走出本质主义的独断性,人要立足于生存进行物质生产实践,完成共识的不断更新。与此同时,在尊重社会环境的同时,人也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切不可片面理解。

关键词:人的本质   社会关系   马克思

近年来,“天价幼儿园”的情况在社会中频频出现,众多家长不惜花费巨额学费送子女入“天价幼儿园”接受教育,是什么原因让“天价幼儿园”如此受到家长的青睐呢?一个几乎每位家长都会提及的原因——环境。以某“天价幼儿园”为例,其70%的教师是外籍人士,即使做饭、拖地的工作人员都是外国人,且大部分幼儿都是来自接受过高等教育的父母组成的家庭,家长认为在这样的环境中,孩子会不断与社会建立正向联系,从而便可培养出优秀的品质。撇开这种做法的对错性,我们可以从中清楚地认识到环境对一个人的重要性。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写道:“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正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每个人都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被塑造、改变,于个人而言,社会是一种环境;于社会而言,个人也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一、人具有高度社会性

人不是一个抽象的理念,它既不如黑格尔所规定的人为普遍的思维本质,又不如费尔巴哈所认为的人为普遍性的感性本质。事实上,这两种观点看似截然不同,却都披着同样的蛇皮,其根本都是在现实的人之上设立一个纯粹的人,让人在幻想中获得“净化”。而如马克思所言:“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打破了人的抽象概念,揭示了人的本质必须在社会关系中得以体现,点明了人与社会的紧密联系。

笔者以为,人在正常的环境下,从出生起就与社会建立了多座双向的、不可摧毁的桥梁,失去任何一个方向的桥梁,另一个方向的桥梁也会随之消失。倘若失去了这些桥梁,人不用也无法再读书,不用也无法再工作,不用也无法再繁育后代……人便不再称之为人,而是一个虚无的存在。与此同时,社会也因失去了人而不复存在。人的一切行为来源于社会,又影响着社会,人创造了环境,环境也反作用于人。正是这种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关系,使得人与社会达到和谐共存,内在统一。

二、人与社会的辩证关系

或许有人会问:“既然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为什么同一社会中的人会表现出不同呢?”笔者以为,首先,社会关系不是单一的,它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同种社会环境是不可能做到的。更何况,即使两个人处于同种社会,他们对于社会的理解不同,所形成的“类意识”自然也不同。社会在个体的维度下获得理解,形成“类意识”,个体又是在“类意识”中塑造自身,获得认同。“类意识”的形成构成了实践的倾向,人们总是借助“类意识”寻找社会的不合理之处,并想通过改变使得社会更符合自己描绘的蓝图。

然而,如果每个人都拥有且坚持着不同的“类意识”,你想这样改,他想那样改,社会便不能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那么,如何在个人理想不破灭的情况下,构建出一个完整和谐的社会呢?答案是立足于生存,即人们在物质生产中不断地满足递进的基本需求,在建立起物质性关系的同时,建立起现实的交往关系,扬弃理想中的不合理之处,重新认识自我、提升自我,形成达成旧共识,消灭旧共识,达成新共识的持续更新与进步。

值得注意的一点是,立足于生存的答案提醒我们,人与社会的辩证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就是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的体现。立足于生存,即立足于物质生产,而物质生产本质上还是实践,实践是人类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基础,通过实践,人不再是单纯的自然存在物,而是社会存在物,人类社会既构成了自然界的有机组成部分,又形成了自身特殊的發展规律,实践体现了社会存在,并创造了意识。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劳动为意识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客观需要和可能。同时,意识也反作用于物质,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正如列宁所说:“世界不会满足人,人决心以自己的行动来改变世界。”人们以意识为指导,通过实践使理想变为现实。

三、不可忽略的意识的能动作用

一些投机取巧之人把“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当作好逸恶劳的借口,其实是对这句话片面的理解,他们把一切问题归于环境,就像“我不努力是因为周围的人也不努力”“我闯红灯是因为周围的人都在闯红灯”“我家境贫寒、出身平庸,再怎么努力也不可能过上好日子”……这些行为表面上像是体现了物质决定意识,社会关系促进人的形成,实际上忽略了一个重要的因素——意识的能动作用。诚然,“周围的人不努力”“周围的人闯红灯”“家境贫寒,出身平庸”确实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努力的效果,但是如何把这些事实转化为自我所用,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正确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才是我们应该做的。也就是说,在面对社会时,承认“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并不意味着我们无能为力,无法改变,而是要在尊重社会环境的同时,发挥自主能动作用,通过实践满足两者的统一。

四、结语

总而言之,“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意味着我们不能用孤立静止的眼光认识人,而应注意到每个人都是生活在具体的社会关系中,要想推动和实现人的自由和解放,就必须改变与人的生存发展不相适应的社会关系,追求和创造使人的自由和解放成为可能的、合乎人性的社会关系。

参考文献:

[1]贺来.“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意味着什么[J].学习与探索,2014,(9).

[2]列宁.列宁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3]徐瑾.疑义澄清:“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探微[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7,(4).

[4]周永霞.对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观点的再认识[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6,(2).

[5]刘兴盛.马克思“社会关系”概念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8.

[6]王玉沿.对“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再思考[J].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7,(6).

(作者系暨南大学暨伯学院2017级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学生)

猜你喜欢
人的本质社会关系马克思
最有思想的句子
《卡尔·马克思:世界的精神》
再论唯物史观的人本思想
浅谈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培养
人不是什么:卡西尔批判式人学观探究
关于信仰、道德、法律关系的探讨
传统商业银行如何拥抱互联网金融
从“人的本质”看犯罪的刑罚预防
浅谈人的本质与价值
别开生面的描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