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之“人文情怀”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设计、实践与反思

2019-07-19 05:49沈华强
化学教与学 2019年6期
关键词:人文情怀初中化学核心素养

沈华强

摘要:运用文献法、案例法等,探讨“人文情怀”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设计、实践与反思,以使人文情怀这一核心素养要点在初中化学中有效着落,逐步影响改变学生的思维方式、行为举止,使学生真正由内而外发生改变,从骨子里彰显出“中国范”。

关键词:初中化学;人文情怀;核心素养;中国范

文章编号:1008-0546(2019)06-0041-03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9.06.012

新课程标准建设中,核心素养是提到最多的关键词。人文情怀是核心素养中的要点之一,其旨在有效激发学生以人为本的意识,关切人的生存、发展与幸福,使学生能够切实尊重、维护人的尊严与价值。初中化学教材的编制根据新课程标准选取内容,将化学发展史、探究实验融入其中,重视化学基本概念的形成,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自然与社会的责任感,使其更具趣味性、科学性和人文性。然而,人文情怀的体现离不开课堂,只有让学生为这道“素养开胃菜”买单,才能让学生从中获取营养、茁壮成长,才能将核心素养的培养落地生根。

一、“人文情怀”在化学教学中的精心预设

人文情怀主要体现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维度上,与科学知识的学习看似联系不大,单纯地将其联系在一起会显得有些突兀,会让学生感觉“煽情过度”。其实,人文情怀与知识的构建、实验探究、过程体验和方法获取是密切相关的,需要我们从具体的化学知识中寻找契合点,编制出切实可行的人文素养量表,巧妙地将人文情怀与知识学习融为一体,在相辅相成中共同促进。为了更好地在课堂上得以展示,笔者将人文情怀分为人文知识、人文方法、人文精神和人文行动四个维度,并以此为视角进行教学设计,力求将人文情怀与课堂无缝衔接。

例如,在学习“燃烧和灭火”这部分知识时,笔者就从上述四个维度进行了设计,如表1所示。

这样的教学设计,将四个维度巧妙地镶嵌其中,人文情怀成为了学生的学习动力,让学生真实体会“燃烧与灭火”与人类自身的利害相关,使其主动投入到知识学习、方法探究、思考行动中,人文情怀与知识学习交融毫无违和感。

二、“人文情怀”在化学课堂上的具体实践

预设是固定的,但课堂却是动态的,需要师生共同面对生成,才能一步步达到知识与素养的彼岸。下面笔者就以“燃烧与灭火”为主题,以其中的教学片段为例,探讨学生人文情怀的培养在化学教学中的实践。

1.紧扣燃烧历史,渗透人文知识

人类的发展史就是一条长长的人文知识主线,其中的历史知识、文学知识、哲学知识都是人文知识的再现。在“燃烧与灭火”的课堂教学中,笔者借用其中的素材,利用图片、视频、微课等多种方式进行编制,清晰展示人类利用燃烧的发展史,展示燃料及其使用的发展史,让学生真实感知燃料在人类发展中的重要性,进而与自己的切身利害联系在一起,促使学生探究学习的主动性。

燃烧历史的展示:

图片1:远古人过着茹毛饮血的生活。

图片2:远古人开始收集火种,并学会了钻木取火、用火烹饪。

图片3:80年代以前,人们利用蜂窝煤取暖做饭;90年代之后,人们利用水煤气、天然气取暖做饭。

图片4:火箭在燃料的作用下腾空而起。

图片5:奥运会上,运动员手举火炬进入会场。

一张张的图片串联成了燃烧历史,一次次的感叹都是对燃烧的敬仰。图片情景引起了学生的共鸣,激发了学生对“燃烧”、“燃料”的兴趣。可见,人文知识带动了学生对化学的关注,顺利推进了课堂的继续前进。

2.利用实验探究,体验人文方法

猜想、发散、分析、演绎与归纳是人文方法的具体体现,也是学习化学的有效手段。在“燃烧与灭火”的实验探究中,教师一定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问,使学生的思维和潜能得到充分的挖掘,允许学生说错、犯错、知错、改错,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去体会,切忌将人文方法直接告诉学生,使学生一味地照做模仿,使学生失去应有的辨析能力,以使学生失去了學习本有的生命力。

例如,在探究“燃烧的条件”时,笔者让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在对比中不断地讨论交流,进而不断地完善改进。

学生甲:做白磷在空气中燃烧实验。但敞口实验会对空气造成污染,该怎么办?

学生乙:将白磷分别放入两支试管中,并用气球将试管口套住以防止白烟外泄。但白磷容易被冲散,该怎么办?

学生丙:将白磷放入热水中,同时向热水中通入氧气。

实验的讨论设计,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反复地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以层层递进的形式推进学生的思维发展,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增强了学生的创造性,还让学生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尝试利用新的方法来弥补不足,逐步学会了蕴含其中的控制变量法。这样的方式,融入了学生的亲身体验,学生的参与度高,符合学生的思考规律,人文方法在层层递进中自然产生。

3.鼓励质疑创新,弘扬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包括求真、批判、创新、人道主义等精神,这也是学生学会学习所需的必要品质。人文精神的渗透不一定要从教师提出开始,更要寻找学生中体现人文精神的切入点,从学生角度展开对人文精神的讨论与学习,更有利于学生内在的转变与提升,更有助于学生看到诗与远方。在“燃烧与灭火”的教学中,学生对燃烧进行了观察,得出了燃烧的三大条件,思维灵活的学生也提出了新的质疑。

学生质疑:燃烧一定需要氧气吗?其它物质的反应现象与燃烧现象一样的被称为什么?

问题的提出将学生的思维拉向了更为广阔的化学世界,想要为知识理论寻找更多的支撑材料,以更为科学、严谨地掌握概念的含义与范畴。金属钠在氯气中的反应、点燃的氢气进入氯气中的反应、点燃的镁条在二氧化碳中的反应等等,这些反应的现象也像燃烧的现象一样,也可以称为燃烧。这就是广义上的燃烧,不仅使燃烧概念脱离了氧气的束缚,还让学生从镁与二氧化碳的燃烧中体会到所谓的不支持燃烧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可见,求真、质疑的声音就是探索发现的窗口,它可以使我们看到更为广阔的天空,从而有效促进人们对未知世界的探索与发现。

4.科学思考交流,倡议人文行动

实践是检验学生所思所想的重要途径,也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实践中,一方面可以有效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检验理论上成立的思想、观点、方法策略在实际中的可行性,促进学生的学习更倾向实际应用;另一方面还有效促进了学生的交流、合作,学生在身体力行、团队行动、以身作则和反省觉悟中,无形增强了合作意识与社会责任感。在“燃烧与灭火”的教学中,学生了解到了燃烧的两面性,看到燃烧给人类带来的巨大灾难,主动提出了社会实践探究主题。

社会实践:了解校园、社区、火车站等公共场合的安全标识,调查自家住宅的特点,设计预防火灾的方案。

问题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学生的主动性不言而喻。学生们利用节假日对校园、社区、火车站等公共场合的安全标识进行了搜集拍照,仔细学习各个标识的含义,向消防人员学习了灭火器的使用、各种逃生技能。有了这样的基础之后,教师组织学生在课堂上以“火灾的预防与逃生”为主题进行了讨论,编制、讨论、归纳、整理了各种各样的预防措施和逃生技巧。还有一些学生主动要求进行一次火灾消防演练,完全没有了以往火灾消防演练中的麻木消极的情况,更是将那些可行的方法汇编成为了消防小知识,在学校门口进行了一次消防宣传活动。人文行动让学生从课堂走出去,让学生感觉到自己就是社会中的一个小分子,有责任、有义务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安全、更美好。

三、“人文情怀”在实际教学后的评价反思

在“燃烧和灭火”的课堂实践之后,笔者专门进行了课后评价反思。整个课堂利用了明暗两条线,明线为学生的探究活动,暗线为人文情怀的渗透,在相互推进中生成了一节比较优秀的化学课。学生与教师是教学中永恒的话题,笔者从这两方面进行评价反思,更多的找出自己的不足之处,以为自我成长提供更多的上升空间。

1.學生角度

课程标准、教学内容的选取与编制,不仅要在课前对学生进行预设,更要以学生在课堂上的真实反映为依据进行适时调控,为学生打造一个自由思考、交流、展示、质疑、释疑的舞台,使学生真正参与到自主、合作、探究和拓展等学习活动中去。

2.教师角度

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力量,利用和蔼可亲的行为、专业的术语、巧妙的点拨来影响学生,认真地对待、尊重每一个学生,将自己内在的“人文情怀”气质发挥出来,让学生真正感受到人文情怀并不是几句简单的鸡汤,而是一种由内向外散发出来的人格魅力。

总之,人文情怀在化学教学中的渗透体现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我们长期坚持,在日常知识的学习中,渗透人文知识、体验人文方法、弘扬人文精神、践行人文行动,逐步影响改变学生的思维方式、行为举止,使学生真正由内而外发生改变,从骨子里彰显出“中国范”。

猜你喜欢
人文情怀初中化学核心素养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美育实践研究
论宋代豪放词中的人文情怀
浅谈《舌尖上的中国》系列纪录片
绿色化学理念下的初中化学教学探究
初中化学方程式的记忆技巧
如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
初中化学基础教学初探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