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运动在高校教职工健身协会项目中的推广

2019-07-19 05:47刘芳
活力 2019年8期
关键词:健身瑜伽高校

刘芳

【摘要】本文从瑜伽运动的概念、内涵出发,阐释了此项运动对改善高校教职工身体状况、舒展身心、释放压力、减肥塑形、调理健康有显著效果。瑜伽活动进校园得到高校教职工特别是女教职工的积极参与,以此运动为契机,激发教职工的健身热情,积极响应国家全民健身的号召,提高高校教职工的身体素质。本文重点对高校教职工健身协会如何顺利推广开展瑜伽运动进行论述。

【关键词】瑜伽;高校;教职工协会;健身

近年来,国家先后设立“全民健身日”,颁布实施《全民健身条例》,习近平总书记也在多个场合发表讲话,要求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以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建设健康环境、发展健康产业为重点,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打下坚实健康的基础。充分认识体育对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积极意义,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普及全民健身运动,促进健康中国建设。

高校教师从事着高等教育工作,担负着培养国家建设人才的使命。高校教师对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培养各类人才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一名合格的高校教师不但应具有渊博的知识、良好的职业道德、健康的心理素质、无私的敬业精神,更重要的是拥有干事创业的健康体魄。因此,高校教职工健身协会选择广大教职工喜闻乐见的健身项目,提高参与度,对提高校教职工身体素质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高校教职工作为社会文化层次较高的特殊群体,实属亚健康的高危人群,受教学、科研,各类学术活动以及提升教学能力的比赛等多面的压力,使持续紧张的精神状态得不到放松,从而出现过度疲劳现象。在这类人群中女性更为突出,她们在兼顾工作的同时还需兼顾家庭,各种压力使高校教工的身体状况不容乐观,通过文献调查及问卷调查结果显示,高校教职工患病较多为颈椎病、慢性咽炎、胃肠病等。另外,由于长期伏案工作,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备课、查阅资料、写作等,使得颈、腰部的肌肉、关节持续处于应激状态,肌肉组织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的牵拉又得不到有效的放松,造成肌肉弹性降低。大多数高校教职工受工作和家庭的压力,没有多余的时间进行体育锻炼,进而发展成颈椎、腰椎的退行性病变。

一、瑜伽的概念

瑜伽,起源于古印度,流行于世界各地,是梵文“yoga”的音译。瑜伽有结合、练习、连接的含义,即把精神、智慧和肉体完美地结合在一起。瑜伽的宗旨和目的,即冥想而集中意识的含义,达到与“梵”合二为一。广义的瑜伽是一种哲学,狭义瑜伽是一种灵魂与肉体相交融的运动。瑜伽步入现代人们的生活中,其神秘的古典面纱渐渐褪去,由于简单易学、安全有效,适用人群广泛,成为一项时尚的健身运动项目,受到世人的喜爱,尤其是女性的追捧。

二、瑜伽运动对高校教职工健身效应研究

瑜伽作为一种修身养性的锻炼方法,其不同于体操和舞蹈,也不同于其他的有氧运动,更适合脑力劳动者。它是一项动作舒缓、结合深长呼吸、循序渐进、强度可自行调控、动静结合的运动。任何人都可以练习瑜伽,不一定要去追求动作姿势的难度,只要练习者用心体会瑜伽习练时的感受,就能达到减压、健身、养心的目的。这也是瑜伽运动与其他体育运动最大的不同。完整的瑜伽运动包括呼吸法、体位法、冥想法和放松术。通过胸式呼吸法有助于将体内的废气、浊气、淤气排出体外。在情绪不稳定时,多做几组胸式呼吸,可以使心态平和稳定下来。腹式呼吸促进全身的气血循环,按摩腹部内脏;完全呼吸法,排出二氧化碳量是普通呼吸的3倍以上,这种瑜伽呼吸法可以大大增加供氧量,使血液得到彻底净化;喉式呼吸可以使心灵和神经系统很快宁静、安详下来。当感到疲倦时,仰卧放松躺下,通过喉式呼吸能够减缓心率,对高血压患者有辅助治疗作用。通过体会练习,通过慢慢地做,伴随着放松和意守,配合呼吸调控,通过一些伸展、挤压、扭转、弯曲、平衡等动作,配合深长的呼吸,使血液携带大量氧气并运送至身体各个组织器官,能柔和地按摩内脏、刺激内分泌、松弛神经、放松紧张情绪、提升精神状态、伸展肌肉、强健身体、镇定心灵等。而瑜伽的冥想和放松术可以舒缓紧张、释放压力、心灵平静。此时,想象力、创造力或灵感便会源源不断涌出,对于事物的判断力、理解力都会大幅度提升,同时身心会呈现安定、愉快、心旷神怡的感觉,体内的内啡肽、吗啡、多巴胺等激素的分泌越来越活跃,因此人体的免疫力会逐渐增强,杀菌能力和抵抗力也会提高。科学实验证明,冥想可以减少沮丧、压力、失眠和心不在焉等不良情绪,且能增强注意力及记忆力。从完整的瑜伽运动系统功效来看,高校知识分子可以通过此项运动缓解科研、教学及工作带来的身心压力,改善亚健康状态,有利于提高记忆力、创新思维的发展,对自身身体、生活和工作都大有益处。

瑜伽运动可以显著改善人体各个系统的机能,主要包括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排泄系统等。通过瑜伽运动调节呼吸系统机能从而有助于打通人体各大经络,体位的练习对内脏具有挤压、按摩作用,同时还可以减小腹内压。同时,瑜伽潜移默化影响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调节身心,调整心理状况,削弱不良情绪的困扰。瑜伽运动在防治疾病、强身健体、激發身体潜力等方面起着神奇而特有的功效。

三、高校教职工进行瑜伽运动的现状

瑜伽运动作为一种古老而时尚的健身项目受到广大高校教职工的喜爱,尤其是女教职工的青睐。但是真正坚持进行瑜伽运动的高校教职工人数不多,且这部分大都是跟随社会上的瑜伽馆进行健身活动的。通过调查,其原因基本集中在下面两个因素:一是时间因素。高校教职工不仅扮演着教书育人的角色,长期处于教学、科研的压力以及来自社会较高的期望值,还要兼顾家庭的角色,很难抽出大块的时间进行健身运动。去瑜伽馆练习瑜伽来回消耗在路上的时间至少也在一个小时左右,所以高校教师在繁忙的中,每天能抽出充足的时间坚持去瑜伽馆练习的人数寥寥无几。二是经济因素。高校教职工特别是年轻、中年教职工,工作压力大,家庭负担重,社会上的瑜伽馆收费普遍不低,社会收费健身运动成为高校教职工,特别是中青年教师,时间和经济上的奢侈品。

四、高校健身协会开展瑜伽健身活动的受限因素

笔者通过问卷调查和文献资料调查法发现,各高校工会的教职工健身协会开展瑜伽健身项目受以下几个因素的制约:第一,广大教职工科研、教学工作压力大,没时间参与工会协会的健身活动。第二,对瑜伽认识不足,存在认识误区。误区一,有一部分人认为只有柔软的人才能练瑜伽。其实不然,因为练习瑜伽,所以身体才会柔软,并不是因为天生身体柔软才可以练习瑜伽。误区二,瑜伽只适合女性。瑜伽虽然被众多女性所追捧,但瑜伽并非女性的专利,现代男性所承受的社会责任和压力日益增加,恶性疾病与过劳死也日趋低龄化,所以相对女性,男性更需要通过瑜伽的温和练习来舒缓压力调节亚健康状态。误区三,瑜伽就是拉伸,就是锻炼身体柔韧性。其实瑜伽讲究能量平衡,用呼吸的节奏带动身体运动节奏,在呼气与吸气间进行身体的收回与伸展,并不是单纯追求肢体的伸展与柔软,而是内心的包容与柔软。误区四,自己在家练习省钱、省时间。这种方式虽然方便,却不可取,特别对初学者身体伤害更甚。初学者往往不知其所以然,盲目追求动作本身,忽略冥想和呼吸,没有专业老师的引导修正,不仅不能恢复健康反而可能受瑜伽伤害。第三,缺乏活动场地和专业瑜伽教练。目前高校健身协会开展瑜伽活动的不多,原因大多是缺少习练场地和专业瑜伽教练。部分高校健身协会开展了瑜伽运动,但是由于活动场地的限制,无长期专业瑜伽教练的指导,而使瑜伽运动项目的开展中途夭折。

五、高校健身协会推广瑜伽运动的举措

(一)加大宣传,提高全体教职工的健身意识

高校工会应加大开展教师的体育锻炼项目,宣传健身的意义,增强广大教职工的健身意识,积极引导广大教职工主动参与到健康的健身活动中。健身协会应重视每年新会员纳入期的宣传工作,让广大教职工认识瑜伽、了解瑜伽,从瑜伽运动对身心的功效来激发广大教职工参与的热情。

(二)领导重视支持,从政策制度上给予支持

学校领导应高度重视健身协会瑜伽运动的开展,把它和和谐校园文化建设融为一体。高校健身协会作为各高校工会下面的群众性组织,能否顺利推进开展瑜伽活动离不开领导的重视支持,从学校制度层面减轻教职工的工作压力,多方协调整体布局解决协会活动场地,在各高校工会制度制定及经费预算上给予协会开展健康健身活动的政策支持。高校健身协会开展瑜伽运动中若具备了活动场地、开展瑜伽运动的协会制度保障以及适当的经费补助,对瑜伽活动在高校健身协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

(三)科学练习,专业指导

瑜伽运动虽然适合人群广,但是练习也应遵循科学的练习方法,避免运动伤害,这就离不开专业的瑜伽教练。专业瑜伽教练的聘请,可以从本校内拥有具备瑜伽教练资格的预员中聘请,也可利用协会经费,充分整合利用社会资源,从瑜伽教学机构内聘请到学校来,这样既可以节省广大教职工健身的时间成本,也可以减轻教职工去瑜伽馆练习的经济负担。

(四)丰富瑜伽活动的审美和观赏性

高校健身协会在推进瑜伽运动同时,利用舞韵瑜伽,進行健身协会瑜伽活动开展情况总结和展示。舞韵瑜伽是将更多的瑜伽体式和舞蹈元素进行了糅合,同时配合专业音乐疗法,功能与技能相结合后创编而成的瑜伽。在舞韵瑜伽练习的过程中,可以使人们深切地感到生命的鲜活与灵动,更能在保证健康平衡的基础上,提升气质、塑造形体、陶冶情操。通过在高校文艺活动中的教职工舞韵瑜伽展示,既能体现协会的感召力和健身成效,也是对外交流、展示瑜伽练习者精神面貌的一个窗口。通过展示表演,对提升高校教职工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猜你喜欢
健身瑜伽高校
迎接瑜伽日
亲子瑜伽有魔法
动物中的瑜伽高手
“互联网健身”背景下从业者现状、问题及建议
“互联网健身”背景下从业者现状、问题及建议
以游戏为主打造趣味体育课堂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