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10版
扩张主要依靠加盟商
与哎呀呀一样,名创优品的扩张主要依靠加盟商的不断加入。
品牌升级后,名创优品店铺面积扩大(按照其招商政策要求,店铺面积要在150平米以上),也从街角搬进了购物中心等人流量更大、更集中的地方。
名创优品的招商经理们,常在微信朋友圈中发布名创优品店内人潮涌动的图片,顺便再用同一商场、同一楼层的客流对比图,挤对一下同行。
起初,名创优品也如哎呀呀一样跑得很快。2013年11月15日,名创优品第一家购物中心店在广州开业。从2015年开始,它便连续入围CCFA中国特许连锁100强榜单。到了2018年,它在榜单的非食
品类专卖店中,已排名第二,仅次于中国黄金集团黄金珠宝有限公司。
名创优品与加盟商合作的模式为,加盟商出资,名创优品全权管理,其后双方分账。但加盟商需要承担大部分经营风险。
名创优品招商负责人、加盟商向南方周末记者介绍,根据现行加盟政策,加盟商需要投入的资金预算在150万—180万元之间。主要包括一次缴纳8万元/年的特许商标使用金、75万元的货品保证金,2800元/平方的装修费用,此外还要承担店铺租金、店铺员工工资,以及货品运输、仓库费用、防盗设施等费用。
双方分账方式可从2017年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的一份二审判决中窥见一斑:一款名创优品店内售价29元的摩登保温杯,名创优品从供应商处的采购价格为14.5元。
按照名创优品的加盟政策,每卖出一个这样的保温杯,加盟商可以拿走售价的38%,即11.02元,隔天结算;再去掉3%的税,名创优品可以拿到2.61元,利润率为9%。
如果要加上设计、管理等费用,这样的利润确实不算高,但名创优品本身不用承担店铺经营风险,而且只要店铺够多,就能产生规模效应。
这一品牌加盟方式,在连锁行业很常见。在张亮看来,日用小商品专卖店的门槛很低,只要有钱就能做。当然,要做好也不容易。名创优品在产品研发、上新速度、性价比方面,应该算是在中国做得比较好的。
叶国富曾公开表示,名创优品的SKU(品类)大约是5000个,与美国连锁超市Costco比肩。其供应链能够做到柔性制造,反应迅捷,每周上新,库存很少,动销只有19.5天。
名创优品的货品全部为委托加工,供应商对标的是国际品牌在中国的代工厂。但近几年,名创优品的货品不时被监管查出质量不合格。
王广永向南方周末记者承认,过去名创优品跑得太快了,对供应链的管理没跟上,从2015年开始逐步加强管理,增加了“验厂”环节,砍掉了几百家供应商。
名创优品也试图通过入股来获得更稳定的供应商资源。从工商资料看,赛曼投资入股了7家名创优品的上下游供应商。比如,它和A股上市公司开润股份(300577.SZ)于2017年合资成立箱包企业上海珂榕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认购移动电源企业倍斯特(870272.OC)10%的股权,入股母婴类企业杭州觇智科技有限公司等。
竞争加剧
尽管名创优品前期加盟费近200万,但相比其他竞品,叶国富为加盟商们提供了一个融资平台,降低了加盟门槛。
2015年,叶国富以分利宝董事长身份出席21世纪互联网金融论坛,提到未来要在全球开6000家名创优品店,而如果一家加盟店有200万元的融资需求,10000家店就是200亿元。以此类推,市面上还有很多优质实体也需要资金支持,市场容量不可估量。
此后,叶国富的互联网金融业务逐渐浮出水面,并遭媒体质疑。其中,P2P金融平台“分利宝”主要为名创优品加盟商提供融资,涉嫌自融、自保。而消费贷公司“缺钱么”、催收业务公司“人人收”,则被指为金融业务一条龙。
尽管工商几经变更,赛曼投资已退出分利宝股东行列,叶国富也不再担任公司法定代表人和执行董事。但分利宝目前第一大股东阿信金服科技(北京)有限公司(阿信金服)仍然与名创优品有着紧密关联。
除分利宝外,阿信金服还持有珠海思益企业管理有限公司99%股权。这家珠海公司的法定代表人为周书,同时也是名创优品旗下米尼家居科技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
广州华拓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出具的分利宝2018年审计报告显示,分利宝期末其他应付款金额较大的单位,排在第一的是赛曼投资(叶国富持股98%),第二是杨云云——这个名字,与叶国富之妻相同。
名创优品的招商经理向南方周末记者明确表示,目前加盟三家以上店铺,就可以通过分利宝融资。分利宝公开资料显示,截至2019年6月30日,平台累计交易总额已达58.92亿元。
“现在名创优品和分利宝肯定没有关系了。”王广永回应南方周末记者称,但在符合法律政策的情况下,名创优品加盟商从分利宝获得融资,并无不妥。关于名创优品加盟商在其中的占比问题,截至发稿,分利宝没有回复南方周末记者。
如果对名创优品来说,规模是盈利的关键,对加盟商来说,地段才是。多位加盟商向南方周末记者表示,由于名创优品的货物单价低,客单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赚钱与否,而店铺位置很大程度决定了人流,并不是每家名创优品都能赚钱。
“赚得越来越少了,等合同到期就不干了!”厦门一位加盟商对南方周末记者表示,他从2015年开始陆续加盟了5家名创优品店铺。虽然当初与品牌方有口头约定,一个商场只有一家店铺,但是随着名创优品在其他商场越开越多,同一个商场里的同类型竞争对手也越来越多,生意大不如前。
名创优品的商品并非生活必需品,不可能无止境地追求产品多样性。但为继续扩张,名创优品陆续与Hello Kitty、故宫、漫威等知名IP合作推出周边产品,以提高客流量和重复购买率。
王广永向南方周末记者介绍,名创优品在2019年拿到漫威7个人物在123个国家的官方IP授权,费用不菲,但以商业机密为由拒绝透露具体数字。
他还表示,自2019年5月15日第一家漫威黑金店在广州开张试营业,市场反响不错,目前已有近千家加盟商表达了想要转为黑金店的意向。“对加盟商来说,只要多交几万元费用,重新改装铺面之后,营业额可以翻番,几天就能赚回成本。”
按照这一说法,未来名创优品在中国的近半店铺都要转成漫威店了。
名创优品在2018年还推出货品单价更高的家居品牌NOME、米尼家居,尝试多品牌经营。然而,NOME的店招、店铺陈设与同在广州的另一家居品牌NǒME(上下排序)非常接近。
NǒME家居创办于2017年,早于名创优品的NOME,其创始人陈浩曾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对比了两者在LOGO、店面装修、网站设计等方面的相似,指责名创优品山寨。双方就商标、名誉权等正在展开诉讼。
海外扩张遭受考验
除了在国内开越来越多的店,发展越来越多的品牌,名创优品还开启了海外扩张之路。
名创优品自2015年开始推进海外业务,官网信息称,目前其已进驻约九十多个国家。中国市场以外,名创优品共有1400多家海外店铺。
张亮向南方周末记者介绍,目前名创优品在海外主要采用直营、合作、代理三种方式开展业务,产品都是从中国出口,算上运费和关税,海外市场的价格略高于中国。目前名创优品海外店铺排名前三的国家分别是印尼、印度和墨西哥。
其中,印尼、印度是直营,由名创优品直接设立分公司管理;墨西哥则是与当地团队合作拓展业务;其他更多的是代理制,而且很多是由当地华人代理。
但这种由当地人代理的方式则考验名创优品的管理能力。以加拿大为例,加拿大是在2016年加盟代理的,2018年8月以41家店铺位列全球开业排行榜TOP10,但4个月后,名创优品竟向加拿大的不列颠哥伦比亚高等法院申请,让其加拿大代理商破产。
近日,由名创优品方提供给不列颠哥伦比亚高等法院的信息,披露了事情的来龙去脉。2016年参与签约的加拿大代表林茂加、徐涛,两人为翁婿关系,徐涛为加拿大多伦多居民,而林茂加持有名创优品的品牌授权。
加拿大商事登记处的信息显示,林茂加、徐涛在与名创优品签约五个多月之后,才在加拿大注册了MIGU INVESTMENTS INC。和MINISO CANADA INVESTMENTS INC。(两者统称Migu Group),作为运营名创优品的主体。
2017年4月,加拿大第一家名创优品开业,并雄心勃勃地计划在3年内开500家店。名创优品也向其不断倾注资源,不仅提供货品赊账,还提供借款,以满足其流动资金需求。
但结果却难如人意。2018年秋天,双方矛盾升级。名创优品要求Migu Group还债,并终止授权协议,继而要求其破产,理由是其涉嫌欺诈,转移和隐藏资产。
从名创优品提交给法院的文件看,截至2019年7月,Migu Group账面资产约5330万加元,共欠名创优品3550万加元债务。据加拿大本地媒体报道,Migu Group有多家债权人,还面临工程装修款拖欠等诉讼。
目前,名创优品准备接手加拿大业务,Migu Group已在配合名创优品,进入破产程序。此前,Migu Group通过其分支机构,以品牌再授权、合作的方式,在加拿大开张和在建名创优品店铺82家,并雇佣了648名员工。
“名创优品并不是一门能够轻松赚钱的生意。”张亮对南方周末记者说,它是一个传统企业,无论其商业模式,还是本身的技术含量,无论是海外还是国内,它对消费者、对当地经济和社会,并非不可替代。
(应受访者要求,张亮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