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键晖
摘 要:化学是高中阶段的重要学科,是教育教学的难点,利用情境教学方法是教师解决高中化学教学难点问题的可行性选择。鉴于此,主要从化学史料、实际生活、实验这三个方面探索高中化学课堂情境教学的策略,帮助教师调节化学课堂的气氛,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主观能动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高中化学;情境教学;课堂教学;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提倡实施情境教学,要求教师采取有效策略让学生快乐学习化学,认识化学和人类发展的关系,积极探究化学的奥秘。所以如何借助各种各样的资源创设丰富的课堂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和求知欲,使学生有效学习,增强科学探究意识,这是一线高中化学教师应重点考虑的问题。
一、运用化学史料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化学史料记录了化学科学从萌芽、确立到逐步成熟的发展历程,情境素材丰富,是教师开展化学课堂教学活动的主要资源。新课程改革也强调加强对学生的化学史教育,因为这不仅能让学生接受科学体验,体会化学家们严谨的态度,还能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培养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1]。通过对化学史料的运用,教师创设生动有趣的课堂情境,让学生激发并保持浓厚的化学学习兴趣。
例如,在讲解关于元素周期表的知识时,教师就可为学生介绍纽兰兹的八音律和德贝莱纳的三元素组等史料,让学生了解化学史,并引导他们向科学家那样积极探索、发现未知的知识,使其对化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学会用不同观点和思维方式对待客观事物,进入奇妙的化学世界,用正确的方法学习化学。高中化学教材中还增加了氯气的发现、金属钾的发现等有关于化学史的内容,教师要善于运用这些资源,丰富课堂情境创设。
二、联系实际创设生活情境,帮助学生理解知识
化学知识源于生活,现实生活就是良好的化学情境教学素材,教师要善于联系实际创设生活情境,辅助讲解化学知识,让学生更主动积极地参与课堂活动,感受化学的实用价值,更深刻地理解化学,并尝试运用化学解释生活现象、解决实际问题,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例如,教师在化学课堂上可联系实际提出问题:下雨尤其是下雷雨之后为什么空气特别清新?学生针对该问题展开讨论,得到多种答案以后教师再总结:主要原因在于雨水可以有效去除空气中飘浮的尘埃,并且雷电还能把空气里的氧气转化为臭氧,臭氧有良好的除菌和消毒的作用,所以雨后空气总是特别清新。创设这样的生活情境既能让学生学习化学反应原理,又能让学生受到生活情境的感染,从课堂上体会化学的价值和学习化学的乐趣,掌握更多实用性知识,以后遇到类似的生活现象时也能尝试用化学知识做出科学合理的解释,从而保质保量完成化学教学目标。
三、用多媒体创设实验情境,培养学生探究意识
化学學科的研究涉及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通常是通过宏观现象对微观本质进行探究,这就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化学思维能力。就好比在晚上眺望大楼,尽管可以看到大楼的形状、大小,但却难以想象大楼的内部构造。所以以多媒体为典型代表的现代教育技术应运而生,充分体现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是时代赋予教师的责任。如今多媒体、信息技术等已经在学校教育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教学方式不再受到三尺讲台的约束,网课、慕课盛行,教学软件犹如雨后春笋,教师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特别是针对危险的、高难度的化学实验,就可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如网上有一款实验仪器软件,利用这种软件能在化学课堂上为学生重现危险的、有意思的化学实验。该软件涵盖形式各异的实验器材、药品,教师利用计算机把化学实验所需器材投射到大屏幕上,学生进入虚拟的模拟情境,观察化学实验,感受其探究过程。
通过合理使用多媒体,教师也可结合音频、影像、动画等手段,在屏幕上显示图像、视频,向学生展示微观世界[2]。例如,对于乙烯化学性质的探究实验,乙烯不但能让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也能让溴水褪色,引导学生探究两者的原理是否相同。教师先用多媒体直观展示乙烯和溴水发生化学反应的原理,让学生讨论,并写出方程式,解释加成反应是什么样的化学反应,再用动画视频演示乙烯和氯化氢发生反应的过程,让学生充分体会加成反应的化学原理。在整个实验探究过程中,教师以认知同化理论为基础,结合启发性原则引导学生突破微观反应的限制,用多媒体把微观放大,方便学生学习化学实验,透过实验现象了解化学本质,有效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
综上所述,高中化学教师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在课堂教学中创设丰富多样的史料情境、生活情境、实验情境,能让学生入情入境,成功激发他们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他们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逐渐形成探究意识和科学严谨的精神,从而收获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促进高中化学教育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英.高中化学情境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J].名师在线,2018(21):42-43.
[2]袁红娟.如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实施情境教学[J].课程教育研究,2017(19):162-163.
编辑 刘晓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