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聪
当前,省级以上产业平台作为杭州市经济发展的主战场,如何科学、合理地对省级以上产业平台的发展情况进行监测和评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对这些区域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进行监测,可以更科学地指导产业平台的建设和发展。
一是科学性原则。产业平台的统计监测应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具体指标能客观和真实地反映产业发展情况。
二是可操作性原则。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得性和指标量化的难易程度,既要保证能够反映目前产业平台的重点和内涵,又要尽可能地利用现有的统计资料或保证资料易于直接从有关部门获得,相应指标要具有可测性和可比性,易于量化处理。
三是简明性原则。相关指标的概念必须明确,测算方法标准,统计计量方法规范,具体指标能够度量和反映产业平台的特征和现实问题,以保证识别方法的科学性、结果的真实性和客观性。
本文借鉴当前关于产业发展的统计监测指标研究成果,结合杭州市实际情况和数据可获得性,设计了一套包括四个维度、共计18个指标构成产业平台监测指标体系,包括产业发展、科技创新、产业聚集、质量效率等四个方面。
产业发展维度,主要由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入园企业投资总额增速、规上工业企业利税总额增速、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增速等4项指标构成。
1.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反映产业平台规上工业扣除出厂价格变动因素后的发展速度。
计算方法: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当年规上工业增加值现价/(工业出厂品价格指数+100)/100)/上年规上工业增加值×100%-100
2.入园企业投资总额增速:反映产业平台入园企业投资总额的发展速度。
计算方法:入园企业投资总额增速=(当年入园企业投资总额-上年入园企业投资总额)/上年入园企业投资总额×100%
3.规上工业企业利税总额增速:反映产业平台规上工业企业利润和税金总额的发展速度。
计算方法:利税总额增速=(当年规上工业企业利税-上年规上工业企业利税)/上年规上工业企业利税×100%
4.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增速:反映产业平台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发展速度。
计算方法: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增速=(当年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上年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上年基础设施建设投入×100%
科技创新维度,主要由规模以上工业R&D经费支出增速、工业新产品销售收入增速、工业高新技术产业营业收入增速、新增省级、国家级企业研发中心数量、发明专利申请授权数增速、引进国家和省级“千人计划”人才数等6项指标构成。
1.规模以上工业R&D经费支出增速:反映规模以上工业R&D经费支出发展情况。
2.工业新产品销售收入增速:反映产业平台工业新产品的发展情况。
3.工业高新技术产业营业收入增速:反映产业平台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情况。
4.新增省级、国家级企业研发中心数量:反映产业平台新增省级、国家级企业研发中心数量变化情况。
计算方法:当年新增省级、国家级企业研发中心数量,国家级每家得5分,省级每家得1分。
5.发明专利申请授权数增速:反映产业平台当年发明专利申请授权数发展速度。
6.引进国家和省级“千人计划”人才数:反映产业平台当年引进国家和省级“千人计划”人才数。
产业集聚维度,主要由亩均产值、新增规上工业企业家数、主导产业产值占全部企业产值的比重、新产品销售收入比重、高新技术产业营业收入比重等5项指标构成。
1.亩均产值:反映产业集群的土地集约利用和产出成效状况。
计算方法:亩均产值=产业平台工业总产值/产业平台占地面积。
2.新增规上工业企业家数:反映当年新增规上工业企业新增情况。
3.主导产业产值占全部企业产值的比重:反映产业平台的主导产业集中度状况。
计算方法:主导产业产值占全部企业产值的比重=产业平台内主导工业总产值/产业平台工业总产值×100%。
产业平台内主导工业总产值=产业平台内产值第一位的主导产业产值+产业平台内产值第二位的主导产业产值。
4.新产品销售收入比重:反映产业平台的新产品集中度状况。
计算方法:新产品销售收入比重=新产品销售收入/产业平台产品销售收入×100%。
5.高新技术产业营业收入比重:反映产业平台高新技术产业集中度状况。
计算方法:高新技术产业营业收入比重=高新技术产业营业收入/产业平台营业收入×100%。
质量效率维度,主要由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率、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规模以上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等3项指标构成。
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率:反映产业平台生产附加值的提升水平。指产业平台生产产品中蕴含的新增加的价值比重。
计算方法: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率=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00%。
2.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通过产业平台的规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的获利能力,反映产业平台的经营效益。
计算方法: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规模以上工业利润总额/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100%。
3.规模以上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通过产业平台的规上工业企业平均每一个从业人员在单位时间内的产品生产量,反映产业平台的生产技术水平、经营管理水平、职工技术熟练程度等等。
计算方法:规模以上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产业平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产业平台规模以上工业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从业人平均人数。
省级以上产业平台监测指标体系基本思路是根据指标体系中每个评价指标的极大值和极小值来计算单个指标指数(即无量纲化),然后再根据每个指标的权重最终合成综合发展指数。此种方法测算的指数不仅横向可比,而且纵向可比;不仅可以比较各产业平台综合发展相对位次,而且也可以考察产业平台综合发展的历史进程。监测指标体系编制基本过程如下:
为更好地横向比对各产业平台发展情况,各项评价指标的标准值参照当年全市产业平台的平均发展情况设定。
指标体系所选指标均为正指标,各指标个体指数为各指标值与标准值的比值,单项指标个体指数最高不超过2,最小为0。
为了避免主观赋权方法的不利影响,这里采用等权设计方法,即各要素在指数编制时赋予的权重一律相等,这种方法将各要素、各指标视为同等重要。对称性赋权方法的优点是过滤掉主观倾向性(包括指数编制者的主观倾向和社会团体的主观倾向),且简单易行。
产业平台监测体系由产业发展、科技创新、产业聚集、质量效率等四个维度组成,因此可以将某一类的所有指标无量纲化后的数值按照权重按公式计算就得到各类指数。
计算公式:
以2016年为例,使用指标体系对全市10个产业平台发展情况进行评测,结果按显示综合得分排序:第一位是杭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第二位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三位杭州余杭经济技术开发区、第四位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五位杭州萧山临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第六位浙江桐庐经济开发区。第一位的杭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016年全省工业强县(市、区)综合评价位列第一;浙江省县(市、区)科技进步水平综合评价名列第一;在浙江省首次县域经济30强评比中,杭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竞争力、发展潜力、创新力三大排名均列第一位,与本监测指标体系高度吻合,印证本监测指标体系能够较好反映产业平台发展情况。
表1 杭州市省级以上产业平台监测指标体系
表2 各产业平台监测指标得分情况
表3 各产业平台的产业发展得分情况
从产业平台总体发展排序情况来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集群:第一集团包括杭州萧山临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杭州余杭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杭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指标得分均高于27分;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浙江桐庐经济开发区、浙江建德经济开发区、浙江富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得分在23-26之间为第二集团;位列第九位的浙江临安经济开发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利税总额负增长,位列第十位的浙江淳安经济开发区规上工业利税、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负增长,平台发展情况总体偏弱,排在第三集团。
从产业平台科技创新排序情况来看:第一位为杭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第二位杭州余杭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三位浙江桐庐经济开发区,最高的杭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35.1分,为最后一位浙江临安经济开发区得分16.7分的一倍有余,同样低于20分的还有浙江建德经济开发区、浙江淳安经济开发区、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萧山临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新常态是未来相当长时期杭州市产业转型升级必须要面临的大背景大趋势,因此,产业平台要主动适应新常态,加快创新驱动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培育发展新产业、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才能成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业平台。
表4 各产业平台的科技创新得分情况
表5 各产业平台的产业集聚得分情况
表6 各产业平台的质量效益得分情况
产业集聚度反映产业集群企业在空间的集聚程度,一方面可以用来监测企业发展基础平台的建设和推进程度;另一方面,也可以反映产业集群空间组织程度,以及集群的范围经济效应和土地资源利用与约束状况。从产业平台产业集聚排序情况来看:第一位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二位杭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第三位浙江临安经济开发区,具有中、高产业规模化强度,这些产业平台的规模经济效应明显,具有市场竞争优势。其余产业平台需要在现有规模化生产和经营基础上,不断提高集群产业规模化强度。
从产业平台质量效率排序情况来看:第一位杭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第二位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三位杭州余杭经济技术开发区,从这个指标来看,只有杭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遥遥领先其他产业平台的,比较落后的有浙江桐庐经济开发区、浙江富阳经济技术开发区、浙江临安经济开发区,质量效率一直是产业平台发展的瓶颈,只有通过进一步优化制造业发展环境,加快结构调整优化,补齐科技成果转化短板,推进制造业和信息技术融合发展等措施,坚持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才能推进产业平台制造业从数量扩张转向质量提高的战略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