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微时代的到来使信息传播和更新的速度不断加快,网络文化成为影响人们思想观念的重要因素之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学生良好品质的重要学科,但传统教育方式落后,教育效果较差,在微时代网络文化的冲击下,其局限性进一步突出,创新和改革高校思政教育已成必然。本文针对微时代下高校“微思政”教育模式的构建进行探讨,分析当代思政教育新方法,以促进高校思政教育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微时代;思想政治教育;高校;微思政
当今时代,网络已深入人们的生活,通过平板电脑、手机等移动通讯设备可实时进行网上交流和互动,实现信息的实时共享,其互动性、开放性、便捷性、多元性也衍生了复杂的网络文化,给人们带来重要影响[1]。高校思政教育方式应紧随时代腳步,应用“微思政”模式,将网络与思政教育相结合,利用社交网站、平台进行线上教学,打破传统教学的局限性,充分体现微时代的信息传播特点,提高教学内容的时效性与趣味性,增强教学效果。
一、高校思政教育现状与局限性
思想政治的教育内容深奥且枯燥,对学生的吸引力弱,教育方式主要为灌输式单向教学,师生角色地位不对等,课堂互动少,学生学习质量差,所学内容对其实际生活与思想品质的影响较低。随着网络微时代的到来,学生获取信息的速度加快,方式也越来越多元化,使其能够随时了解社会时事新闻、热议话题等,并加入讨论中。在网络信息更新速度的对比下,传统的思政教育内容、方法已明显滞后,而教育时间、地点的固定也增加了思政教育的局限性,枯燥、乏味且滞后的模式化教学内容严重影响着学生的积极性。网络新媒体的发展给高校思政教育带来了冲击,同时也带来了发展机遇。传统单一、无趣的课堂教学模式难以达到良好教育效果,优化思政教育结构与模式已成为必然趋势,需迎合当代现状,利用网络新媒体获取最新信息资源,并将新媒体作为教学媒介,利用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方式充分传播思政教育内容。
二、微时代下“微思政”教育模式的构建
1.培养微思维和理念
微时代的背景下,高校需正确理解和看待网络技术、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从中发现机遇,并应用于高校教学中。思政教育应做到与时俱进,将深奥的理论内容充分体现于现实事件中,做到教学内容与方式随时代变化而变化[2]。微思维和微理念的培养是更新高校思政教育的关键,教育工作者需摒弃传统教学理念,在信息共享时代中充分挖掘和学习新知识,不断更新自身知识结构和思维方式,与时代接轨。并将先进思维与理念应用于思政教学中,变更教学方式、条件、内容等,降低其局限性,使思政教育更符合当代年轻人的思维方式和学习习惯,提高教育效果。教育工作者需把握网络文化中的舆情导向、发展态势等,充分了解当前时政新闻、社会热点、社会思潮、社会舆论等,并将其融入思政教学中,体现思政内容与当前社会、实际生活的相关性,提高教学趣味性,激发学生对社会现状的思考。
2.充分利用网络平台
网络已成为人们学习、工作与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宣传和舆论的作用得到进一步增强,各类组织纷纷打造官网和官方账号,以宣传信息[3]。高校也应在相关社交平台、自媒体平台等网络平台中设置官方账号,如微信公众号、微博、知乎等,在其中发布学校实时动态,或发布思政教育内容。内容可采取文章、图片、视频等形式,也可开设微课堂、视频课程等,利用网络扩大思政教育范围和教育效果[4]。此外,微信群、QQ群等也可作为“微思政”教学的载体,班主任和辅导员可通过群聊记录观察学生情感状态和心理状态,针对性给予心理干预和思政知识教育,也可利用班级群发布思政相关知识,推送相关文章,供学生阅读,在潜移默化中实现思政教育。且网络平台还可实现实时互动,可为学生提供在线咨询渠道,也可通过给教师留言的方式获取课外辅导,实现随时随地、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育方式,全面提升教育效果。
3.完善“微思政”队伍
教师队伍的完善性与专业性对于思政教学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除思政教师外,党政和共青团干部、班主任、辅导员、心理咨询师也均属于思政教育队伍[5]。教育队伍在确保专业性的同时需更新自身思维方式与观念,积极尝试从学生的角度思考教学模式的优劣,缩短与学生之间的代沟。采用“微思政”教育模式,需要各思政教育工作者全面参与其中,培养教师的互联网思维,并培养其良好运用网络、新媒体、手机、计算机进行思政教育工作的能力,养成通过网络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习惯,使思政教育工作与网络相结合。还可邀请思政教育专家入校开展讲座,组织思政相关教育工作者参与其中,学习微时代下科学开展思政教育的方法。除教师和干部外,学生会干部、学生党员也可作为思政工作队伍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的思维活跃,创新意识强,且了解当代年轻人思维方式与习惯,可作为“微思政”教育中的主力之一,可由部分优秀学生组成研讨小组,针对当前社会状态、时事热点,研讨和发布思政相关文章。例如,针对某一思政专题内容进行研讨,利用网络获取实际案例,调整语言表述方法,形成一个具有针对性思政教育内容,并借助新媒体等载体进行发布。
4.丰富“微思政”内容
传统思政教育中,教师通常以讲解课本内容为主,但当前时代高速发展,社会环境与形势风云变幻,而课本更新周期较长,其中许多内容存在明显的滞后性,不适用于当代思政教育。因此,采取“微思政”教学模式也需合理调整教育内容,纳入更多时事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丰富“微思政”的教育内容。该模式利用新媒体和网络平台开展思政教育,目的在于适应时代特征和学生的思维[6]。因此,“微思政”的教育内容需避免过度模式化和专业化,采用相对简单且易理解的表达方式,结合时事案例,使学生不仅获取知识,也能够理解其中所表达的含义,真正给学生的思想、行为造成影响。如国事要闻的解析可提高学生对于政治相关知识的理解;社会时事则体现着个人思想、素质、道德品质等,可引导学生培养正确的思维观念和处事习惯;校园动态则有利于解析情感、心理健康等各类知识。
“微思政”队伍需关注国内外动态、国事要闻、社会时事热点、校园动态等,及时获取实时信息并从中提取思政相关内容,设计、整理成文章,使文章既充分解析时事热点,也能从看待问题的角度、解决问题的方法等方面体现思政相关内容。并通过各类“微平台”发布文章,使学生可随时随地获取和学习思政知识。网络中各类时事均可作为思政教育的鲜活素材,将理论与现实充分结合,提高学生阅读兴趣,也便于学生理解。
三、小结
在网络高速发展的微时代下,各类社交与自媒体平台成为网络思想和文化传播的重要媒介,高校传统思政教育方式的滞后性与局限性被进一步放大。高校领导与思政教育工作者均应改变自身思维方式和教育观念,利用各类网络平台的便利性,构建“微思政”教学模式,使思政工作能够充分利用网络这一媒介进行知识传播,弘扬社会正能量和主旋律,提升高校思政教育的影响力、时代感及现实意义,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增强教育实效。
参考文献:
[1]文译、张媛媛、于淼等.网络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研究和探索[J].科教导刊,2016(1z):70-71
[2]李觅、彭芳.“微时代”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途径新探[J].教育现代化,2017(42):292-294
[3]姬广阁.“微时代”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述评[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0(1):70-76
[4]辛勤.随机教育:“微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选择[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7.35(5):83-84
[5]何开薇.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路径转换与模式创新[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8.38(3):188-189
[6]陈浩、王志刚.我国“微时代”背景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探析[J].才智,2018(35):68
作者简介:
孙莹,女,陕西咸阳人,2017年毕业于西安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硕士学位,现在从事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