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域旅游视角下应用型本科院校酒店人才培养策略探析

2019-07-17 12:06曲秀梅李雪
职业技术教育 2019年11期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

曲秀梅 李雪

摘 要 当前应用型本科院校酒店人才培养存在很多问题,如培养目标定位不明确,职业操守和职业素质培养欠缺,人才培养模式雷同,师资结构不合理,教学监管体系不完善。针对上述问题,全域旅游背景下酒店应用型人才建设应从以下几方面加强:优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建设高质量的“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深化校企合作,完善监管体系,加强学生职业素养教育。

关键词 酒店人才;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 G648.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9)11-0037-03

随着人们生活日益丰富,旅游已成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普遍需求。2017年全域旅游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全域旅游的思想架构顺应了时下经济发展需求,共建共享、资源优化的发展理念符合供给侧改革之举。全域旅游政策的提出,给旅游业相关产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作为旅游六要素之一的酒店业,随着供给侧和人才优化改革的推进,教育转型发展势在必行,培养满足需要的新型业态酒店人才,成为当下旅游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目标。

一、应用型本科院校酒店人才培养现状

当前旅游教育体系尚不完善,大一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比较盛行。目前,国内本科旅游院校主要以產学研模式、校企订单模式为主。有部分高职类院校借鉴瑞士“洛桑模式”、澳大利亚“专业培训包模式”、香港理工大学“WIE校企协作模式”,由于合作成本过高,使得一些院校无法实现合作意愿。

产学研一体的人才培养。这种模式主要是校企之间的合作,学校和企业之间建立一种相对长期稳定的互助关系。在实践教学中,教师从教学角度出发分配给学生一些科研问题,让学生到企业去调研学习,以进一步了解企业和行业发展前景,或通过认知实习的过程对企业进行调研。在此过程中企业给学生提供实践场所,但实际工作中,大部分学生并未得到真正的锻炼,使得产学研更多流于形式。

订单式的人才培养。这种培养模式更具有实践性,属于校企合作的深度融合,学生从进入学校起,学校和企业之间制定一套培养方案,待学生完成理论教学后直接步入企业实习。目前,该模式广泛应用于高职及中职类的旅游院校,部分欠发达地区的本科院校也采用这种培养模式,其弊端是限制了学生的自主选择权利。

二、全域旅游背景下酒店应用型人才培养问题分析

(一)培养目标定位不明确

其一,与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雷同,重实践轻理论现象较为严重,忽视对专业人才培养相关理论知识方面的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后续发展的内生动力。其二,对应用型缺乏深入理解,且学科间缺乏系统性,由于过分研究理论培养,而忽视实践教学,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管理能力较差,毕业生不能和行业实现精准对接。

(二)职业操守和职业素质培养欠缺

作为酒店的从业者,职业操守、道德意识、服务意识远比知识能力更为重要,良好的职业操守及职业忠诚能助力个人的成长。然而,道德、意识、操守都属于意识形态,其教育过程较为复杂,学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应系统总结、全面挖掘、结合自身特色、大胆改革创新。当今酒店对人才的需求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诚信意识,岗位灵活应变的能力,对职业的敬畏以及服务意识等。

(三)人才培养模式雷同化

人才培养最大的特点是满足行业发展需求,对口就业率高、就业稳定、流动率低,这样才能真正解决人才短缺问题。目前,大多数旅游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雷同,有的院校强调复合型人才培养,如“专业+外语”或“专业+管理”培养模式,“联合办学”的培养模式,个别院校采用“双元制”模式等。事实上,每一所院校并未能完全发挥自身的学科优势办出特色,导致培养出的毕业生没有明显区别 。

(四)师资结构不合理现象较为突出

有些院校因人设课,随意性较大,教学大纲年年修改,年年没有实质性改动。培养目标制定中,频频出现“应用型、高素质、高技能”,但落到具体的人才培养方案中仍然是重理论、轻实践。在师资结构上,科班出身的教师有限,部分课程任课教师无专业背景和专业经历,只要学历高、职称高就可以任课。为了师资比例上的平衡,不少院校非专业任课教师短期内会拿到一个符合专业身份的职业证书,解决了师资结构比例问题,但根本上并未解决师资结构合理问题。

(五)教学监管体系不完善

目前各旅游高校教学监管体系不完善,缺少过程管理和监管力度,缺乏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和评判指标,无法真实客观地反映出学校教学管理的整体水平,难以实现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提升 。

三、全域旅游背景下酒店应用型人才培养构想

(一)优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1.明确专业定位,优化人才培养

专业定位是由专业现有资源、专业特色、行业发展趋向等要素组成,在专业建设过程中应注重各专业之间的融合、交叉与特色发展,并据此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应用型高校要以立足地方发展、服务于实体经济、顺应行业发展趋势为目标导向。专业定位要突出特色,具有行业发展的前瞻性。例如,近年来中山大学旅游学院一直侧重于对学生研发能力的培养,构建海外实践教学体系,复制美国国际化人才培养理念,开展国际合作,借鉴美国康奈尔大学酒店管理学院的目标使命,根据学生兴趣设课,建立自由选课制度,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挖掘学生潜能。

2.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增加案例教学

改变多年来延续的传统教学模式,使教师单口传授变为互动交流。在人才培养目标指引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更新教学内容,把握行业发展前沿,把酒店运营管理案例及运营难点引入课堂;专业课教学不应局限于课堂,应走出教室,走进实训基地或企业 。

3.优化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设置可以分为三个模块:学科基础模块、专业核心模块、专业技能模块。学科基础模块,重在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和综合能力,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修养和创新能力;专业核心模块,重在专业知识深度及广度的学习,了解学科前沿发展状况、发展前景以及行业人才标准;专业技能模块,培养学生专业技能,促进专业技能在应用中创新,让技能在服务中得以升华。

(二)建设高质量的“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

首先,鼓励教师到酒店挂职锻炼。通过模拟角色,了解一线员工岗位特点、酒店运营模式、行业发展动态等相关信息。其次,聘请企业专家到校任教,助推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教学大纲的改革,實现人才供给和人才需求上的有效对接。再次,建设“专兼型”的师资队伍。严格把控兼职教师来源,建立兼职教师资源库,制定兼职教师的聘用标准,实行动态管理的考评机制。兼职教师拥有丰富的教学和行业管理经验,除讲授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以外,还应充分发挥其自身优势。完善管理制度,加大兼职教师对专业建设的参与度,专职教师参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增加兼职教师与专职教师之间的交流,实现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

(三)加强校企 深度融合

作为旅游发展中的酒店业,在长期的校企合作过程中,校方按照教学计划,每年都会给企业输送一批实习生,初衷是强化学生对专业的认知,缩短学校和岗位之间的差距,使学生更快发展成为行业中的管理人才。但在实习过程中,部分院校流于形式,经常更换实习企业,使得学生在实习岗位上不受重视,学生经常会有负面情绪,导致学生对实习产生逆反心理,过低的实习满意率使得对口就业率也相对较低。因此,校企合作作为酒店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路径,旅游院校应充分发挥其教育职能作用,将校企合作深层次化,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和实施细则;各院校应该和企业建立长期稳固的合作关系,根据培养目标定位,建立相适应的校企合作协议。

(四)进一步完善教学监管及评价体系

首先,学生在实习期间,学校和企业要共同制定管理机制,建立实习监管制度,增强对学生实习过程和实习质量的监控;其次,教师在管理过程中,深入企业,了解行业发展动态,改进教学体系;第三,多方位、多层次鼓励教师走进企业,开展实践教学比赛、网络教学平台建设等多层面的教学竞赛活动,做到监管机制常态化。

(五)加强学生职业素养教育

良好的职业素养是个人立足社会之本。学生的专业兴趣、对服务的态度和发展目标是其专业可塑性的重要因素。当前,酒店业人才流动性较大,究其原因是学科建设不完善导致,学生缺少“职业兴趣”和“职业认识”,认为服务是青春职业,发展空间有限。职业自豪感的缺失造成人才的流动。高校应坚持大旅游的发展理念,在专业发展定位上突出服务应用性的特点。引导学生走进新兴服务性行业,社会团队、旅游院校、政府机关、公益组织等均可作为旅游、酒店专业毕业生的理想去处。其次,借鉴“洛桑酒店培养模式”经验,开拓学生眼界,引入专业案例,拓展行业信息,获取高端就业资源。例如,带领学生参观不同的高星级酒店,了解酒店运营流程、岗位特点、企业文化,打造多功能酒店专业实训基地,建立校企合一的教学体系,让学生对未来职业生涯充满信心。

参 考 文 献

[1]李金早.何谓“全域旅游”[J].西部大开发,2016(11):101-102.

[2]李凌.教育部公布就业率较低本科专业名单[N].中国教育报,2014-10-15(1).

[3]单金贞.谈中职学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训室及实训基地的建设[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7(11):161-162.

Analysis on Strategy for Hotel Talents Training of Application-oriented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under Perspective of Global Tourism

Qu Xiumei, Li Xue

Abstract  At present,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in hotel talents training in Applied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uch as unclear training objectives, lack of professional ethics and professional quality training, assimilation of talent training mode, unreasonable teacher structure and imperfect teaching supervision system. In view of the above problem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global tourism, the construction of application-oriented hotel talents should be strengthened from the following aspects: Optimizing the training mode of application-oriented talents, building a high-quality“dual-teachers and dual-abilities”teaching staff, deepening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improving the supervision system, and strengthening students' vocational quality.

Key words  hotel talents; Applied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alent training mode

Author  Qu Xiumei, associate professor of Jilin Business College (Changchun 130000); Li Xue, lecturer of Jilin Business College

猜你喜欢
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
微课和慕课在应用型本科院校中的教学模式探讨
高职与应用型本科院校协同开展技术应用型本科教育课程衔接的探析
社会参与美国社区学院治理及对中国应用型本科高校治理的启示
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管理队伍建设研究
校企合作下的应用型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