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德育学术委员会2019年学术年会会议综述

2019-07-17 05:22刘小柳
中国德育 2019年10期
关键词:学校德育道德教育教授

刘小柳

2019年4月20日至21日,全国德育学术委员会2019年学术年会在南京召开。本次会议由全国德育学术委员会主办,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承办,香港田家炳基金会资助举办。来自中国内地、中国香港及英国的500余名德育理论和实践领域的专家、研究者,围绕“回顾与前瞻:新中国德育70年”“德育理论热点问题”“德育课程与教材改革”以及“田家炳学校德育实践探索”等主题展开了充分的交流和讨论。

一、回顾与前瞻:新中国德育70年

回望过去70年,我国的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当前也面临着社会变革所带来的种种挑战。本次会议以“回顾与前瞻:新中国德育70年”为大会主题,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站在当前我国社会发展变革的时间节点上,回顾和前瞻是为了更好地看清中国德育发展的历史路途,继而更好地开启中国德育发展新征程。

南京师范大学孙彩平教授就本次大会主题作了“回顾与前瞻:意义时间的始源现象及其德育意涵”的学术报告。孙彩平教授阐明了意义世界的时间所具有的多维性、叠加性、回溯性、不均匀性等特征,并结合当下德育课程改革的新思路,提出德育的三个基本命题:“德育发生在日常生活的顾瞻之间而非概念与命题之中”“在回望中前行是德育重要的方法论”“德育的关键是人与世界—历史的相逢”。

华中师范大学杜时忠教授和南京师范大学叶飞教授分别以“中国德育研究70年的回顾与前瞻”“新中国德育70年德育理论发展历程探析”为主题,分析了新中国德育研究的发展脉络。在回顾历史基础上,杜时忠教授将中国德育研究70年的历程分为两个大的历史阶段:前30年,德育改造,德育灾难;后40年,德育研究追求科学化、人性化、生活化。他指出,当前我国德育研究还存在着知识体系比较陈旧、学科视野相对封闭等问题,未来中国德育研究势必走向综合与多元,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叶飞教授则把新中国70年德育理论的发展历程分为五个阶段,从建国初期的全面“苏联化”改造开始,在经历了“中国化”初步探索、“文革”时期的停滞、改革开放的复苏与前进之后,进入新世纪又开始了多元与争鸣的阶段。展望未来,叶飞教授指出中国德育理论研究需要在中西学术融合与碰撞中不断深化,以构建属于中国自身的德育话语体系。

另外,也有学者从德育价值观、班集体建设以及劳动教育等角度来回顾我国德育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和变迁。陕西师范大学孙峰教授认为德育是以价值观建构为核心的精神实践活动,她以改革开放作为一个重要时间节点,分析了改革开放前后德育价值观的变化及其未来走向。东北师范大学张聪副教授通过重新审视优秀班集体建设的教育意义来观照建国以来我国基础教育的变革。华中科技大学博士生韩海棠、王莹等人关注劳动教育的育人价值,对建国以来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初中德育教科书中的劳动教育内容进行分析,并考察了其发展和嬗变轨迹。

四川师范大学刘争先副教授认为新中国学校德育理论与实践源自清末形成的现代学校德育,在题为“国家如何实现学校德育目标—基于对清末学校德育政策的考察”的报告中,他分析了清末如何通过教育价值的分配、官方主导下的再情境化场域以及初步形成的评估机制以实现学校德育的目标,继而阐明国家在实现学校德育目标过程中的限度问题。

二、德育理论热点问题

德育基础理论研究领域的问题是历久常新的论题,在新的时代和社会情境中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本次年会中各与会代表就德育的对象、德育主体间关系、传统德育的复兴以及德育的本质等理论问题进行了新的探索。

英国伦敦大学教育研究所John Vorhaus教授关注到了严重残疾人群(PMLD)这一特殊对象,在题为“彼此相予的平等:缺陷、平等与道德地位”的主题报告中,他结合康德、罗尔斯以及威廉斯的道德哲学思想,从道德身份、平等与优先权、尊重与人类尊严三个维度来重新审视人人平等、人人具有基本人权和所有人都具有尊严这些普遍原则,以及运用于严重残疾人群时的合理性基础。

香港中文大学赵伟黎助理教授借鉴西方新兴的“study(问学)”教育理论阐释德育作为实践智慧而非准则规范的本体内涵,并借助西方学者Masschelein对西方大学的“study”重构,思考把中国高校书院建设成开放、自由、公共的教育空间形态的可能性。上海师范大学胡君进博士重新审视卢梭的教育理论,在德育本质问题上进行了“道德教育作为一种人性平衡术”这一卢梭式探讨,并指出现代德育从思想到实践都需要关注人的自然性与社会性的平衡。

在德育主体间关系及德育有效性问题上,宁波大学梁明月副教授用质性研究方法探讨了“有效的师生道德对话是什么样的”,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重视与困境中的学生对话、营造友好的对话氛围等提高德育有效性的措施。首都师范大学朱晓宏教授重新理解“教书育人”这个约定俗成的教师职业观,围绕人与书、教书和育人的关系展开论述,反思当下教书与育人相互割裂的现象,并明确提出“教书即育人”这一重要命题。

在传统道德教育的复兴论题上,檀传宝教授基于比较的视角对孔子的仁学思想与当前西方以诺丁斯为代表的关怀伦理学进行对比,指出在教育爱问题上“仁”和“关怀”有着十分明确的共性,女性的关系性思维是人类思维的整体超越。四川师范大学郑富兴教授则针对传统道德教育的实践困境这一问题,认为传统道德教育在当前的实践过程中遭遇个体化、多元化与生活化困境,并提出了新時代道德教育应该将传统道德融入学校教育目的之中、在文化和生活中实施传统道德教育等措施。

此外,华中科技大学刘长海副教授基于康德和皮亚杰的自律理论来思考其对于中国德育转型的借鉴意义,北京师范大学陈国清博士则探讨了西方德育课的政治性起源及其对当代德育的启示。

三、德育课程与教材改革

新课改以来,我国德育课程与教材改革在回归生活和重视儿童经验的生活德育理论指导下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存在着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在本次会议中,与会代表就德育课程更名、核心素养融入德育课程、德育教师的道义动机以及师德建设等问题进行了探索。

猜你喜欢
学校德育道德教育教授
中小学信息道德教育研究二十年:回顾与展望
以“道德教育”为主线的学校德育研究
明确方向标、设计中轴线、提供参照系
德性培养:道德教育的应然选择
学校德育功能定位的误解及澄清
庞学光:深化学校道德教育改革
学校德育顶层设计的意义与实施
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
开心格格
恐怖的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