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霞
摘要:“互联网+”让知识的结构发生了重大改变,引发了互联网思维对传统学习理念的冲击,推动学习的每个过程都随知识的变革而被重塑,使“互联网+”时代的学生能实现网络化、泛在化、动态化、个性化的学习,深刻改变其学习习惯、学习方式、学习情境和学习体验。文章从分析“互联网+学习”新形态的特征入手,分析“互联网+学习”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挑战和问题,从优化网络资源、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模式、合理运用大数据功能、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以及优化师生交互机制等方面提出应对策略。
关键词:“互联网+学习”;学习;知识;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268(2019)06-0090-08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时代成为教育系统深度变革与升级发展的重要拐点。“互联网+”的发展,让以往那种静态的、有组织和专家定义的知识在很大程度上被更加动态、多元的知识所淹没。知识创造、传播、分享和利用空间的种种变化,不可避免地引起了学习领域的变革。“互联网+学习”不只是学习的网络化与数字化,还是基于知识存在、知识流动以及知识创造的变革态势,将互联网思维、技术创新成果与学习类型、学习方式、学习过程、学习评价等互相渗透、深度融合,进而转变学习观念、创新学习理论、增强学习效果,构建网络化、泛在化、动态化、个性化的学习形态。这种学习的新形态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权威性带来了强烈冲击,使之成为新时代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所必须应对和解决的问题。
一、“互联网+学习”新形态的特征
(一)技术支持下的学习
信息技术的发展让知识的裂变速度加快,知识半衰期迅速缩短.新知识的产生和知识总量的持续快速增长让互联网成为一个海量知识宝库。而知识传递和运行成本的降低,也催生并刺激了教育市场的发展,各种慕课、公开课、精品课、微课,各类教育网站,以及微信、微博公众号等不仅让学习者更便于学习,而且让学习者的学习更有自主权。学习者要想拥有更多的知识,对其进行深度建构,需要以个人终端为中心点,与整个网络的学习资源和知识节点产生信息连接与互动。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对资源的获取、作业的提交、实时与非实时的互动、远程考试等均可通过网络连接实现,学习者主动连接各种学习资源的能力越强,越是能拓宽连接范围,获取更多的知识和信息。
(二)多维空间的学习
“互联网+”时代为学习者提供了多维化的学习空间。一是学习资源形态更加多元化,各种网络如开放性资源、整合性资源、碎片化资源、生成性资源、移动化资源、虚拟仿真化资源等让学习者将正式学习与非正式学习、线上自主学习和线下课堂授课、传统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多维度的学习糅合在了一起。二是学习场合不断拓展。“互联网+”让学习实现了物理场景与虚拟场景的有机耦合,也让系统化的知识有意识地被分成若干碎片化的部分,使学习有更强的针对性和更高的吸收率。而伴随学习空间的拓展和知识的碎片化,也使学习者可以在任何时空随时使用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种终端设备学习,教室、博物馆、家中等一切场所都可以成为搜索资讯、在线整理分析、发表评论意见的学习场域,智能化、无所不在的泛在化学习成为“互联网+”时代典型的学习特征。
(三)自主、个性的学习
“互联网+”时代强大的技术支持为突破教育因材施教的瓶颈找到了更好的途径。学生可通过互联网自主选择学习资源,自主设定学习目标、学习进度和学习时间与方式,还可以进行自我测评,通过自我教育培养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互联网的大数据统计,可针对个体学习者特定的学习需求、学习基础、学习风格以及文化背景,提供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和技术支持服务。借助信息技术和各类数据分析工具,学习者可随时随地获取为自己量身定制的学习资源和个性化的教学服务。教师可应用计算机技术,针对不同层次的学习者开展与其相适应的课堂活动,并根据反馈分析教学成效,进一步充实为学生定制的学习资源,提出个性化的学习建议等,让位于成绩正态分布曲线两侧的学生都得到教师的同等关注和合适的教学指导。
(四)动态化的学习
人的学习本身就是一个具有生命力的、不断发展衍生的过程.是一个充满不确定性和多种可能的过程。“互联网+”为学生自主、个性化学习提供了条件,使学习更加多元,也使得互联网平等、开放、连接一切的思维融人到学习者的学习过程中,进一步凸显了学习的动态化特性。知识和信息的快速增长与更新,以及互联网空间的各种发帖、讨论、交流与互动,让学习的知识不再是静态封闭的或是提前“预设”好的.知识的学习需要学习者主动建构自身对知识的理解、分辨、选择,最终生成自己的认知、结论和经验。这也就使得“互联网+学习”一直处于动态发展的过程中.正如关联主义者所认为的“知识的目的不是填充心智.而是打开他们”,学会连接知识、使用知识、创新知识、生成知识远比学会固定的结论性知识要重要得多。
(五)注重体验与收获的学习
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自身的体验与收获是决定学习效果至关重要的因素。“互联网+”催生的混合式学习、泛在化学习、个性化学习、社群型学习、沉浸式学习、休闲式学习等,突出了学习资源和学习过程的交互性、虚拟性、沉浸性、逼真性等特点,刺激了学习者的求知欲望,为其更好地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学习带来了便捷、充实的良好体验。与此同时,同处于互联网不同节点的学生与老师、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都可以平等地就某一问题展开讨论、交流、分享和互动。所有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难点、疑点和共性问题都可通过大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帮助老师更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辅导。这种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动态交互机制,让学生更好地參与到学习的各个环节中,为其带来更多的乐趣,也更容易让学生有较强的获得感。
二、“互联网+学习"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
尽管“互联网+学习”催生的学习新形态在丰富学习资源、拓展学习空间、自主个性化学习、动态学习以及学习体验等方面有比传统学习方式更鲜明的优势,但互联网与学习深度融合以形成成熟学习形态的变革尚未完全完成,其在推动学习者的学习方式不断由被动向主动转变的同时,也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一些挑战和问题。
(一)技术与学习的融合度不高,加大了信息超载的压力
技术的发展确实带来了学习领域的变革,让学习打破了封闭固化的模式,呈现更加丰富多样的方式,但学习是个体建立在个体知识基础上的不断建构过程,不能仅仅因为要体现学习的信息化而单纯追求技术。当前,技术与学习的深度融合还不够,未能充分实现针对学习者个体需求的学习支持,使学习者在建构自身知识时面临信息超载的不利影响.突出表现在当学习者面对大量分散的信息进行搜集、鉴别、归纳、整理并内化人个人的知识结构体系时,由于信息量巨大,信息处理任务重,个人所接受的具有潜在价值的信息超过其自身的处理能力,导致信息利用率相应降低,造成个人身心处于压力状态。其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不利影响表现为:一是,信息反客为主造成大学生信息选择困难,冲击了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价值性和影响力。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下,大学生所要接受的信息较为封闭固化,非常便于学生将信息转化为需要的知识。而互联网原始信息的组织性、有序性相对较弱,每个人面对大量的信息需要留出足够的时间专门处理信息的归纳、总结和提炼,才能让信息真正被理解和准确运用。超负荷的信息处理往往使大学生陷入信息选择的困境,难以区分信息真伪和价值高低,出现认知失调和混乱,造成对有用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注意过度分散和消耗,一定程度上弱化了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在网络世界的主导力和影响力。二是,信息超载致使认知浅显化,不利于大学生深度思维发展。信息超载导致大学生阅读心理越来越浮躁,“注意力缺乏症”越来越普遍,当学习者自身知识体系的主观建构意识不强时,就容易沉溺在海量信息中,抓不住重点,难以将精力聚集在某一特定问题上,对核心信息的内化整合难以深入、深刻。同时,信息超载也往往导致大学生对信息反思性选择工作量减少,使信息接触行为背离最初的信息需求,对信息的认知长期停留在感官刺激的初级阶段,削弱了对相关信息的熟悉理解程度,弱化了知识之间的连接和激活,使得大学生思维浅显、直观、单一,缺乏对知识进行分辨、推理、论证等复杂思维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弱化。这些都不利于大学生創造力的培养和发挥。
(二)多维空间学习整合度不高,知识碎片化消解整体教育效果
“互联网+学习”让学习资源和学习场合呈现多维化形态,但多维空间学习的整合度不高,使知识碎片化成为大学生学习面临的一大挑战。知识碎片化的本质是知识的部分与整体、部分与部分之间的关联被中断或弱化,变得杂乱无序,以至于难以形成完整的体系。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在多元的信息中被潜移默化地影响和分割,导致原来的价值认同分散化。一是,知识碎片化弱化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整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是一个多层次、多内涵的体系,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摆事实、辨哲理、讲道德,循循善诱,带领学生进行系统的学习和理性的推演和思辨.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因此,思想政治教育注重对知识的系统阐释和整体架构.向大学生展示具有时间连续性的、较为连贯的背景资料和事件发展脉络,展现教育内容的前因后果、背景渊源和现实影响以及对当今社会发展的启示,传递具有积极效应、弘扬正能量、符合社会主流价值观的思想。大学生在多维空间的碎片化知识学习,往往导致其欠缺对信息和知识的消化和体味过程,使得大学生对问题缺乏整体认知,对事物内部的相互作用与联系把握不全,容易造成大学生产生认知方面的偏差。二是,碎片化学习制约了思想政治教育整体合力作用的发挥。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理论学习、生活实践、环境熏陶等教育路径共同发挥作用,构建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大思政”格局,才能更好产生教育的合力。面对互联网碎片化的环境.大学生难以面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建立起“我要参加”的自我教育、自我悦纳和自我管理的心理制度和行为方式,致使很多学校打造的校园活动无法真正发挥引领大学生思想文化的作用。多姿多彩的互联网生活吸引了大学生太多的注意,团队意识淡化,缺乏个体作为一个社会人对自我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辩证关系的深刻认识,给大学生大局意识与综合素养的养成带来困难。
(三)自主、个性化学习能力不强,未能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
虽然技术的发展可以为学习者提供自主、个性化学习的基础,满足个体学习需求,但高效的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学习需要技术、指导者、学习者三方的有机配合才能真正达到应有的学习效果。当学习者自主学习意识不强时,技术带来的海量学习资源势必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挑战。一方面,表现在学习者对超载和碎片化的信息与知识认真筛选、深度分析和思考不够,难以和已有知识主动建立联系,建构新的知识体系,学习呈无序化状态,不能带来更好的学习效果。另一方面,自主学习能力的欠缺,也可能造成大学生面对信息无所适从,很难找到或根本就找不到合适的途径来对自己感兴趣的信息进行“权威的”指导。在基于互联网的学习过程中,人们总是可以轻易地同许多人进行多种方式的交流,但却不一定能得到真正有意义的帮助。形式多样的信息大量呈现在大学生的视野之内,各种各样的声音和观点同时并存且没有排列的顺序,它们相互之间重复、不相干,甚至于矛盾,学习的结果很可能是所获很多,但却得不到一个“权威”的“答案”。对技术熟练掌握程度的不均衡使得不少老师对大数据功能开发和利用不足,难以对学生进行有效的个性化指导.这也就导致不少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个性化指导和学习形同虚设,未能真正发挥利用大数据因材施教的功能。
(四)动态化的学习强调知识生成,对教师的教育教学带来极大挑战
“互联网+学习”让学习不再是静态封闭和提前“预设”好的,平等、开放的信息环境强调要学习具有过程性、参与性、开放性和进化特征的知识。而所有动态化的学习需要师生能够打破以往教与学固化的模式,这势必会给思想政治教育的权威性和教师的教育教学带来挑战。在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教师具有绝对的主体掌控地位,是思想政治教育权威的代表。而互联网信息量的激增和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所导致的结果是每个人所拥有的信息和知识量只可能占到人类所有信息总量里很小的一部分,且相互之间差距相对于总体而言可以忽略不计,这使得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知识权威难以成立。在动态化的学习中,大学生乐于尝试用有限知识和经验进行自我内部信息加工,而不再是单纯追求对预设好的结论性知识的掌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和教育主导者的地位受到了不可避免的“撼动”。与此同时,互联网所提供的强大的交互功能,使信息接收者和发送者的角色可以被轻松易位,这也逐渐削弱了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在传播过程中的垄断地位。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从集权走向分权,话语“霸权”受到质疑。另一方面,在动态化的学习过程中,需要教师时时关注学生对知识的吸收、消化和理解程度,这也无疑对教师的理论素养和信息素养,以及对教育教学过程的控制能力提出了极高的要求。教师既要鼓励学生主动建构自身对知识的理解、分辨、选择,避免给学生造成自上而下强硬灌输的感觉,又要引导学生主动生成思想政治教育所引导的价值取向、认知和情感态度,以达到立德树人的最终目的。在动态化的学习过程中,如何不断促成学生生成符合教育教学目标要求的知识和价值观念,成为“互联网+学习”对教师最大的挑战。
(五)学习体验层次不高,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同不够
伴随着很多在线教育资源的使用,尽管“互联网+学习”催生的混合式学习、个性化学习、泛在化学习等学习新型态通过快速搜索和筛选获取丰富的教育资源的优势明显,刺激了学习者的兴趣和求知欲,带来了更好的学习体验,但这种学习体验却难以收获丰富的精神知识,相反,它们制约了思想政治教育情感育人作用的发挥,一定程度上造成学生的心理排斥,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同度不足。学习是真实情感交流、体验的过程,教师的引导和同学的陪伴与互动才是更高层次的学习体验与乐趣,才能收获丰硕的精神知识,达到对教育的高度认同。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情感交流活动,需要教育者以情感作支撑,激活受教育者的主体需要。只有倾注情感投入的思想政治教育,才会对受教育者产生无形的感召力量,从而实现以情动人、以情感人、以情化人,带给学生崇高的精神享受。但情感投入需要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逐步进行情绪的酝酿和铺垫,切忌生硬带动,招致学生反感。而互联网超载的信息和碎片化的学习,让学生的学习耐性大大降低,快速、浅显的学习特点,使得大学生往往难以对教育信息产生持久、深入的情感投入,情感跳跃较快,对教师的情感代人产生不耐烦的抵触,甚至部分学生出现了情感泛滥、情感麻木的状态,教师的情感投入难以打动学生的内心深处,大大削弱了教育效果。另一方面,无论教师与学生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如何在互联网上平等交流、讨论、分享、互动,都难以弥补面对面交互所能带来的意志、责任心、品德、精神等隐性文化教育的缺失,长期局限于互联网平台学习,会给学习者的社会性发展和人际交往带来不利影响。
三、“互联网+学习”对优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一)优化网络教育资源,提高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和知识的学习效率与质量
网络教育资源是专门为教学目的而设计的或者被用于为教育目的服务的、以数字化的形式在计算机网络上进行传输的各种资源,其对提高教学质量,挖掘优质教育资源,发挥学习者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网络教育资源既包括结构严密、互相依赖、按照某种学科和专业结构构成一个完整体系的资源,如慕课、精品课程、專题学习网站、专业资源库等;也包括结构松散、相对独立、以问题为中心、可以与其他知识灵活组合、具有一定通用性的资源,如一篇文章、一个帖子、一条评论、一张图片、一段小视频等散布在互联网各个角落的碎片化的信息。随着网络教育资源的急剧增长,“互联网+”时代,网络教育资源正在削弱传统文献教育资源在教育中的霸主地位。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从不同的类型着手优化资源,一方面,高校要统筹规划,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建设高质量的网络教育资源,加强对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评审、筛选、修改、完善、查漏补缺,不盲目搞大而全,重在建立少而精的系统教育教学资源。其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资源建设要进行教学内容的“微化”处理和重组,建设整体性和系统性的学习资源,通过网络教育教学平台有针对性地为大学生推荐文字、图片、视频等可读性较强的拓展资源,既能为大学生学习提供完整的知识体系,又能简化大学生对信息的处理过程,提高其对网络教育教学资源学习的兴趣和效率。另一方面,要重视以独立形态存在于互联网各个角落的结构松散的资源建设,将其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资源建设的重要阵地。要鼓励大学生根据自身需要和兴趣主动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并对其进行合理加工和扬弃。教师要充分利用微信、QQ、微博、邮箱等手段,面对社会热点问题主动出击发文阐释和引导,并及时答复、解决大学生存在的疑问,引导其对碎片化知识进行连接和激活,且进行进一步的思考和探究,让师生之间的每次对话、留言、表情符号等都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碎片化资源,帮助学生在浩瀚的互联网信息中快速找到有价值、有权威性的信息和知识,提高其学习效率和质量。总之,“互联网+”时代,高校要大力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同信息技术的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建设“时时可得、处处可及”的网络教育空间。
(二)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模式.帮助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进行整合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既是我国学校的特色和优势,又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多维空间学习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整体性这一问题,高校必须坚持思想政治理论课主阵地,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在改进中不断加强、完善教育教学模式,从整体性思维出发,立足于培养“完整的人”,将线上与线下、课内与课外、正式与非正式的多种学习空间紧密结合起来,给大学生提供整体运用知识、实践知识和构建个体知识体系的机会和空间。帮助大学生将碎片化的信息和知识有序化、系统化,引导大学生在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判断等方面得到整体性发展。一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大力抓好课堂教学方法的创新,教师要在系统理论讲授的基础上,探索开展课堂讨论或研讨式学习,给学生提供必要的机会进行独立思考,让学生能对头脑中碎片化的知识进行梳理、比较、整合、总结、归纳,通过观念碰撞、相互激励,引导大学生进行深入分析、判断和思考,学会从历史与现实的对话中总结宝贵经验,从理论与现实的不同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在师生面对面的交互中,升华情感态度,明确价值判断。二是,要积极开展实践教学,鼓励大学生运用已掌握的知识.通过实践活动深化对课堂教学重难点问题的理解和掌握,将课堂理论学习延伸到实践过程中,检验、弥补个体知识结构中的缺陷,纠正个体思维认知的偏颇.增强大学生在知识的实践和运用中批判、超越和创造的意识,使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要引导大学生重视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加强大学生团队合作意识、集体精神与大局观念的培养,引导大学生科学处理好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将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促使大学生养成关注社会、关心国家、关爱他人的思想。三是,要拓展网络教学,将其作为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要把自己的工作真正融人到学生生活之中,必须挣脱传统观念的束缚,发挥自己的创造力,熟练运用各类新兴的‘微载体”,教师可围绕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重难点,推送网络教育资源,引导大学生通过互联网的学习来补充课堂理论教学内容,将互联网知识学习与课堂教学内容进行主动的连接和整合。同时,教师也要引导学生将实践教学中塑造的价值观念迁移到互联网虚拟世界中,将现实与虚拟进行连通和融合。总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积极探索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法,通过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网络教学不同学习空间与场景的结合,促进大学生个体内认知在不同的学习场景、空间和资源中的无缝连接、虚实融合,培养大学生系统、整体、全面思维的能力,帮助其塑造完善人格。
(三)合理运用大数据功能,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
“互联网+”时代,一切皆可数据化,人和物的一切状态和行为都能被量化。大数据为科学认识学习规律提供了有效工具,“通过对教育大数据的获取、存储、管理和分析,我们可以建构学习者学习行为相关模型,分析学习者已有学习行为,并对学习者的未来学习趋势进行科学预测”。“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应积极发挥大数据的预测功能,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与时俱进、发展创新。”运用“大数据”分析研判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科学预测大学生的行为.更有针对性地指导大学生学习,帮助其更好地内化知识。一方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深入挖掘反映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数据。互联网信息纷繁复杂,每个高校有关大学生学习、生活、社交活动、求职就业等各种数据也混杂庞大。目前,各个高校的校园网、官方微博、官方微信公众号等校园网站,都是与大学生思想动态紧密关联的数据源,反映了学生的学习成绩、课堂出勤率、学习习惯、图书借阅情况、获奖情况、受资助情况、就业意向等数据;微博、微信、网络社群等社交媒体,反映舆情和大学生社交数据;人民网、新华网、新浪、网易等门户网站,以及百度、谷歌等搜索引擎,反映社会热点及大学生的关注程度。在这些數据里,高校需要重点挖掘大学生日常行为背后折射的价值观和思想状况,包括大学生行为需求、大学生可接受的教育宣传方式,以及大学生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国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社会主导思想和主流文化的直观真实感受和认同程度等。高校要根据不同问题,运用思想政治教育学、社会学、心理学等相关理论,选取不同的分析方法和合适的观测点与量化处理程序,及时做好大学生思想动态的分析、预测和引导工作,探究大学生思想发展规律和学习内在需求。另一方面,高校要应用大数据满足大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提高教育针对性。高校需要将大数据分析与大学生教育教学相结合,开展更有针对性的教育教学活动,才能更好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吸引力,满足大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如,通过大数据分析大学生学习需求,建设相应网络课程,将主流价值观等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融人微信、微小说、微视频等中,更加灵活地疏导和指引大学生健康成长。还可以通过网络教学平台数据的统计和分析,设计更加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议题.安排到课堂教学中开展充分研讨,让大数据发挥其便捷的汇总、梳理、排序、对比、分类等功能,将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融人无限的生活学习当中。
(四)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推动思想政治教育良性动态发展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事关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事关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方向和质量。面对“互联网+”时代的挑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先受教育,不断加强自身理论和政治素养,坚定“四个自信”,牢固树立“四个意识”,要努力争取做有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知识、仁爱之心的四有老师,做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更好承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角色。体现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上,一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紧紧围绕党的理论创新、时代发展特征、中国发展大势、人的思想行为变化,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实践领域出现的新课题,根据学生、学校和地域特点,将以理论逻辑为主要特征的教材体系和理论研究前沿问题转化为以实践逻辑为主要特征的教学体系,使教学内容能从天上回到人间、从空中回到地上、从文本进入学生心中,为学生主动参与课程学习解决好“最先一公里”的问题。二是,在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设计上要注重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的改进。在课程设计中要考虑“互联网+”时代学生的学习方式、生活环境、学习空间的变化,注重从课程知识的生成性、学生学习过程的生成性、师生互动的生成性等方面进行设计。在课程知识的讲授中,要鼓励学生通过搜集资料和讨论、交流、提问、评论、实践等途径,不断产生过程性信息,引导学生立足于自身知识体系,积极地将课程知识内化为自身经验,融人自己的思想观念,就教学内容与教师、同学展开对话交流,进行全维度融合,不断生成动态知识。教师在课程知识动态生成的过程中,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敏锐觉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新体验和情感态度的变化取向,及时调整方法,使师生对话和课程教学过程的演进保持在适度和恰当的状态,旗帜鲜明地肯定学生的深层次思考,也要对学习过程中产生的不正确观点给予明确的否定性评价和解释,让课程知识的生成有效、正确,符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目的和要求。三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应对信息技术发展和变革潮流,主动运用新媒体技术使教育教学活起来。除了课堂教学外.还必须关注知识在实践和网络教学中的不断生成。要及时掌握信息获取渠道,了解最新教育技术和教育发展趋势,掌握专业教育资源,发现、获取、整理有益的信息资源为我所用,引导大学生对网络信息进行有效的融合连接。教师要主动研究慕课,研究微课教育规律及制作技术,努力为大学生搭建更加健康、文明、多样、生动的网络教育教学平台,组织更加丰富的网上交流和讨论等活动,积极把握好互联网虚拟角色的扮演技巧,不断提高运用大量信息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能力,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教育的时代感和吸引力。
(五)优化师生交互机制,提高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同度
“互联网+”时代尊重人性、开放平等的特质,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适应时代发展趋势,打破自上而下的单一教育模式,建立师生平等交流的新型模式,努力营造平等、友善的教育教学氛围,带给学生更为愉悦的学习体验,提高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同感和满意度。一方面,在课堂面对面交互中,教师要努力增强课堂理论教学的说服力,提高理论对现实的解释力,提出观点、论证观点,敢于接受学生的质疑、反驳,然后再回应,如此循环往复,最终达成共识,全方位、多维度地引领学生确立与社会发展相一致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另一方面,在网络教学平台的交互中,面对网络空间中多样化的价值取向,教师既要能对引导学生做出价值选择的科学性进行合理化解释,促使学生充分认识到价值选择的重要性、方向性,感受到教师帮助学生自由全面发展的诚意。同时,也要鼓励学生从自身生活视野出发,敢于提出自己的主张,采取正确的方式进行积极的价值选择,并能对价值选择的理由做出陈述论证,双方进行沟通、讨论,由此确立科学的政治思想观念,让学生从内心深处感受到网络世界中另一个节点的教师对其真挚的情感引领。因此,“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善于利用互联网构建师生之间主导主动作用的良性互动,克服师生之间相互掣肘的现象。对高校教师来说,需要适应角色作用的转变,学会扮演学生指导者的角色,充分尊重学生自我教育的权利,利用社会环境、关系网络、群体氛围、同伴互动等学习活动要素辅助大学生自主学习,帮助大学生构建良好的自主学习和自我教育环境。同时,教师还要积极参与网络文化生活,真切感受网络生活,体验大学生网络生活空间的生活、学习方式,捕捉大学生网络心理和网络需求,充分利用新媒体手段,运用富有生活气息的话语,与学生平等交流,有效了解大学生网络思想动态,修正大学生认知的不足与缺陷,疏导不良情绪,爱护大学生情感,形成有利于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认知环境,提高其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同度。
面对“互联网+学习”的冲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要立足于增强学生学习效果和教育有效性,主动理解互联网世界知识的新情境,从教育教学体系内部做出调整和创新,主动适应大学生学习的变革,构建思想政治教育新的动态网络和生态,提高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体验和收获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