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命不迁,深固难徙

2019-07-16 10:31李子蕙
青年时代 2019年18期
关键词:离骚楚辞屈原

李子蕙

摘 要:本文试探究屈原不像先秦诸多游士一样到别的诸侯国推行自己的美政理想,而是始终留在楚国,最后投水而亡的原因。客观上,楚国有着艰苦创业的发展史和忠君爱国传统;主观上,这是屈原的的宗族血脉、高尚人格和对文化的坚守所决定的。

关键词:屈原;楚辞;离骚

一、客观原因

(一)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楚国发展史

《史记·楚世家》记载,周成王之时,封熊绎于楚蛮。《左传·昭公十二年》这样写道:“昔我先王熊绎,辟在荆山,筚路蓝缕,以处草莽。跋涉山林,以事天子。”古楚先民的艰苦创业史,是对楚国人民的警醒与鞭策,也是他们的不竭力量之源。《左传·宣公十二年》记载:“楚自克庸以来,其君无日不讨国人训之于民生之不易,祸至于无日,戒惧不可以怠;在军,无日不讨军实而申靖之于胜之不可保,纣之百克而卒无后,训之以若敖、蚡冒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箴之曰:‘民生在勤,勤则不匮。”楚国的发展史,也是一代代君子臣民的艰难奋斗史。这种追忆与强调先辈的筚路蓝缕的做法,让楚国人民自然而然孕育出一种深切的民族意识,让他们上下一致、同仇敌忾。“这种意识在一代又一代楚人身上得到加强,到春秋战国之时,凝聚成为对于楚之宗土、家园的强烈爱恋

之情。”①

(二)前赴后继、以死报国的忠君爱国传统

对宗族、国家的热爱,培养出了许多以国家为重,以安民为本的忠臣良将。在漫长的楚国发展史中,更有许多以死殉国的楚国贤臣。

《左传·桓公十三年》,楚武王时,莫敖屈瑕伐罗兵败,缢于荒谷;《吕氏春秋·高义》,楚康王时,楚与吾战,令尹子囊因吴军势强而退兵,自觉守法伏剑而死;《左传·昭公二十三年》,楚平王时,吴人潜入边境,取被贬的太子建之母而去,司马薳越自承失职,自缢而死。

不仅楚将如此,楚国平民的爱国义举也令人钦佩。《淮南子·泰族训》记载:“昭王奔随,百姓父兄携幼扶老而随之,乃相率而为致勇之寇,皆方命奋臂而为之斗。当此之时,无将卒以行列之,各致其死,却吴兵,复楚地。”从楚人这场战斗中,我们能深切感受到楚国百姓对国家、对都城的忠诚与“国殇”精神。

无疑,屈原完美地继承了楚人直面困难、忠君爱国的传统,因此他“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②,根本不害怕自己遭受祸患,只害怕国家倾覆灭亡。

二、主观原因

(一)颛顼之后、楚王同宗的宗族血脉情

《史记·楚世家》开篇即提到:“楚之先祖出自帝颛顼高阳”,而屈原在《离骚》开篇即自叙“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屈原与楚王同宗,均为颛顼之后。先秦典籍中,颛顼是“北方天帝”,中华民族的人文共祖之一。作为颛顼的后裔、楚王的同宗,又长期浸润在楚“信巫觋,重淫祠”③的文化之中,屈原内心对自己的宗族血脉有着深深的自豪感,并将其升华为对宗族的强烈爱恋之情。

(二)对美德的纯粹追求

战国诸侯割据,争为霸主,因而形成重士养士之风,士多以其所学“游说诸侯以取富贵”。但屈原对美政与美德的追求,是全然纯粹、不掺杂任何对功名利禄的念想的。《离骚》中,他一再提及自己对于美好品格的追求,如“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忽驰骛以追逐兮,非余心之所急。”这种追求,是不顾外界环境、无关身外物的,这是屈原身上独特而伟大的人格魅力。因为他不求功名,所以外仕他邦于他而言并不能为他带来益处,也就失去了价值。

(三)对楚王與美政的寄望

《史记·楚世家》记载屈原“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屈原也在《惜往日》中追忆“惜往日之曾信兮,受命诏以诏时。奉先功以照下兮,明法度之嫌疑。”曾经深受楚怀王信任并一度成功推行自己的美政理想、取得显著效果的屈原,在“信而见疑,忠而被谤”之后,无法抛弃自己的美政理想,仍然寄希望于楚怀王,并认为自己的美政理想仍能继续在楚国得以实现。因此他一再呼唤楚王的觉醒:“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

(四)对楚国百姓的深切关怀与悲悯

屈原出身贵族,但他的作品中时刻渗透着对楚国百姓的深切关怀与悲悯之心。《哀郢》中,屈原看到百姓流离失所、国破家亡,慨叹“皇天之不纯命兮,何百姓之震愆?民离散而相失兮,方仲春而东迁。”《抽丝》中,屈原写道“愿摇起而横奔兮,览民尤以自镇”,此时的他已动了离开楚国另谋出路的心,却因看到人民如此受苦受难,不愿离去。正是这种悲天悯人的情怀、对楚国百姓挥之不去的牵挂,让屈原不忍心离开楚国。其爱民之心,可歌可泣。

(五)对自己所创立的独特楚辞文化的坚守

楚辞对整个中国文化系统有不同寻常的意义,特别是文学方面,它开创了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诗篇。司马迁评其“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④;刘勰赞其“奇文郁起,惊采绝艳”;刘师培说其“忧思深远,上承风雅之遗,下启词章之体,亦中国文章之祖也。”

因为对楚文化的热爱,屈原以楚辞“书楚语,作楚声,名楚地,纪楚物”;又因为楚辞,屈原创造了楚文化中独特光辉的一部分。若暂且抛开屈原政治家的身份,单纯把他看作一个文人,在当时楚国与中原各国疏离、诗文化盛行的背景下,如果屈原离开了楚国,他所创立的楚辞文化也面临着分崩离析的可能。凭着这份对楚文化的热爱与对楚辞文化的坚守,屈原宁死也不愿意离开楚国。

三、结语

“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屈原的一生,跌宕起伏、颠沛流离,即使“信而见疑,忠而被谤”,一再遭贬,也未曾离开楚国投奔列侯,牵系着他的,不只是楚国的风土人情、优良传统,更是他作为一名楚人的爱国精神、博大胸襟,以及作为一名诗人,对文化传承的使命与责任。

注释:

①《楚文化和屈原》。

②《离骚》。

③《汉书·地理志》。

④《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参考文献:

[1]韩兆琦.史记[M].长沙:岳麓书社,2011.

[2]李山.楚辞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5.

[3]李中华.词章之祖——《楚辞》与中国文化[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8.

[4]郭维森.屈原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

[5]潘啸龙.屈原与楚文化[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1.

[6]马世之.中原楚文化研究[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

[7]张强.屈原爱国主义情感与楚人的忠君爱国传统[J].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01).

[8]王凯.楚国的文化传统与诗人屈原的诞生[D].西北师范大学,2009.

[9]韩隆福.论楚国的屈氏家族和屈原的故乡[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4).

[10]王志.屈原与巫文化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06.

[11]武振伟.从楚与中原各国关系看屈原的爱国问题[J]. 管子学刊,2005,(03).

[12]董运庭.楚辞与楚国社会文化[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05).

[13]杜道明.试论屈原悲剧的必然性[J]. 中国文化研究,2002(03).

[14]何清谷.屈原与楚国政治[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03).

[15]颜新宇.屈原生活年代的楚国[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9(03).

猜你喜欢
离骚楚辞屈原
《楚辞·九章·惜往日》校读一则
端午思屈原
屈原和楚辞
秋夜读《楚辞》
《离骚》中的象喻手法及创作范式
魏晋南北朝时期楚辞的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