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美学视角下《浮生六记》译本的解读

2019-07-16 02:57连晓慧
校园英语·下旬 2019年5期
关键词:浮生六记林语堂

【摘要】中国经典文学作品外译是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弘扬民族经典和文化传播具有重要的作用。《浮生六记》是清代沈复的作品,林语堂先生首次将其翻译成英文版本进行海外宣传和传播。通过对翻译美学思想的论述,最后在翻译美学思想指导下林语堂《浮生六记》译本的美学进行分析。

【关键词】《浮生六记》;翻译美学;林语堂

【作者简介】连晓慧(1972-),女,汉族,河南安阳人,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英语教学法和翻译。

一、沈复与《浮生六记》

《浮生六记》的作者是清代著名文人沈复(字三白,号梅逸),著于嘉庆十三年(1808年)的自传体散文。作者沈复生于衣冠之家,却无仕无第,后因家庭变故而家道中落,在创作《浮生六记》时以自己和妻子至死不渝、悲欢离合的爱情为主要内容,阐述自己跌宕起伏、饱经磨难的艰苦人生。

二、翻译美学思想

结合翻译的基本原则和现代语言学的基本原理对一部优秀文学作品或者文本通过美学基本知识进行润色的翻译过程,我们称为翻译美学。翻译美学是深入学习和研究翻译问题和美学问题相融合的一门学科,通过对翻译美学的深入研究和探索,能够更充分的了解和运用翻译学和美学想融合的翻译方式。

翻译的三项基本原则是准确、规范和贴切。准确,即要注重内涵思想再现,是对原著及原著作者的尊重、负责。规范,通俗的来讲即通顺,是对读者的负责。译者必須深入准确地掌握原语和目标语两种语言文字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翻译所用的词汇、语法、短语、句子都必须符合目标语种的规范和习惯,语句通顺。贴切,即润色,是对艺术的负责。原语大多句子较长,又运用了比喻、形容等手法,目标语中一般较难找到相对应的词汇,此时要贯通上下文的意思。

三、翻译美学视角下《浮生六记》译本的解读

1.译本的语言文字美。文学翻译是一门艺术,其翻译不像其他文本那样只要语义对等即可,文学作品是特殊的文体形式,还包含除文本以外的美感因素,因此可以说文学作品是集各种美学元素为一体的语言艺术作品。沈复的《浮生六记》文本语言质朴,遣词造句到篇章布局都流漏出淡雅的味道。因此,林语堂先生在进行《浮生六记》翻译的过程中对选词和句子都进行了灵活的变通,最大限度地再现了原文语言特点。

原文:点缀盆中花石,小景可以入画,大景可以入神。

译文:When we arrange flowers and stones with miniature sceneries in a pot, design so that a painting will be suggested by a small one, and infinite a big one.

通过译文语言分析可以得知,译文用词都是精心选择的,译文字字传神,不仅传递出需要描绘的一项,同时也传递出其中所蕴含的思想情感,译文实现了打动读者的目的。从上面的译文我们可以看出,译文用词简洁同时具有美学韵味,在语言形式上,注重词语的重复使用。原文中的“入”字,形象传神,很好地营造了盆栽的漂亮状态,营造了一种动态的美感。林语堂先生在对原文进行把握和理解以后,选用“suggest”一词进行再现,同样含有联想的味道和动态特征,译文语言传神且具有韵味。

2.译文的韵律之美。沈复在创作《浮生六记》的过程中,大量饮用文学经典作品,尤其是中国古典诗词,如“兽云吞落,弓月弹流星”等,是典型的古诗词和文言文的结合体。在汉语言中,注重语言的平仄押韵,强调语调的抑扬顿挫。林语堂先生在对《浮生六记》中古典诗词进行翻译的时候,特别注意中国古典诗词的文学特征,最大限度地还原了古典诗歌的意境美和音韵美,传递出了原文的思想情感。

原文:相思欲回首,单上曲江楼。

译文:Three shall go, up the towering Tower of Wingding River, when of something I wish to refresh my memory that does wither.

从诗歌的韵律上来讲,原文诗歌属于典型的五言律诗,平仄交错,诗歌韵脚相对柔和,林语堂先生在进行诗词翻译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到中西诗歌的语言韵脚差异,因此在翻译的时候加上了第一句的“river”和第二句的“wither”,这样两句诗词就压尾韵“?”,译文语言读起来自然流畅。林语堂先生在翻译的时候,没有拘泥于中国诗词的格律要求,采用意译的方式最大限度地再现原文诗词中的思想情感,虽然译文的音律没有原文的整齐公正,但是还是生动传神地再现了原诗的意境美和音韵美。

四、结语

中国文学作品的对外翻译传播是中华文化的对外输出,要充分发挥民族文化的优势特征和影响力,构建中国特色的文学作品翻译体系。《浮生六记》是中国古代文人优秀的代表作品之一,呈现出“清新淡雅和凄艳秀灵”的文学特征,讲述了作者和妻子美好的爱情故事。林语堂先生的译文再现了两人的爱情故事,最大限度地在线原文中的美学特征,从选词、造句和篇章布局上都具有一定的美学色彩,很大程度上实现了和原文的契合。

参考文献:

[1](清)沈复,林语堂.浮生六记[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9.

[2]刘宓庆.翻译美学理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

猜你喜欢
浮生六记林语堂
林语堂的“半场演讲”
林语堂的演讲时间
林语堂更衣见老友
浮生六记
林语堂妙论“好丈夫”
从刘宓庆的风格标记体系比较分析两个英译本《浮生六记》
Lin Yutang’s Aesthetic Orientation and his Translation Thematization
《红线》与《浮生六记》的互文性解读
《浮生六记》中陈芸的现实处境
《浮生六记》的人物形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