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康复干预对脑血管意外后下肢DVT预防效果

2019-07-16 07:56樊志香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9年19期
关键词:脑血管黏度肢体

樊志香

脑血管意外作为临床上相当常见的一类神经系统急症,患者在发病后通常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肢体功能障碍,致使其长期卧床,这种情况下很容易引发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1-3]。一旦形成深静脉血栓,将会堵塞静脉,导致血液回流出现障碍,继而诱发下肢肿胀、疼痛及功能缺陷,症状严重者可能发生肺栓塞,对患者生命安全构成很大威胁[4-5]。现阶段,DVT主要以提前预防为主,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有利于降低DVT发生率,使患者康复质量提升[6]。文章以医院收治的92例老年脑血管意外患者作为对象,评价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DVT的预防效果,详述内容为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随机择取2015年8月—2018年3月在医院接受住院治疗的92例老年脑血管意外患者,所有患者符合脑血管意外相关疾病的诊断标准,当中57例为缺血性脑梗死患者、35例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开始研究前,全部患者接受彩色多普勒超声排查,剔除双下肢已出现深静脉血栓者,且接受凝血功能检查,剔除存在引发血栓因素的高危患者。依据康复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列入早期组(50例)、常规组(42例),早期组:29例男性,21例女性,年龄60~89岁,平均年龄(72.30±6.28)岁;常规组:23例男性,19例女性,年龄61~87岁,平均年龄(71.90±6.09)岁;两组病例的基线资料经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研究方案通过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认可,患者及家属均签订了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全部患者入院后都接受常规治疗,如营养神经支持、改善微循环、降血压、降血脂等治疗;与此同时,两组均实施相同的康复护理措施,常规组在患者病情稳定后1周内施行康复护理干预,早期组在患者病情稳定后24小时内开始施行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详细措施见下。

1.2.1 静脉保护措施 日常护理中,注意病情监测,询问患者有无下肢疼痛、肿胀等现象出现;予以体位干预,尽量保持功能体位,将患肢适当抬高(约20°~30°),改善静脉回流;若无特殊需求最好选择上肢的静脉作为穿刺点,为了防止多次、反复穿刺,可选择套管针输液,尽量少用或不用对血管形成强烈刺激的相关药物;如果必须选择下肢静脉进行穿刺输液,须严控次数与时间,输液期间加强观察穿刺周围皮肤的具体变化,若有异常变化需马上停止输液,为避免出现DVT,绝对禁止选择瘫痪下肢进行穿刺输液;定期检查患者的生化指标,注意维持机体电解质、水等平衡。

1.2.2 健康知识宣教 待患者意识清楚后,向其详细讲解脑血管病及DVT的形成原因,自身病情的进展过程、治疗作用、预后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后果,让患者及家属正确对待脑血管疾病,并增强对临床治疗的信心,使其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特别要注意加强下肢静脉曲张、肥胖、高血脂、高血压、长期吸烟、合并糖尿病等患者的健康宣教工作,深入讲解DVT形成的常见诱因,引起患者和家属的足够重视,若有不适症状出现,立即告知医护人员予以处理。

1.2.3 早期康复锻炼 (1)肢体功能训练:发病后早期,按照患者身体的耐受状况,以不致疼痛、疲劳为基础原则,引导患者开展各个关节的被动式运动,包括关节外展、屈曲、内旋及内伸等,坚持循序渐进,待患者适应训练后逐渐增大日活动量,指导患者学习肌肉收缩法,逐步加快肢体血流速度,以免形成血栓。另外,护士指导患者学习自主活动的方法,包括抬腿、抬头、在床上翻身、握拳、足的背伸活动等,以增强关节协调性。(2)生活自理能力训练:激励患者进行生活自理能力的相关训练,比如自主进食、如厕、更换衣物等;并讲述使用患肢的积极意义,在康复治疗的同时,应用神经促进技术,引导患者多使用自己的患肢。(3)下床行走训练:坚持从简到难,先练习下床和站立,之后训练单腿扶拐行走,慢慢过渡至独立行走、平路行走、走楼梯,切忌不可操之过急,以患者身体可耐受作为前提,促使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恢复。

1.2.4 康复治疗干预 针对老年脑血管意外患者的病情状况,采取合适的康复治疗干预疗法:(1)电动直立床干预疗法:使用LGT-9101电动升降起立床辅助患者由卧位转换为直立位并进行站立训练,刺激其本体感觉,逐步增强下肢肌力和下肢控制能力,避免长期卧床而出现体位性低血压、骨质疏松等相关症状。(2)空气压力治疗仪干预疗法:使用LGT-2200 空气波压力循环治疗仪进行治疗,空气波压力仪通过对多腔气囊进行反复、有顺序的充放气,使患者肢体、组织受到循环性压力,从肢体远端至近端予以有序、均匀的挤压,进而增强血液与淋巴的流动,改善微循环,有效加快肢体组织液的回流速度,帮助预防下肢DVT和肢体水肿。(3)下肢贴扎疗法:使用爪型贴布,针对出现下肢静脉血栓的患者进行下肢慢性肿胀淋巴回流贴扎治疗[7];中央型DVT患者,将锚点放于大腿的根部,予以自然牵拉力,朝下沿着大腿前两侧往下呈网状进行贴扎;周围型DVT患者,将锚点放于膝关节的两侧,往下沿着胫骨两侧及腓肠肌交叉处向下进行贴扎,予以10%~20%的牵拉力。以上贴扎治疗,1次/日,贴扎24小时后替换贴布,持续治疗6次后暂停1日,总共治疗4周。

1.3 评价指标

评比两组护理干预后第8天、第15天下肢DVT的发生率;并测定干预前、后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浆黏度、全血高切及低切黏度)的变化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22.0软件对各项数据予以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干预前、后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情况对照(mPa/s,±s)

表1 两组干预前、后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情况对照(mPa/s,±s)

images/BZ_165_213_2968_2303_3100.png早期组 50 1.92±0.41 1.59±0.25 12.13±2.28 8.97±1.25 5.91±0.80 4.37±0.41常规组 42 1.91±0.42 1.89±0.30 12.15±2.15 10.58±1.54 5.92±0.79 5.42±0.66 t值 - 0.115 5.232 0.043 5.535 0.060 9.316 P值 - 0.714 0.018 0.852 0.016 0.804 0.001

2 结果

2.1 下肢DVT发生率情况

早期组护理干预后第8天、第15天患者下肢DVT发生率分别为2.00%(1/50)、6.00%(3/50);常规组护理干预后第8天、第15天患者下肢DVT发生率分别为14.29%(6/42)、21.43%(9/42);早期组护理干预后第8天、第15天患者下肢DVT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01、4.791,P=0.027、0.029)。

2.2 干预前、后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情况

干预后,早期组患者血浆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均显著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指标见于表1。

3 讨论

下肢DVT的起病具有隐匿性,引发DVT的因素比较多,主要因为血液处在高凝状态,致使静脉血流变慢,并使静脉壁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害,各个因素的持续变化均与血栓形成有紧密关联,特别是多因素同时变化更容易诱发下肢DVT,DVT多形成于脑卒中发病后的第5~7天,少部分形成于发病后第10~15天或者更久[8]。预防下肢DVT的主要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机械性治疗、运动干预三种,康复护理是一种较有效的运动干预法[9-10]。常规的康复护理在患者病情稳定以后1周内进行,随着康复护理研究的持续深入,人们发现早期康复护理(在患者病情稳定后24小时内开始实施一系列护理干预)对患者肢体功能恢复、预防下肢DVT、提升整体疗效、减少并发症等都有关键意义。此研究中,早期组对脑血管意外患者施行早期主、被动康复锻炼,而常规组对脑血管意外患者常规康复护理干预;结果指出:早期组护理干预后第8天、第15天患者下肢DVT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干预后,早期组患者的血浆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均显著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一结果与赵玲花[11]相关研究的结果基本一致;由此提示,将早期康复护理措施应用于脑血管意外患者下肢DVT预防护理中的效果更为理想,应尽早实施康复护理干预措施[12]。

综上,通过开展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能够降低脑血管意外老年患者下肢DVT发生率,并对临床治疗和预后带来积极影响。

猜你喜欢
脑血管黏度肢体
有机蜡对沥青黏度影响的研究
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
脑血管造影中实施改良规范化住院医师培训的临床意义
高黏度改性沥青黏韧性的影响因素
肢体语言
《圆珠笔用低黏度油墨》等行业标准批准发布
肢体写作漫谈
肢体语言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
扩链增黏回收PET的特性黏度和结晶行为研究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观察与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