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属高校档案室升级建馆探究

2019-07-15 07:02王伟
卷宗 2019年16期
关键词:沈阳大学档案室档案馆

高校档案是“高等学校从事招生、教学、科研、管理等活动直接形成的对学生、学校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载体的历史记录。”[1]市属高校在探索档案事业发展进程中,在档案室的基础上,科学规划建设高校档案馆,是深入推进高校综合改革的必要举措。

1 市属高校档案工作现状

1.1 档案工作底子薄

市属高校多是在高等教育快速发展时期建立,或经由合并升格而成的。沈阳大学历经与沈阳冶金高专、沈阳财经学院、教育学院、农业分校、二轻职大等多所学校合并,其发展依托于辽沈经济社会的发展,培养出来的人才及科研创新主要服务于辽沈老工业基地。在综合实力、社会影响、办学历史、办学经费、师资力量、科研成果、实验设备以及人才培养等方面,地方高校与部委直属高校有很大差距,这种现状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市属高校档案的各项基础建设工作。[2]

沈阳大学档案室成立于1988年,档案管理工作长期停留在对原始资料的简单收集和整理上,存在历史欠账多、归档门类不全面,保管条件及库房面积不达标等问题。

1.2 档案机构体制改革滞后

《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档案工作的意见》中指出:“坚持并不断完善党委和政府领导、档案部门归口负责、各方面共同参与的档案工作体制,确保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形成合力,促进档案事业协调发展。”这一要求明确了档案工作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地方高校档案管理机构的改革进展较为缓慢,多数挂靠学校某一管理部门。如沈阳大学综合档案室成立之初隶属于学校办公室。这种行政管理体制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档案管理工作的创新发展。

1.3 制度贯彻落实不扎实

许多地方高校档案室虽然制定了档案综合管理办法,但缺乏基层院系部门的二级档案工作制度,缺乏成体系的执行标准和有效监管。

地方高校在办学初期,对校园文化建设、校史记载宣传、学校文化传承等软件方面的投入不足。档案产生于每个职能部门,工作中无处不在,但在实际工作中,档案材料的收集整理存档不及时、不全面,档案意识薄弱,往往在工作中需要用到重要的档案资料时,才感慨档案工作的重要性。档案是不可再生的资源,曾经的缺失,是无可挽回的空白。加强存档意识事关重大,不可轻视。

1.4 档案工作信息化不足

各行业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档案的形态和载体也随之产生变化。推进市属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促进档案管理进层次、提水平,是突破制约未来档案发展的关键举措。高校信息资源缺乏有效整合,校园网、教务网、人事管理网等各内部管理平台,缺乏建立基于全校数据共享平台的管理系统。档案管理系统与各个系统互不兼容,无法同时获取不同部门的数据信息,信息孤岛制约了学校管理的效率和档案的有效利用。

2 沈阳大学档案馆的总体目标

沈阳大学于2016年5月全面升级档案室成立档案馆,设立为独立教辅机构。力争用三年的努力,大力推进学校档案管理法制化、服务利用社会化、档案资源结构多元化和档案工作信息化进程,把档案馆建设成馆舍先进、功能完善、馆藏丰富、管理规范、利用方便的档案信息服务中心和学校宣传教育中心。

2.1 管理法制化

档案馆要按照业务建设有标准、管理工作有规范的思路,建立健全涵盖收集、整理、归档、统一管理、提供利用、安全保密等方面的管理制度,重视重点工作、重大活动、重大建设项目、重大科研项目所形成文件的归档工作,建立健全档案工作体系,进一步明确档案工作领导机构的职能和专、兼职档案员的职责,以完善的制度保障档案馆各项工作在设定的轨道上运转,工作的各个环节有章可依。

新成立的档案馆要继续细化确定各类档案的收集范围和保管期限,通过档案工作抓手,综合促进校内各单位规范管理。

2.2 服务利用社会化

档案馆要注重发掘档案资源的现实和历史价值,通过主题展览,编撰校史、研究报告,建设校史馆等途径,宣传校史校情,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增强宣传的整体性和实效性,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将馆内传统载体的档案资源变成可供电子查询的数字资源,为学校师生,为地区及行业发展提供数据及智力支持,促进档案馆实现档案安全保管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已公开现行文件集中向社会提供利用的中心和档案信息服务中心的“四位一体”功能的有效发挥。

2.3 资源结构多元化

高校档案包括党群行政、教学、产品与科技开发、基建、仪器设备、出版、外事、财务、人事、学生、声像及实物档案等。档案馆建成后,将开拓创新,广辟途径,大力丰富馆藏资源,打造结构多元化档案馆,努力改变过去馆藏结构"常规性"档案多,"个性化"档案少;纸质档案多,音像档案少;档案资料多,实物档案少;文书档案多,珍贵资料少;"历史"档案多,现行文件少的现象。对馆内的档案史料资源进行汇编,深度挖掘研究其中对学校及社会有益的、有价值的信息,为研究校史、党史、科技发展史及校园文化建设贡献史料基础,进而可以组织开展各类专题展览、人物展览等,为学校和社会提供信息支持和服务[3]。

2.4 档案信息化

沈阳大学全面推进“智慧校园”建设。引进高效能档案管理系统,对接校园办公自动化系统使用。推进数字化,提升档案保管利用效率和安全性。针对在管理和使用过程中,产生的电子文件,做到归档前的电子文件与归档后的电子档案的连续管理,保持电子文件的原始性与完整性。重要檔案资料还要做到异地异质备份保管。

3 档案管理工作新举措

3.1 建构“大档案”格局

从沈阳大学顶层设计来说,将校史馆与档案室功能合并升级建馆,是倡导“建设大资源、构筑大平台、开展大合作、提供大服务、营造大影响”的“大档案”工作理念的践行。将立卷归档工作沿深到基层单位,共享校园自动化办公平台,真正形成各部门各单位共同参与档案工作的大格局,科学整合档案资源,建立以档案馆为主体,各部门各单位协调配合,统一收缴,统一管理,统一使用的档案资源管理架构。

3.2 馆舍建设的前景规划

沈阳大学档案馆现占地面积397平方米,馆舍布局分散,库房和办公用房不足,缺少一些有特殊要求的功能用房,如信息开发室、数字化处理室、音视频档案编辑室等,很多业务工作无法开展。依據《档案馆建设标准》结合我校实际,学校规划拟建新馆,实现档案馆独立建设。根据功能要求和工作流程合理布局,达到基本功能完备、流程便捷的使用要求。独立扩建的档案新馆,增容整合各馆室、库房和校史展厅,完善的设施,科学的布局,必将提升沈阳大学档案管理的整体水平,为发挥档案参政资政,加强学校整体建设助力。

3.3 健全规章制度,细化工作标准

档案馆要按照业务建设有标准、管理工作有规范的思路,合理规划,建立健全涵盖收集、整理、归档、统一管理、提供利用、安全保密等方面的管理制度,尤其重视重点工作、重大活动、重大建设项目、重大科研项目所形成文件的归档工作,建立健全档案工作体系,进一步明确档案员岗位职责,以制度保障工作运转,明确档案工作各环节的要求和标准,保障工作的各个环节有章可依。

3.4 专、兼职共筑档案人才队伍建设

档案馆要通过培养、引进和人才流动等方式,不断提升档案工作人员专业水平。把档案员培训和继续教育列入学校进修统一规划当中,为档案员提升专业化水平、完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等创造条件,稳定工作队伍。创造培训学习、经验交流机会,学习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操作技能。把本职工作融入学校其他工作中,档案工作任务设立绩效考核,确保工作落到实处。

高校档案机构从室到馆的升格顺应了学校办学水平发展的需要,是档案管理理念、管理水平的全面提升。相关的保管条件和管理设施得到满足和实现,是学校档案工作发展的一个飞跃,有利于高校档案工作的进一步发展。[4]沈阳大学档案室升级建馆是学校提升整体管理水平的大力举措,各方面齐心聚力,必将为学校事业发展再创

新绩。

参考文献

[1]邸家琴.试论高校档案馆的性质、功能与发展定位[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0.5:45-46.

[2]白莽,陈娟.地方高校档案馆的建设与管理——以北京建筑大学为例[J].高等建筑教育.2016(6)174-177.

[3]陈忠海.档案馆职能和功能建设研究述评[J].档案管理.2010.1:59-62.

[4]夏慧.高校档案机构从室升馆后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J].兰台世界.2018.4:65-67.

作者简介

王伟(1971-),女,沈阳大学档案馆副馆长,研究方向:教育管理、档案管理、学生管理、人事管理。

猜你喜欢
沈阳大学档案室档案馆
沈阳大学美术学院作品选登
勘测设计单位数字档案室建设探讨
沈阳大学美术学院作品选登
沈阳大学美术学院作品选登
沈阳大学美术学院作品选登
数字档案馆建设思考
高校档案室建设与管理的现状及对策分析
全省部分档案馆新馆掠影
太仓市数字档案馆成为“全国示范数字档案馆”
when与while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