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情在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探析

2019-07-15 03:32牛祥荣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9年15期
关键词:路径研究共情思想政治教育

牛祥荣

【摘 要】新的历史条件下,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共情作为沟通的有效手段,对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共情的基本理论入手,深入挖掘共情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点,由此提出共情与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策略,為新时期更有效地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找到新的路径与方法。

【关键词】共情;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5-0002-02

一、共情的基本内涵

共情作为心理学学科的一个重要概念,自Vischer首次提出以来,其研究一直在不断深化与发展。人本主义心理学创始人罗杰斯认为,共情就是“关怀一个人,能够了解他及他的世界,就好像我就是他,我必须能够好像用他的眼看他的世界及他自己一样,而不能把他看成物品一样从外面去审核、观察,必须能与他同在他的世界里,并进入他的世界,从内部去体认他的生活方式及他的目标与方向”。[1]简言之,共情就是教育者站在大学生对方的立场去看待问题,换位思考,感同身受体验对方的情感的能力。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认识到,共情绝不仅仅是心理咨询工作的一种方法,更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手段。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共情能力的理解掌握程度直接影响到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果。可以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是否拥有较强的共情能力是能否有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的重要传家宝。

二、共情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1.增进了教育者与大学生之间的感情。

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经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有的大学生沉默寡言,对自己的现状和想法避而不谈,令教育工作者无从下手。面对这种避而不谈的大学生,如果采取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说教法,那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就显得极其困难。而共情能力的融入刚好可以弥补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说教法的不足,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新手段。共情能力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融入实现了教育者与大学生的心理角色换位,教育者设身处地地站在大学生的立场认识问题。这就有利于大学生对教育者的认可与信任,缩短了教育者与大学生之间的心灵距离,打通了二者之间心灵上的“最后一公里”。情感是人与人心灵连接的纽带,是交往的核心所在。[2]教育者通过角色转换,站在大学生的立场去认识问题,深入了解大学生的内心世界。这就增进了二者间的感情,与大学生产生心灵共鸣。

2.增强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与科学性。

我国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采取单一的灌输式教育,没有换位思考。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过程中,总是将大学生不感兴趣、不愿意接受的理论直接灌输给他们。结果只能背道而驰,降低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共情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就是在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教育者换位到大学生的角度,切身感受大学生的内心世界。通过更好的了解大学生的思想动态与情感,从而疏导大学生的情绪,缓解大学生的压力,让他们自愿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共情作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手段,其中所蕴含的真诚、换位思考、理解、情感渲染等增加了大学生对教育者的可信度,大大提升了大学生的可接受性,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增强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与科学性。

3.实现了大学生内心的渲染和道德的内化。

古语有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是实现大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教育者在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过程中融入共情,通过表达爱、用心倾听、换位思考、适当的表达、恰当的肢体语言等方式,以自身的表率感染着大学生。“上梁不正下梁歪”,有什么样的老师就会有什么样的学生,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教育者对大学生的影响的方式是潜移默化的,影响的范围是多方面、全方位的。教育者的言谈举止,行事风格,神态语言,思想动机都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到大学生。道德内化就是让大学生把自己对外界的认知通过自身情感的体验内化为自己的思想认识,实现价值引领和道德感染,实现知、情、意、行的转化过程。

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共情的运用

1.认真倾听是增强共情效果的前提。

倾听不仅是对大学生的尊重,而是为了更好的了解大学生以便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教育者不是特别注重倾听大学生的诉说,有的教育工作者甚至对大学生的诉说表现出反感情绪。但我们知道,教育者耐心、认真地倾听学生的表达是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认真倾听大学生的表达有利于及时了解大学生的内心世界,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找到突破点。[3]需要注意的是,倾听并不是单纯地将大学生的话传入自己的耳朵,而要是有选择性地聆听,根据大学生的词语选择、语调陈述等主要因素进行记忆与理解,关键时候教育者还要与大学生保持眼神和表情的交流,主动对大学生做出相应的回应。

2.换位思考是增强共情效果的基础。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效性的提升,要求教育者必须进行角色转换,站在大学生的角度去思考、认识、理解大学生出现的问题,要求教育者用同等水平的认知水平去体验大学生的内心世界,理解、包容大学生出现的状况。教育者只有和大学生处于同一起跑线上,切实体验他们的情感世界,置身于他们的内心环境,才能让他们感受到温度,感受到自己被爱与接受。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了解孩子的内心活动,单凭某些专门的手段是学不到这种本领的,只有依靠教育者高度的情感和道德修养才能做到这一点。”[4]教育者只有真正地去体验他们的内心世界,去感同身受,才能较好地运用共情,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3.准确表达是增强共情效果的关键。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程中,教育者要回应大学生所提出的问题,必要时要重复大学生诉说的关键字词,促使大学生就所强调的部分进一步展开话题。这就有利于让大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教育者对自己的关心与尊重,进而打破了二者心灵之间的障碍。教育者在对大学生的回应中,表达包括语言表达与非语言表達两种方式。首先,教育者可以借用大学生说过某些关键字词以语言的形式直接回应大学生,也可以采取点头示意、面部表情、身体姿势等非言语表达回应。但是,无论是语言表达还是非语言表达都力求准确。准确的表达一方面容易让大学生体会到教育者在认真倾听自己的诉说,并且愿意理解自己、接纳自己。另一方面也充分体现了教育者的人文关怀,增强二者之间的互动。教育者只有把人文关怀渗透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各个环节,真正关心、关爱大学生,才能让大学生真切的感受到温暖。

4.满足合理需要是增强共情效果的动力。

人本主义心理学代表马斯洛提出了需求层次理论,他将人的需要按照由低到高的顺序依次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情感和归属需求、尊重需求及自我实现需求五类。[5]新时期大学生合理的个体需求得不到满足是其产生问题的关键所在。合理的需求得不到满足使得他们在“获得关爱和尊重需求”与“自我实现需求”两方面缺乏安全感。人之所以有思想变化是因为有个体需求,当大学生的个体需求得不到满足时,他们的心理就会发生变化,思想就会出现问题。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及时了解和掌握大学生的思想动态,从大学生内心世界出发,了解大学生真正需要什么,并满足其合理的需要,为共情能力的培养提供动力。

参考文献

[1]李莉.微博与共情——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人文关怀及心理疏导功能的新视野[J].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04):78-82.

[2]张路,唐昌维.浅析“共情”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J].商界论坛,2014,(26):267-268.

[3]唐兴,张松林.论高校辅导员共情能力的培养[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0.

[4]赵国利.论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情感培育[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0,(04):60-63.

[5]关金艳.基于需求理论的青少年心理辅导长效机制研究[J].理论界,2013,(12):187-189.

猜你喜欢
路径研究共情思想政治教育
共识 共进 共情 共学:让“沟通之花”绽放
县域教师培训管理中如何实现共情
大学生党员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存在问题及培育路径研究
保定市基于PPP模式开展基础设施建设的路径研究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