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下云南传统制伞工艺的传承

2019-07-13 09:02昆明学院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650000
大众文艺 2019年23期
关键词:通海纸伞黑布

(昆明学院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 650000)

伞的制作与传承与中国传统手工艺的传承一样都是采用手手相传的方法进行,这样的方法极易造成失传,故而近年政府加大了保护力度,各地政府都在采用不同的手段加以保护。

由于云南得天独厚的地理和物产条件,制伞工艺一经传入便迅速在云南发展壮大,纸伞制作业曾一度兴旺发达;1949年后计划经济时代,油纸伞在腾冲依然占主导地位。1950年"公私合营"后,在综合厂里有20多人专门制作油纸伞,每6天需制作400多把油纸伞送去集市,油纸伞仍然是人们的生活必需品,改革开放初期油纸伞依然是很多人的生活必需品,并远销至怒江六库,德宏盈江等地。九十年代初期,从昆明运来的"洋伞"以轻便,耐用,经济等优点逐渐占据市场,自此,油纸伞逐步退出主流市场。二十世纪60年代,保山龙陵县象达乡人面竹油纸伞由集体开办纸伞厂,由于受到原材料及市场的制约,纸伞厂在文革时期倒闭,只保留着零星几家以家庭手工生产的纸伞人家,传统的制纸伞工艺一直延续至今。

1958年通海县金属骨架木杆黑布伞厂试制金属骨架木杆黑布伞成功后,就一直制作该类产品至今。据《通海县志》记载:“1956年合作化时,通海县城经营纸伞及表油纸伞的工商户联合组成纸伞社(1957年并入斗笠厂)。1958年试制金属骨架木杆黑布伞成功,成立地方国营通海布伞厂。同年,城关镇六街亦组建起布伞厂,生产出一批出口越南的白色布面伞。1963年2月通海布伞厂先后派人到上海、广州学习,引进赛璐珞等伞柄工艺,并在厂里进行一系列的技术改造,使零配件生产进入半机械化、模具化生产,其踪伞帽、伞枓用车床加工或用机器磨具冲压而成。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制伞原料(钢丝、棉布)不能按时按量供应,致使产量下降。1971年,随着布伞原料增多,产量第一次突破20万把。1972年省机械工业厅拨款33万元,支持购置设备20台套,在生产布伞的同时,还代用户加工机械零部件。”“1984年随着改革开放,伞厂产品在市场的覆盖面日趋扩大。”“1985年,伞厂同广州制伞工业公司合作,并从该公司购进尼龙三折伞、缩折伞多种钢骨伞架,开发新系列产品。”“1988年,厂区占地1.0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42万平方米,固定资产原值245万元,生产系列伞91万把,产值463万元,盈利68万元,向国家纳税20.3万元,职工284人,成为西南地区较大的布伞厂。”

自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各行各业特别是机械工业的发展,机器制造的布伞逐步替代工艺落后手工制作的油纸伞,传统油纸伞的工匠们多数人改行,在云南腾冲县固东镇荥阳村仅剩6户还在断续加工制作油纸伞。由于从事制伞无法支撑全家的生活,荥阳村油纸伞工艺一度面临失传,然而近年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荥阳村有三位纸伞老艺人被国家评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据2012年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记录显示,腾冲固东荥阳花伞工艺被列入首批县级非物质遗产名录;在对传承人的管理上,由县文化馆专人负责,定期查看和督促非遗传承人向后代传承手艺,每年如果完成技艺的教授,可由国家发放五千元的传承费。

保山龙陵县象达乡营坡村南海寨制作纸伞的有6户,共19人,年龄最大为74岁,最小为29岁,平均年龄为53岁。其中有的传承人全家有4人仍在制作纸伞;有的被云南省文化厅、云南省民族事务委员会命名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有的被省文化厅命名为《云南省民族民间美术艺人》,成为纸伞制作代表人,并带有徒弟两人。村中每年6户人家生产制作5000余把“小白伞”和3000余把“人面竹纸伞”,年收入约15万元左右,目前又开始制作用布料代替绵纸做伞面的伞,德宏州潞西、瑞丽一带的傣族群众常到当地定购。王立魁,学艺时年方20岁,师承其父王之显(1982年86岁时故),王之显又师承于其父王文彩,王文彩又师承于第十六代祖王思镇,而王思镇又学艺于象达村板栗树小组的许定志(许定志系清朝后期咸丰年间人,师承外地人——名不详)。可见龙陵纸伞制作从清朝后期就开始代代相传延续至今,他们都在为保护和传承龙陵的人面竹纸伞做着不懈的努力。

纸伞制造工艺也曾一度在西双版纳全州兴盛,从1953年到官方统计数据看,全州共有造伞户396户,主要集中在景洪、勐遮和勐海三地,其中在勐遮共有284户制伞户,每年能制伞28440把;其次是在景洪,有制伞户100户,年产4000把纸伞;再次就是在勐海共有12户制伞户,年产1000把纸伞。如此大的生产量说明当时所制纸伞不仅仅满足本族人的使用,还外售到周边许多国家,这也体现了当时其他民族对傣族纸伞工艺对认同与赏识。但后来,因油纸伞但制作工艺繁杂/手工成本高,收到了及其工业流水线但冲击,再价值大量但泰国伞但涌入,传统纸伞慢慢失去市场,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大量但年轻艺人已放弃纸伞手艺但学习,使得具有上千年历史的传统手工制伞工艺趋于濒危状态。

进入二十一世纪后,据2005年勐海县文化馆调查,仍然坚持制作传统傣伞的仅在勐遮镇曼勐养村委会曼行村有四个老人,平均年龄均在70岁以上。到了2013年,相继有两位老人离世,剩下的两位老人也体弱多病,伞的产量很低。这样的状况在西双版纳全州基本相似,在曼远村至今还有4名制伞艺人掌握该项技艺,年龄最大的有91岁,最小的也有73岁,他们虽然也曾带过几个徒弟,但因为制伞经济效益不好,徒弟们已经好多年不做了。傣族传统制伞技艺出现了后继无人的严竣局面,真正到了濒危的边缘。据西双版纳报报道,勐海县勐遮镇曼勐养村委会曼尾村岩坎香老人荣获西双版纳州“傣家纸伞大师”的称号,在老人的教导下,他的大儿子已初步学会了制伞的手艺。据悉,勐海县享有“大师”称号共4人。在政府的大力扶持和倡导下,傣族纸伞工艺正在慢慢的复苏。

经多年的繁荣和演变,手工纸伞演变出了金属骨架黑布伞,在云南首先出现于通海县,金属骨架木杆黑布伞的制伞工艺源于明朝元武年间,由江南地区百工将油纸伞的制伞工艺传入通海,清末明初,通海县城有两家生产竹木架油纸伞,民国后期,仿照四川增加油布伞,但产量不多。查阅《通海县志》,期间对通海布伞厂的记录仅到1988年其鼎盛时期,后经走访与调查获悉,在改革开放后,由于外来尼龙伞的冲击,伞厂逐渐衰退,直至2014年几近周折后找到原厂址,走入厂内一半厂房已做他用,剩余厂房已基本停产,仅有一两个工人在加工少量的伞配件。估计在不远的将来这个名噪一时的通海伞厂将消声觅迹。

由于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党中央的一带一路政策指引下,云南的传统手工制伞技艺得以保护和传承。从保护和传承来看,保山市对非遗的投入和注重明显高于其他市县,调研期间对保山的腾冲和龙陵进行制伞调研受到当地文化馆的大力协助,从该市对非遗手工艺进行的保护措施也可看政府的重视程度;相比较西双版纳勐海对有着上千年历史的纸伞工艺的保护和传承工作相对要薄弱些,传承工作与措施也未见成效,保护工作迫在眉睫。从通海黑布伞的消失看到我省传统制伞业已凸显出后继无人的景象,虽然各地方政府已大力扶持,但可见收效甚微。单从扶持出发,拨款政策仅只能提升传承人的积极性,却不能长期有效的从根本上解决当事人的经济效益问题,可谓杯水车薪。手工伞已从过去的生活必需品转变为现今的工艺品,由于使用性能的转变,政府的扶持政策也应侧重于给予设计指导和引导,让产品推陈出新,使其拥有深厚的文化价值和历史价值,同时具备独特的艺术价值,这将大大提升手工伞具的在市场中的价值和地位,同时为手工艺人带来丰厚的经济收入,从而对传统纸伞工艺的保护和传承以及开发和利用带入正常的良性循环中。

猜你喜欢
通海纸伞黑布
细雨山塘
谁都要看到的一幅画
细雨山塘
通海古城缀记
鸡蛋里的针
无 题(1)
晒衣服
山 雨
通海蔬菜跨境电子商务模式分析及优化对策
刍议百亩韭葱示范基地建设存在问题及发展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