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征集令
在声乐学习和发声练习的过程中,大量的刻苦训练不可避免,但必须要以保护嗓子为前提。嗓音的科学保健,是每一个从事声乐的人都会遇到的问题,但仍未被大家所普遍熟知。为了帮助更多的声乐爱好者和工作者了解专业实用的科学用嗓信息,《歌剧》杂志特地开设“声乐诊疗室”栏目,邀请到首位跨医学与艺术交叉性的嗓音医学专家韩丽艳来“坐诊”,从专业的医学角度回答读者们提出的问题。读者们可以将声乐练习中遇到的难题通过邮件的方式发至本刊编辑部.我们将摘选其中具有代表性的问题请韩医生一一作答。编辑部邮箱:opera2001@163.com
问:韩老师您好!我想请教您,音色是由什么决定的?有些人的喉器、声带、腔体甚至音量都比较大,但音色明亮“靠前”;而有些人生理上是小嗓子,但是音色暗淡深沉。这些问题困扰我很久,希望韩老师能给予解释和指点。
答谢谢你提出了一个非常专业又非常复杂的问题,说明你是一位好学、好思考的歌者。
首先回答你音色是由什么决定的。音色是对声音特性的一种主观感受,是由客观物体振动所产生的谐波(泛音)数量的多少以及幅度的大小决定的。当两个人用同样的語调、语速、音量、语言说话时,我们能将两个人的声音区别开来,这主要是因为两个人的音色不一样。
那么音色与人体发声器官的关系又是怎样的呢?我们知道歌唱时的音调或音阶主要是由声带振动的频率决定的,声带振动的频率取决于声带被吹开和弹回到并拢位置的速度,也就是声门开闭的次数,声带开闭得快音调就高,声带开闭得慢音调就低。而音色的不同主要与人的共鸣腔体即声道的长短、形状变化及其使用不同有关。
首先我们来看声道长短的不同。孩子的声道约长9厘米,成人女性约长15厘米,男性约长17.5厘米(见图1)。我们很容易分辨出男声和女声,也可以很容易分辨出大人和儿童的声音,这是因为他们共鸣腔体的长短不同所致。不同长短的共鸣腔体(声道)拥有不同的共振频率,不同的共振频率(带有基频的谐波)作用于我们的听觉,就形成了不同的音色感知,这也是我们检测和鉴定声部的重要参考依据。原则上男高音的声道相比男中音和男低音的声道偏短,短声道的共振频率相对偏高,长声道的共振频率相对偏低。你这里所说的“喉器大、腔体大、音量大、声带大”,并没有涉及声道长短的问题。
此外[i]母音明亮,[a]母音圆润,[u]母音暗淡,不同母音(元音)之间的性质差别其实也是音色的差别,它们的产生与共鸣腔体的形状改变特别是口腔的开合度和舌位的变化引起声道形状的改变有关(见图2、图3)。而声道是一个具有许多共振频率的共鸣器,假如它的长度为17厘米、截面积均等的话,这些共振频率会出现在500赫兹、1500赫兹、2500赫兹、3500赫兹和4500赫兹处。声道的共鸣叫作共振峰(Formant),它们的频率叫作共振峰频率,至于为什么[i]母音明亮,[u]母音暗淡与其共振峰频率不同有关。特别是[i]母音的第2、第3共振峰频率明显高于[u]母音的第2、第3共振峰频率(如图4),因此临床上我们看一个歌手高频共鸣好与不好,就是通过张嘴伸舌发[i]母音的好坏来决定,某些声乐老师喜欢使用[i]母音或[ae]母音训练歌者目的也在于此吧。
实际使用中最简单的例子就是龇牙咧嘴说话音色明亮,噘嘴发声音色暗淡,此处音色变化的原因,一个是声道长短的变化,另一个则与口的开合度、唇的松紧度有关。美声歌手的口腔开合度和嘴角的咧开度与民族和流行歌手会有不同,你不妨观察一下。
除此之外,性格特点、情绪状态对音色也有影响。性格活泼、热情的人语速快、音调高、音色亮,特别是一个人在着急、生气、发脾气、喊叫时。“声带开闭急速,张开状态只占每一周期中较小的部分,这样就增大了较高谐波的振幅,使音色刺耳”:性格比较温和的人语速慢、语调低,音色就没有那么明亮。这里面涉及了两个问题:一个是音调对音色的影响,另一个是声带闭合、起音状态对音色的影响。不同的音调代表着不同的基频,不同的基频(蜂鸣音)需要与其频率接近的腔体才能产生共振或共鸣,因此音调变化了,共鸣的调整也要发生相应的变化,这在歌唱发声中体现得非常明显。至于起音是否准确到位,直接影响到声音的质量或色彩,这个质量或色彩既包括基音又包括泛音,临床上我们常用快速起音和内爆破音帮助那些起音过软、找不到共鸣的人,效果之明显的道理就在于此。
至于你后面提到的“靠前”、音色暗淡问题属于唱法和训练问题,它与美歌(Bel canto)强调真实、强调明暗比对(chiaroscuro)的平衡色彩、强调致远性有关,咱们可以下次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