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阅读

2019-07-12 02:05廖力
北京文学 2019年7期
关键词:将进酒电子书纸质

廖力

求学时代,图书馆是汲取知识最近的地方,是阅读最佳的场所。畅游书海,能拓宽视野,激发想象,享受快乐,甚至能周游世界,访古问今,博览寰宇……图书馆里的阅读,纸书香,求知无穷无尽,可学校生涯短暂。

大学毕业,去到一家公司上班。住单身宿舍好几年,每逢在夜幕降临到晚上十点这段时间,宿舍几乎没人。也就在这样的环境下,读书成了我单身生活的一部分。

晚饭后,只要没事,便躲进楼阁中,关上门窗,独坐床头,顺手拿案头的书,便读起来。案头上一大堆的书,多是从网上买的,还有些是周末去大学旧书店淘来的。读累了,下床到室外透透风。宿舍如若无人,总想着李白的《将进酒》,就这样,单身宿舍生活四年,《将进酒》被吟诵了近百回。有時也玩一会儿手机,刷刷微信、微博,看看新闻和八卦。

当然,晚上十点后,书就读不了了,因为宿舍的小伙伴们陆续回来了。嘈杂声打破时空的寂静,寝室里的灯也亮起来,自己的心也散乱了,有了波动。同事有时来回串门,摆龙门阵,自己都会主动参与,否则怕被同事误会,说此人太高傲,不合群。单身宿舍上千个夜晚,纸质书本的慰藉,也让自己的有些文字在当地的报纸上变成铅字。

结婚后,我从单身宿舍搬了出去,单身生活被画上休止符。我们将家安在郊区,妻子上班方便,可我有些远,每天来回坐地铁,途中得花两个多小时。早上6点就得出门,晚上最早到家已是7点多,如遇上加班,就更晚了。下班回到家后,整个人尽显疲态,除开周末,工作日的晚上压根儿没心情阅读。于是,我将阅读的时间安排在地铁上。

地铁阅读,不为喧闹而放弃,而是独守一份宁静。每月,辗转于地铁的各个角落,总会发现一些安静的读书人,捧着一本书,任凭身边时聚时散,却眼不见,耳不闻,一心扎进书中去。有次遇见一放学回家的学生,他可能读到精彩绝伦之处,不经意地笑出声,是那样的单纯而真实。

我所在的城市,在地铁里开展起读书活动,时不时有志愿者背着流动书包,只要乘客用微信扫一扫,就能借书。随着活动影响越来越大,受到了广大乘客的普遍欢迎,如今在重要的地铁站点建立起借阅书籍的实体店,方便乘客借阅书籍和知晓信息。地铁阅读,让我认识到,只要心静,哪里都能阅读。

曾在微信里看到一篇有关地铁阅读的文章,大致内容说,在国外地铁里,乘客们普遍看书,而在国内,乘客们几乎大多盯着手机看,于是得出结论,说中国人非常浮躁,需要深刻反思和警醒。而弄清楚外国人看书的真正原因后,原来是外国地铁上,没有手机信号。不得不说,哑然一笑。低头族,看手机,玩电子设备,就证明了中国人浮躁,这或许有些偏颇。

好几位同事,钟爱电子设备阅读,最主要是携带方便、电子书资源丰富。如一个Kindle电子阅读器,囊括了上十万甚至百万本书,并不断在更新中,永远读不完。不知不觉,我也从纸质书的忠实粉丝逐渐兼顾到电子书上来,阅读电子书,却有另一番味道。如微信读书APP,不仅有好友排名,还能在阅读过程中即刻批注各自的想法,获得他人的点赞和评论,形成线上互动,引发思想的碰撞,这是纸质书所不及的。

如今的阅读,不仅仅是用眼睛看,还能用耳朵听。每当我出行选择开车时,几乎会打开蜻蜓FM软件,最喜欢听单田芳老师的说书,他总把历史人物事件演绎得活灵活现。还有《人民日报》微信的夜读栏目,每晚不知国内外有多少人都等着它更新,直到听完富有磁性声音的老师读着有哲思的文字后,才安然入睡。有声读物,也越来越受听众欢迎。

无论是纸质书,还是电子书,甚至有声读物,都有不计其数的受众群体。新媒体时代,电子书与纸质书之争,取代还是并存,我们不得而知。

如今,阅读的形式和载体也越来越多元化,至于选择哪种阅读,需要审时度势、与时俱进。庄子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但无论时代怎么变,阅读的目的始终如一,是为了更好地获取更多知识。

本栏责任编辑 张琳琳

猜你喜欢
将进酒电子书纸质
信息化时代背景下指导小学生纸质阅读的研究
谈谈电子书
电子疲劳
论语文教材中古典诗文吟诵教学方法
《将进酒》朗读教学之五境
电子书可以帮助提高儿童的词汇量
独立书店浪漫的纸质生活
我与电子书结了缘
电子书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