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志雄,曾爱林,胡雅琴,刘精东
现代心身医学中将糖尿病定义为以躯体症状为主要表现,与心理、社会因素密切相关的心身疾病。糖尿病患者的情感障碍主要表现为焦虑和抑郁。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全球糖尿病患者伴发焦虑的患病率为40%[1],而普通人群焦虑的患病率为7.3%[2-3],糖尿病伴发焦虑的风险远高于普通人群。情绪障碍是使糖尿病患者病情恶化、并发症提前出现的主要危险因素[4],因此,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情感障碍的筛查和评估至关重要。糖尿病前期是正常人群向糖尿病发展的中间过程,糖尿病前期患者已经存在各种代谢异常,但目前有关糖尿病前期患者焦虑发生情况及两者间关系的研究较少。本研究旨在明确本地区糖尿病前期患者焦虑的发病情况,分析其可能的影响因素,为日后开展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1.1 调查对象 选取2015年3—9月于江西省人民医院内分泌科门诊或体检科体检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检查并筛查出的糖尿病前期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符合世界卫生组织(WHO)关于糖尿病前期的诊断标准[5],包括空腹血糖受损(IFG)和/或糖耐量减低(IGT),其中IFG:6.1 mmol/L≤空腹血糖(FPG)<7.0 mmol/L;IGT:7.8 mmol/L≤餐后2 h血糖(2 hPG)<11.1 mmol/L;(2)被调查者均知情同意并自愿参加。排除标准:(1)由于其他疾病引起眼球、大脑、肾脏、心脏及肢体病变者;(2)意识障碍、生活不能自理者。
1.2 调查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进行现场调查,由研究者本人担任调查者,对所有被调查的患者发放调查问卷。调查者可按患者要求对问卷问题有选择性地进行解释。对于文盲或半文盲的患者由调查者逐条提问填写,保证患者准确理解问卷内容,完成问卷后当场收回,尽可能确保所填写内容真实可靠。
1.3 调查工具 (1)一般情况调查表,主要内容包括性别、年龄、婚姻状况、职业、文化程度、家庭月收入、医疗保险类型、身高、体质量、吸烟史、饮酒史等。(2)焦虑自评量表(SAS):SAS由ZUNG于1971年编制,具有效度高、方法简便、易于分析等优点,广泛用于评估正常人群及患者焦虑的主观症状[6]。SAS的主要统计指标是总粗分,即20个项目各项分数之和,总粗分乘以1.25取整数部分得到标准分,总粗分的上限为80分,标准分上限为100分[7]。标准分<50分为正常,50~59分为轻度焦虑,60~69分为中度焦虑,≥70分为重度焦虑,本研究采用标准分作为焦虑评分标准,并根据评分将100例糖尿病前期患者分为非焦虑组、焦虑组,其中<50分为非焦虑组,≥50分为焦虑组。(3)实验室检测及其他辅助检查:彩色超声诊断仪(HD15,荷兰皇家飞利浦电子公司)测定双侧颈动脉、下肢动脉中层内膜厚度;常规袖套式水银台式血压计测量静息时收缩压和舒张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7600-120,日本日立公司)测定尿肌酐、血脂、FPG、2 hPG;散射比浊法测定晨尿微量清蛋白[8];糖化血红蛋白(HbA1c)测定仪(Variant Ⅱ,美国伯乐公司)测定HbA1c含量。
1.4 诊断标准 (1)吸烟:目前吸烟且每天至少1支卷烟,连续6个月以上,或已戒烟不足3年。(2)饮酒:长期饮酒超过5年且日均折合乙醇量>40 g[9]。(3)颈动脉硬化、下肢动脉硬化:颈动脉、下肢动脉中层内膜厚度>1.0 mm为内膜增厚,判定为颈动脉硬化、下肢动脉硬化[10]。(4)尿微量清蛋白/尿肌酐:尿微量清蛋白/尿肌酐>30 mg/mmol,即判定为尿清蛋白异常,诊断为糖尿病肾病[11]。(5)高血压:根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12]提出的诊断标准:收缩压≥140 mm Hg(1 mm Hg=0.133 kPa)和/或舒张压≥90 mm Hg。(6)高脂血症:根据《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16年修订版)》[13]诊断标准,高脂血症的诊断标准为:空腹三酰甘油(TG)≥1.70 mmol/L、总胆固醇(TC)≥5.20 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0.90 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3.40 mmol/L。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的整理与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hapiro-Wilk检验进行正态性检验;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P25,P75)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非参数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相对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s确切概率法;采用Spearman秩相关进行相关性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糖尿病前期患者焦虑的影响因素。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一般情况 共发放问卷100份,回收有效问卷100份,有效回收率为100.0%。100例糖尿病前期患者中,男58例(58.0%),女42例(42.0%);年龄30~75岁,平均年龄(54.3±15.6)岁;SAS评分(41.3±9.5)分;焦虑组22例(22.0%),其中轻度焦虑20例(90.9%),中度焦虑2例(9.1%),非焦虑组78例(78.0%)。
2.2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婚姻状况、职业、文化程度、医疗保险类型、吸烟、饮酒、颈动脉硬化、下肢动脉硬化、糖尿病肾病、高血压、高脂血症、FPG、2 hPG、HbA1c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家庭月收入、体质指数(BMI)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Table1 Comparison of general data between two groups
2.3 糖尿病前期患者焦虑和相关临床变量的相关性分析 糖尿病前期患者焦虑与家庭月收入呈负相关(P<0.05),与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医疗保险类型、BMI、吸烟、饮酒、颈动脉硬化、下肢动脉硬化、糖尿病家族史、高血压、高脂血症、FPG、2 hPG、HbA1c无直线相关关系(P>0.05,见表2)。
2.4 糖尿病前期患者焦虑影响因素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根据表2中相关性分析结果,以是否焦虑为因变量(赋值:是=1,否=2),以家庭月收入(赋值:≦ 500 元 =1,501~1000 元 =2,1001~2000 元 =3,2001~3000 元 =4,3001~4000 元 =5,4001~5000 元=6,>5000元=7)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家庭月收入〔β=0.492,SE =0.246,Waldχ2=4.005,OR=1.636,95%CI(1.010,2.648)〕是糖尿病前期患者焦虑的影响因素(P=0.045)。
表2 糖尿病前期患者焦虑和相关临床变量的相关性分析Table2 Correlation analysis of anxiety and related clinical variables in pre-diabetic patients
2010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调查结果显示中国目前可能有多达1.139亿成年人糖尿病患者,近5亿糖尿病前期患者[14]。而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有30%~90%患者会出现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神经病变、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等各种慢性并发症[15-16]。且糖尿病治疗细致而烦琐,同时在治疗上需要耗费大量的金钱和人力,对糖尿病患者本人造成了巨大的精神、经济、生活压力,如果患者不能很好地应对这种压力,容易引发心身疾病。而焦虑是先在情绪或心理上产生冲突,进而引起非理性的忧虑或惊恐感受。目前已经有较多国内外资料显示糖尿病患者焦虑症处于高发状态,高于普通人群[15-19],然而针对糖尿病前期患者焦虑患病率的调查较少。本研究采用SAS评估糖尿病前期患者焦虑情绪,分析影响患者情绪的因素。
本研究结果显示糖尿病前期患者中轻度焦虑20例,中度焦虑2例,焦虑总发生率为22.0%。糖尿病前期患者SAS评分为(41.3±9.5)分,高于中国人常模的SAS评分(33.8±5.9)分[18],可能是因为:(1)诊断为糖尿病前期的患者并逐渐发展为糖尿病的过程中,部分患者存在焦虑情绪,可能影响到患者的生活,因此有必要对糖尿病前期患者做好解释和安抚工作,建议其选择合理的生活方式,控制饮食加强运动;(2)焦虑可能是糖尿病的危险因素,由于糖尿病前期患者的焦虑导致情绪不稳定,生活饮食运动不规律,引起糖代谢紊乱,最终导致糖尿病的发生。因此,对糖尿病前期伴发焦虑患者进行心理干预治疗也许是预防糖尿病前期发展为糖尿病的有效手段。
本研究结果显示,不同焦虑状态的糖尿病前期患者家庭月收入与BMI不同,与庄前玲等[6]研究结果一致。陈娜等[19]发现对经济困难的群体来说,医疗经济负担仍是引起心理问题的一个方面,本研究结果显示糖尿病前期患者焦虑发生情况与家庭月收入呈负相关,经济条件差的患者更容易产生焦虑情绪,可能与患者缺乏经济保障有关。随着社会医疗保险的普及,为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患者提供了良好的经济支持,可以改善低收入人群的焦虑情绪。
综上所述,糖尿病前期患者普遍存在焦虑情绪,尤其是经济条件相对较差的患者群体。医务工作者应提高对糖尿病前期伴发焦虑的认识,尽早进行心理干预,提高其生活质量,改善预后。对于心理干预不佳的患者,可以进行抗焦虑药物治疗。
作者贡献:陈志雄进行试验设计、资料收集整理、撰写论文并对文章整体负责;曾爱林、胡雅琴进行试验实施、评估、资料收集;刘精东进行质量控制及审校。
本文无利益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