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理念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2019-07-12 08:40:22
运动 2019年5期
关键词:体育精神体育运动体育教师

谢 安

(铜仁职业技术学院,贵州 铜仁 554300)

高校体育教学是高校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要高度重视教育中的人文理念。但在实际生活中,高校体育教学受竞技体育的影响,轻视了人文理念的重要性,大学生的主体地位被忽视了,没有了主动参与体育教学和训练的积极性,这与体育教学的目标是背道而驰的。而人文理念的宗旨是强调以人为本、人人平等,能够强调大学生在体育教学和实训中的主体地位,所以高校体育教学应将人文理念贯穿其中,这样才能真正体现高校体育教学的育人终极目标。人文理念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能够有效提高体育教学效果,不仅能提高大学生的体育综合素质,还能够激发大学生参与高校体育教学的积极性,更能为学校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因此,高校体育教学不仅要关注大学生的体育知识和技能的培养,还要注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将人文理念深入贯穿于高校体育教学中。

1 人文理念的重要性

高校体育教学注重的是实践和参与,人文理念的融入使体育教学更加充实饱满,大学生能够清楚地在高校体育教学中体会到人文理念。在高校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有效地强调学生的整体投入性,当大学生有效地调动了身体的各个机能,就能够激发潜力和内生动力,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将人文理念应用到高校体育教学中,不但能够使大学生强身健体,还能使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而且能够丰富高校体育教学的内涵,能够进一步提高高校体育教学的地位。人文理念是高校体育教学中表现出来的对大学生价值的体现和生存意义的关怀,在体育教学中运用人文理念可以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不但能使大学生拥有健康的体魄,还能培养其优秀的心理素质和高尚的品德。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可以针对性地使用人文理念对大学生进行启发和引导,这样的体育教学方式,不但可以开阔大学生的眼界,也能很好地活跃课堂气氛,缓解大学生在文化课上的压力,让体育教学变得生动形象。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高校体育教学更注重大学生的身体素质、运动习惯和体育精神的培养,这是高校体育教学的重要任务和目标。人文理念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可以充分吸引大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到体育教学中,提高大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使其意识到体育的真正内涵,并且能够将体育运动真正融入课堂内外,转变成自己的运动习惯。所以,人文理念的重视不仅为体育教学提供了可靠的平台,还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对高校体育教学和人文理念而言,两者的性质和教学重点稍稍有些区别,但就教学目的来说,却都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在当今社会的快速发展下,为了让大学生更加能够适应社会,教师着力将人文理念深度融合到体育教学中,引导学生形成人文素养,意识到人文理念在体育教学的重要性,帮助大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

2 人文理念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2.1 加强人文理念思想,改变教师观念

体育教师要加强自己的人文理念,重视以人为本,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对人文的认识和理解决定了教师是否能够很好地开展体育教学。教师必须树立人文理念、专业素养相统一的教育观,通过培训、交流、学习,加强教师的专业知识,进一步提高教师的综合能力,加深教师对人文理念的理解,提高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应用人文理念的能力,站在学生的角度理解人文理念的重要性,同时注重大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教师要学会改变以往的传统体育教学观念,改变思想,与时俱进,在教学中融入人文理念,重视大学生的健康状况,将人文理念作为体育教学开展的基础,立足于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征,引导大学生积极锻炼身体,搭建出有文化素养的体育教学体系。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将人文理念深入体育教学中,增加人文知识的传授,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了大学生的体育精神,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新时代的高校体育教师要有适应时代发展的教育理念,不断完善专业知识和教学观念,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觉悟,加强大学生的主动地位,激发大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进一步提高大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教学的积极性,建立以大学生为主的体育教学模式。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采取相应的手段和策略,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体育的内涵和精神,将课堂中所学的专业知识和体育技能贯穿到自己的生活习惯中。

2.2 促进体育教学发展

在传统体育教学中,主要关注的是竞技体育教学,人文理念在高校体育教学的渗透中,扭转了这种观念,体育教师把更多的精力集中到了体育精神上,体育精神也逐渐感染了学生的思想,更加理解了体育教学中人文理念的内涵。随着人文理念的渗透,人们对高校体育教学有了新的认识,对体育运动也有了不同的认识,改观了过去错误的观点。高校体育教学的发展需要对人文理念进行重视,需要加大力度传播人文理念,结合高校体育教学的特点形成独特的教学理念。人文理念融入高校体育教学,能够使师生形成积极向上、朝气蓬勃的校园风气,形成良好的校园环境。在这种环境影响下,能够激发大学生的成才欲望,唤醒大学生拼搏进取的精神,促进大学生人格的完善,立德树人,从而推动体育教学的发展。高校体育教学的发展的首要目的就是要让大学生能够强身健体,在增强大学生体魄方面,体育教师要让大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树立身体健康是最重要的思想。在人文理念的影响下,体育教师要加强体育教学工作,保证大学生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运动的时间充足,不要占用体育教学时间和场地。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由选择感兴趣的项目,并能够掌握技巧。体育教师还应举办各种体育拓展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锻炼学生的毅力。

2.3 提高学生心理素质

高校体育教学打破了大学生每天上文化课程序,能够让学生远离枯燥的文化课,拓宽了学生思路,转变了学生思维,使学生在体育运动中得到了快乐。体育教学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以学生身体练习为基础,达到强身健体、身心愉悦、提高体育运动水平、进行德育教育、丰富文化生活进行的有意义的活动。体育教学对大学生的健康有着促进作用,提升了学生的心理健康,也为学生适应社会夯实了基础。体育运动有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调节,学生的心理健康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在日常的行为中能够体现出来,还可以通过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的行为表现来判断心理状况。在体育教学中应用人文理念,可以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教师可以根据学大生的精神状态适当安排学生的运动。适量的体育运动能够改善学生的情绪状态,消除学生的焦虑、紧张,通过体育运动的形式帮学生找回自信,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在学生失意时能够很好地调整学生的心态,控制自己的情绪,摆脱消极情绪,减轻心理障碍,能够正确地面对困难与挫折,促进良好的心理品质形成,用积极向上的情绪进行学习生活。

2.4 塑造学生人格

人文理念是高校体育教学的重要部分。人文理念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身心的全面发展和学生价值理念的形成,体育教学在人格的塑造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高校是大学生价值观、人生观、综合素质逐渐成型的阶段,是个体发展重要的阶段,是大学生人格完善并且定型的关键阶段,这时的高校体育教学应成为大学生完善健康人格的重要手段。在这个时期对大学生进行有效的人文理念的教育,能够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格。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应用人文理念,有利于大学生提升自我,改变体育教学中大学生知识面窄的情况,能够提高大学生学生的综合能力,有利于大学生的就业。体育教学需要学生亲身实践,在体育运动过程中要求大学生要有组织性、纪律性,相互帮助,亲密合作,让学生间的交流更加亲近。在这一过程中大学生很容易就能流露出内心想法,表现出与人相处的态度。教师可以从中了解大学生的道德品质和性格想法。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表现,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的教育,塑造大学生的完美人格,使大学生成为人格健全的人。

2.5 培养学生的体育素养

随着人文理念在高校体育教学的不断融入,体育精神也被大学生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体育精神是体育教学中展现出来的积极的、能够催人上进的精神。在体育教学中,大学生展现出了高尚的、积极进取的精神,这种奋力拼搏、坚持不懈的精神已经超越了体育运动的范畴,成了被赞叹和认同的人文理念。这种体育精神一旦形成,就会不断地被传承,就会始终存在,大学生只要置身在这种环境里,就会不断被这种精神感染,在心中充满力量。人文理念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培养了大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在人文素养的引导下大学生在体育教学中能够做到尊重对手、遵守体育规则,逐渐形成了良好的体育道德。大学生的良好体育道德、良好体育习惯都保证了体育教学的顺利进行。

2.6 加强大学生体育安全教育

高校体育教育是社会全面发展的需要,也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对人文理念融入高校体育教学而言,需要加强大学生的生命教育,引导大学生注意体育安全,善待自己的生命,同时也要善待他人生命。对于高校体育教学来说,在加强大学生的生命教育这方面,除了要在理论上向大学生强调生命的重要,还要在体育课堂上加强学生的体育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生存技能,提高学生面对危险的处置能力。

猜你喜欢
体育精神体育运动体育教师
加油,冲吧,体育精神!
The true sportsmanship 真正的体育精神
体育运动
只为娱乐,无关输赢——古人的体育精神
The Founding Fathers of Modern Sports 现代体育运动创始人
体育运动小常识
呆呆和朵朵(13)
体育精神的发展和重塑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体育教师要重视“听、说、读、写”
体育师友(2011年5期)2011-03-20 15:29: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