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App 与传统健身行业的融合发展

2019-10-16 06:59:12徐志强
运动 2019年5期
关键词:俱乐部运动用户

徐志强

(河南大学体育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0)

在我国近年互联网的发展过程中,PC 端网络已日渐饱和,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中国移动互联网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则分析报告前瞻》数据上显示,截至2017 年底,中国手机网民已超过7亿,占比高达81%。这几年智能机的普及和WiFi 的广泛投放,移动端互联网呈现井喷式发展。随着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O2O”模式也迎来发展的高峰期,“O2O”体育的新模式解决了传统体育病点。对于体育产业来说,自身体验感是体育最基础的属性之一,把它作为体育产品质量高低的标杆,通过移动互联技术,将线下海量体育类信息有机地整合在一起,会拉近用户与产品之间的距离,让消费者的体验感更加真实,让运动健身变得更加丰富有趣。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健身App 为研究起点,综合分析健身App 对传统健身行业的融合发展。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根据研究的需要,查阅图书馆馆藏文献,以健身类 App、体育锻炼行为、运动辅助软件等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学术期刊网络总库搜集核心期刊13 余篇,并以高度相关文献为重点参考,搜集互联网关于健身类 App 最新信息,为本研究奠定研究基础。

1.2.2 问卷调查法对目前几款主流健身类App 的功能进行问卷调查。

1.2.3 数理统计法选取基于安卓系统和IOS 系统的主要运动健身类应用程序,统计分析运动类App 的主要功能、特征及人们对运动健身类App 的认识等。

2 结果与分析

2.1 传统健身行业的国内外现状

2.1.1 国内私人健身教练鱼龙混杂在国内,健身俱乐部的管理人员不是经济管理专业人才,也不是体育专业人才。对国内私人教练员进行调查显示,男性占80%、女性占20%。这充分说明私教领域中男女比例不均衡现象。其中,大部分私教年龄逐渐年轻化,这也反映出私人教练员队伍经验不足,对市场走向的预知度不够,这是影响健身市场发展的因素之一。人们对健康的重视逐渐上升,健身俱乐部将会迎来更快的发展,这也为私人教练员获得发展的更大契机。但国内私教发展处于相对初级阶段,选拔私人教练时门槛较低,进而导致国内私人教练员队伍从事教学时间短,工作经验欠缺。较低水平的健身教练在教学时不能很好地传授技能,这会造成消费者资源的流失,从而影响健身行业健康有序的发展。

2.1.2 欧美发达国家日臻成熟的健身行业

国外健身产业经过长达半个世纪的发展,市场已逐渐进入成熟阶段。美国健身行业总收入从2010 年203 亿美元上升至2012年218 亿美元,年平均增长率仅为3.6%。现代用户慢慢趋于理性的消费观念,满足健身人群个性化服务需求的自助式俱乐部和单项俱乐部大量涌现,同时随着互联网行业对健身市场的改造,出现非实体形式的私人团操课模式(在App 上学员自行拼团,预约私人教练员上门服务)。

2.2 健身类App 的国内外现状

在智能手机大众普及和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虽然国内很少有专门针对健身类App 的大范围调研,但其发展远景和增进的态势是有目共睹的。根据速途研究院发布的《Android 手机健康类App 市场分析》报告显示,7.2%的android用户安装了运动类App。另一方面,包括健身类App 在内的运动健康App 覆盖率同样在快速增长。就功能而言,健身类App 大类可以分为力量练习、瑜伽和跑步(骑行、徒步等)。我们分别抽取了平台较为主流的25 款健身类,对软件具备的功能进行了统计。

由表1 可看出,健身类App 偏重通过视频指导和帮助制订训练计划来指导用户采取科学的训练方法,还有少量App为用户提供与健身正相关的知识。基于智能手机的GPS 和小型运动硬件计算出轨迹、距离、时间、速率和海拔高度的精确运动数据,基于这些大型数据,就可以算出消耗的卡路里。部分专业的健身类App还可以提供脂肪含量、肌肉比等,为运动后补充营养和制定下一步的科学训练计划提供参考。

基于移动互联网今年向社群经济发展的趋势,绝大多数列入统计的健身App均具有微博、微信等社交软件的切入点或者在自身App 中建立运动社区的分享训练经验、点赞评论的经典互动功能,部分健身App 还有“游戏通关”奖励系统用来激发用户的跑步兴趣。在国外,主流健身类App 提供音乐播放功能。按照尼尔森调查公司的数据的显示,美国目前有7000 多万智能手机使用着健身音乐应用程序,并会根据健身者选择的运动形式、环境等不同条件,推送适宜的音乐来请求配合运动,从而促进身体肾上腺素的分泌,让运动的感觉更加愉快。其中,还有以跑步音乐为主推点的RockMyRun 可以实时根据用户不同的训练程度播放不同节拍的音乐,以此缓解跑步的疲劳。

表1 运动健身类App 功能统计 百分比/%

表2 受众使用健身App 的频率

根据对北京体育大学使用健身App和使用频率的调查显示(表2),使用健身App 每周1~2 次的达50%,可以看出平均每2 个人就有1 个人每周在使用运动App,所以健身类App 在未来至少3 年内是有巨大潜力市场的。市场调查机构IHS发布报告称,运动App 下载量将从2012年的1.56 亿次增长至2017 年的2.48 亿次,增长率高达63%。用户认为运动类App可以提供专业的训练计划和指导,最主要的是认为运动类App 的最大价值在于可以提供丰富的系列数据,让锻炼效果更可观,让锻炼更科学。

2.3 被健身App 浪潮席卷过后的健身俱乐部

现代化的消费者更趋向理性消费,健身App 的应用让健身俱乐部的信息不再停留在会借口中,也不再停留在一次免费体验的短暂印象里,而是通过App 里的社群展示在眼前。

健身类App 的基本逻辑就是从教程的专业性来保证用户健身的有效性,在应用里设置多种课程,可以根据用户不同的体质、不同运动基础和目标,进行定制化计划,并时刻注明练习的效果和建议。同时,相比较实体俱乐部里枯燥训练下,健身App 还配置了交流社区,用户可以秀健身效果,分享健身经验。在健身行业互联网化当中,要体现出互联网的特征,线上讲究快速并精准获取准客户。近年来,在家里健身的用户规模呈持续增长趋势。“视频内容指导”能给用户带来最直观的感受,从而提升用户的参与感与体验感。从其他角度分析,由于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过分的虚假包装,导致消费的准客户对互联网产品产生不信任感,转而重视线下实体体验。俱乐部通过互联网引流,让消费者到线下去体验,在线上订单,这将是一大趋势。健身App 在近年经历了一个由高潮到低谷的起伏,各种App 纷纷露出了各自的弊端:包月健身模式由于触碰了传统俱乐部的“生命”,遭到传统商家的联合抵制;教练上门服务有待时间的考证,同时存在成本上升和信用、安全等问题;场馆在线预订业务面临着的线下资源紧缺现状,无法发挥互联网的优势。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 论

3.1.1 传统健身行业续费率低目前健身房的私教中只有20%是有国家颁布的资格证件,其专业健身教练更是稀缺资源,导致消费者往往花高昂的私教费用,却没有达到自己的预期效果,续卡率就会逐渐减低。对于现代健身者,健身不再是传统意义上不停地健身房去,并且必须有教练教学、训练和回馈的传统模式。

3.1.2 健身App 的发展趋势健身App目前已经可以大致看出几种的运营方向:健身社区、网络健身指导、健身行业的大众点评、线上饮食指导和饮食计划、健身周边产品、线上饮食指导和饮食计划。如果没有深一层的健身教学指导,这时候消费者的“粘连性”就会从健身指导往社群方向转移。运动智能硬件从根本上替换不了已有的健身工具,而只是现有健身工具被逐渐智能化。帮助训练者分析训练过程、训练结果的健身周边产品逐渐出现,会进一步提高健身的效率。

3.2 建 议

3.2.1 健身App 发展需要精准客户“没有圈子,你玩不转。”这句话在互联网健身领域同样适用。健身App 与传统健身的融合发展就必须要注重线上“社群圈”经济的开发与发展,通过对互联网健身的再次深度挖掘,把它细分将原有的健身圈子划分成篮球圈、跑步圈、羽毛球圈……通过圈子细分小众社群经济才能将消费者套进圈子里。如果消费者不在你的圈子里玩,App 平台就没有粘连性,客户就会流失。在互联网时代,流量就是生命。

3.2.2 互联网健身最终要回归到线下健身本身健身App 的各种模式只是辅助或手段。现有大量健身App 加入社交模块用来增加用户的活跃度,要逐渐完善健身App 的功能定位,将价值回归到健身本身。建议健身App 平台前期可以让少量商家免费加入进来,以在线售课的形式和高质量课程体验来换取广告资源,迅速占领市场。在其他方面,平台去引导线上用户预订线下课程,免费享受健身房提供的服务,由平台为其买单。通过前期的用户习惯慢慢培养,逐步突破健身行业“O2O”的布局与发展。

猜你喜欢
俱乐部运动用户
不正经运动范
Coco薇(2017年9期)2017-09-07 20:39:29
关注用户
商用汽车(2016年11期)2016-12-19 01:20:16
关注用户
商用汽车(2016年6期)2016-06-29 09:18:54
关注用户
商用汽车(2016年4期)2016-05-09 01:23:12
侦探俱乐部
侦探俱乐部
侦探俱乐部
侦探俱乐部
如何获取一亿海外用户
创业家(2015年5期)2015-02-27 07:53:25
古代都做什么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