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丽芳[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 安徽 芜湖 241002]
《塞维勒的理发师》的问世历经磨难,源于这部喜剧反对封建压迫、宣扬启蒙思想的主题。为了更好地呈现这一主题,剧作家设置了紧张激烈的戏剧冲突和纷繁复杂的矛盾关系,引人入胜,这令统治阶级万分恐惧,妄图将之扼杀在摇篮之中。人们常说:“没有冲突就没有戏剧。”可见,戏剧冲突在戏剧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是构成戏剧情境的基础,是展现人物性格、反映生活本质、揭示作品主题的重要手段。《塞维勒的理发师》中,封建思想和启蒙思想之间展开了激烈的冲突,这就构成了喜剧的主要冲突。
戏剧冲突在戏剧中的表现方式呈现出多种形式,可分为人与人之间的冲突、人物自身内心的冲突、人与环境的冲突等三种形式。这三种冲突有时独自展开,有时又相互融合,共同创造出作品的戏剧性。
人与人的冲突是戏剧中最常见的一种冲突形式,也被称为外部冲突,即表现人与人之间思想、意志和性格等的冲突,戏剧性就在多种矛盾冲突的相互碰撞中产生了。这部喜剧中出现的主要人物不多,戏剧情节和矛盾冲突主要是围绕着霸尔多洛、费加罗、伯爵和罗丝娜展开,这四个人物之间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矛盾冲突。粗略来看,这四个人物可以分为两大阵营,启蒙思想阵营和封建思想阵营,前者代表人物有费加罗、伯爵和罗丝娜,后者就霸尔多洛一人。他们之间的矛盾可以大致分为两组。第一组是两大阵营之间的冲突,即霸尔多洛和费加罗、伯爵、罗丝娜之间的矛盾。霸尔多洛想逼迫罗丝娜嫁给自己,而罗丝娜和伯爵情投意合,为逃避霸尔多洛的管制,追求自由的爱情和生活,他们与霸尔多洛之间展开了激烈的冲突。费加罗与霸尔多洛本来并无多大矛盾,但为了帮助伯爵实现梦想,帮助罗丝娜脱离霸尔多洛的钳制,费加罗与霸尔多洛也展开了一系列的冲突。其实他们之间的冲突就是启蒙思想和封建思想之间的冲突,也是第三等级和封建贵族之间的冲突。第二组是阵营内部的冲突,指费加罗、伯爵和罗丝娜之间也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冲突。伯爵和罗丝娜彼此心生爱慕,是一对郎有情妾有意的恋人,却因为霸尔多洛的挑拨,令罗丝娜对伯爵心生怨恨,在气愤之下还做出了嫁给霸尔多洛的决定,所幸在悲剧铸成之前两人解除了误会。这次嫌隙不仅让罗丝娜知道了伯爵的真实身份,更令她明了伯爵对自己的心意,两人感情更甚从前。此外,伯爵与费加罗之间也有一些摩擦。伯爵虽然是一个拥有新思想的年轻人,但他毕竟出身贵族,身上难免有一些贵族的劣根性,如他颇为瞧不上第三等级的费加罗,在言语之间会流露出一些轻视之意,说费加罗懒散、荒唐、可笑;而具有平等观念的费加罗从不认为自己低人一等,他对自己的才华非常自信,两人之间的冲突由此产生。第一组冲突是主体,直接展现了戏剧的主要冲突,为揭示喜剧的主题服务,而第二组冲突虽然不直接呈现戏剧的主要冲突,但它也推进了剧情向前发展,为人物性格的塑造和喜剧效果的营造贡献了力量。
人物的内心冲突也被称为内部冲突。喜剧与悲剧不同,悲剧更擅长人物内心冲突的描写,往往通过人物内心的矛盾冲突来展现人物纷繁复杂的情感纠葛,使之产生无穷的魅力,令人着迷;喜剧则更擅长人与人之间冲突的描写,对人物内心冲突的描写不如悲剧来得激烈。在这部喜剧中,霸尔多洛想娶罗丝娜为妻,可又时常怀疑罗丝娜有了情人,痛恨罗丝娜不爱自己;罗丝娜爱慕化名兰多尔的伯爵,可又怀疑兰多尔对自己的心意;伯爵有些轻视第三等级,可是又得依靠第三等级的聪明才智来帮助自己。这些人物内心冲突的描写,虽然不多,但是也必不可少,不仅推动了剧情的发展,让整部戏剧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增加了作品的戏剧性,而且也激化了戏剧的主要冲突,使之一触即发。
这种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种。人与自然环境的冲突,往往是因为人物内在的性格或情感与外在的自然环境不协调,从而构成戏剧冲突。在这部喜剧中,虽然没有直接描写自然景物,但是在第三幕第四场中,罗丝娜在一首歌声中描绘了一幅美好的大自然景色,春回大地,有含苞初放的花朵,有四处撒欢的小羊,这样美好的景色令罗丝娜惊喜万分,春情萌发,但这在封建道德观念制约的现实环境下,在霸尔多洛严加监管的家里,是不被允许的,因此情与环境的不协调,就构成了戏剧冲突。
而在描写人与社会环境的冲突时,剧作家一般会采取把社会环境“人化”的方式,即把社会环境戏剧化为人与人之间的冲突,或者采取把社会环境“物化”的方式,即把社会环境戏剧化为具有象征性的道具,或者采取把社会背景描写成对人物发生重大影响的背景的方式。出于不同创作的需要,剧作家会选取其中一种或多种形式来呈现人与社会环境的冲突。而在这部喜剧中,剧作家主要采取的是将社会环境“人化”的方式来呈现的。费加罗面对的社会环境是封建专制思想盛行的时代,而霸尔多洛就是这种社会环境的人化,因而费加罗与所处时代的冲突就被转化成了费加罗与霸尔多洛之间的冲突,这也是这部喜剧的主要冲突表现之一。因此,费加罗对霸尔多洛展开的激烈斗争,就是他反对封建思想、反抗封建压迫而展开的激烈斗争。
《塞维勒的理发师》是一部四幕喜剧,整部作品戏剧冲突紧张激烈,戏剧情节一波三折,这得益于剧作家对整部作品的宏观把控和巧妙的谋篇布局。
悬念是指剧作家为了激活观众的“紧张与期待的心情”,在艺术处理上采取的一种手段。悬念的分类有多种方式,其中一种分类是根据观众知情与否来进行划分,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观众毫不知情,他们需要根据人物的性格和剧情的蛛丝马迹来揣测,观众往往带着极大的期待等待剧中人物的解密。在这部喜剧中,伯爵请求费加罗帮助自己完成和罗丝娜结婚的心愿,观众知道费加罗机智聪明,晓得他肯定会设计出一些计谋来戏弄顽固的霸尔多洛,但到底是怎样的计谋,观众不清楚,所以他们是抱着极大的热忱等待剧情上演的。另一类是观众知情,但剧中人物不知情,这样他们就更想知道剧中人物最后的命运。在这部喜剧中,所有观众一开始就知道伯爵的真实身份,但罗丝娜和霸尔多洛不知道,观众就会迫切地想知道当罗丝娜知晓自己误以为是平凡人的情郎是伯爵后的反映,更想知道当将化名为阿隆左绅士的伯爵视为助力的霸尔多洛在得知伯爵的真实身份后会是怎样的表情,观众带着迫切的心情去观赏戏剧的演出。当观众看到得知真相后的霸尔多洛流露出他们所预想的目瞪口呆、气急败坏的表情时,他们猎奇的心理得到了满足而哈哈大笑。悬念的设置不仅有助于情节的推进,也有利于戏剧冲突的激化。
剧作家在安排戏剧结构时,还采用了巧合。在第一幕中,伯爵正为如何和罗丝娜联系上而烦恼时,他就遇见了老熟人,而且这个老熟人还能自如地出入霸尔多洛的府邸,关键是这个老熟人还聪明机智,愿意提供帮助,没有比费加罗更适合的人选了,在合适的时间出现合适的人,这并不寻常,而是偶然。这一偶然就引发了整部戏剧故事的展开,推动了戏剧的发展。第二幕第八场中,霸尔多洛和唐巴斯勒在密谋第二天进行结婚公证的事情,如果顺利展开,霸尔多洛将如愿以偿迎娶罗丝娜,而伯爵将伤心欲绝,这与剧作家表达的主题不相符。那怎么办呢?巧合来帮忙。如此秘密的事情居然让躲在一旁的费加罗给偷听到了,从而告知伯爵,破坏了霸尔多洛的好事,引发了他们与霸尔多洛之间激烈的冲突。可见,巧合的运用直接促成了戏剧冲突的发生,并推动着情节不断向前发展,使剧情波澜起伏、扣人心弦,使戏剧冲突更加紧张激烈。可以说,在特定情境中没有巧合的帮衬,戏剧往往就不能很好地完成矛盾冲突的整个过程。
这部喜剧在剧作家的安排下,在悬念和巧合的帮衬下,情节紧凑精彩,冲突集中尖锐,人物错综复杂,形成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严谨周密的结构。《塞维勒的理发师》围绕着反对封建压迫、宣扬启蒙思想的主题,描写了封建贵族和第三等级两大阶级之间尖锐的矛盾冲突。这是一部结构严谨、布局巧妙的喜剧,戏剧冲突高度集中,戏剧发展曲折多变。正因为如此,这出戏剧在1775年首次公演的时候,就大获成功,得到观众的一致认可。剧作家也是受此鼓舞继续创作,这才有了“费加罗三部曲”的问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