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氏夫妇《汉魏六朝小说选》的再版与重构

2019-07-15 09:48宫蔷薇北京大学英语系北京100871中国矿业大学外文学院江苏徐州221000
名作欣赏 2019年21期
关键词:杨氏译者译文

⊙宫蔷薇[北京大学英语系, 北京 100871;中国矿业大学外文学院, 江苏 徐州 221000]

杨宪益早在十一二岁时便大量接触古代笔记小说,并且一直喜欢中国的“古典语文”。1938年杨宪益尚在英国留学之际,便首次翻译中国古典文学,在戴乃迭的帮助下将屈原的长诗《离骚》译成英语对偶句的英诗,这也是杨宪益和戴乃迭共同翻译事业的开始。1952年,杨氏夫妇进入外文出版社工作,并连续出版了多部古代文学译作,其中便包括《汉魏六朝小说选》以及《离骚》,该时期的译作受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政治形势和意识形态的巨大影响。

1958年,杨宪益、戴乃迭翻译《汉魏六朝小说选》(

The Man Who Sold a Ghost: Chinese Tales of the 3rd-6th Centuries

),由外文出版社出版。这是我国译者首次大规模译介汉魏六朝志怪小说,译文收录共74篇志怪小说,除选自《搜神记》的23则故事之外,还包括选自《列异传》《博物志》《神仙传》《灵鬼志》《搜神后记》《齐谐记》《幽明录》等十四个志怪小说集的51则故事,同时有来自《世说新语》的故事14则。李剑国将志怪小说分为四类,即杂史体志怪小说和杂传体志怪小说、杂记体志怪小说以及地理博物体志怪小说。《汉魏六朝小说选》是第一个囊括所有类型志怪小说的译本。1990年第二版,2001年外文出版社再版《汉魏六朝小说选》,收入《大中华文库》,英文题目更改为“

Selected Tales of the Han, Wei and Six Dynasties Periods

”。与1958年版不同,这一版配上了文言文原文。2005年外文出版社再版,添加了汪龙麟的白话译文。该版本2010年第二次印刷。从1958年全英文版到2005年中英文对照版之间相隔将近半个世纪,两版出版的社会历史背景以及面向的读者群体所处的社会历史背景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两版之间存在的修订和改写具体有以下几方面。首先,两个版本的英文书名不同。1958年全英文版的题目是“

The Man Who Sold a Ghost: Chinese Tales of the 3rd-6th Centuries

”,取自译文选的第一则故事《宋定伯》,该题目形象具体,突出了译文选志怪的主题,并给出了汉魏六朝的历史时间段。而2005年汉英对照版的英文题目与译文选的汉语题目相对应,译为“

Selected Tales of the Han,Wei and Six Dynasties Periods

”,突出了译文选的历史时期。

其次,译者前言消失。半世纪后再版的出版环境和规范与之前都有变化,除了译者前言中有些叙述和表达现在看来不合时宜以外,整套丛书的排版体例的一致性也使得译者前言统一消失。读者不再从译者口中得到任何关于译文和原文的介绍和认识,译者与读者的直接交流仅限于译文正文和极少的脚注。再版书共有五个故事——《盘瓠》《蚕马记》《白水素女》《凝阴民妇》《汉武故事》,备有脚注各一,这些脚注在2005版得到了保留,形式由脚注改为每则故事的尾注。

杨宪益在1958年版的译者前言中写到汉魏六朝时期的背景,当时“苛政猛于虎”,人民面对长期的兵役和徭役:

到处都是压迫和屠杀。中国北部和长江以南的人们对生活都不抱希望。他们对统治阶级的憎恨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一次次的起义中表现出来,并在志怪小说中得以表达。正基于此,这些故事被赋予了独特的社会内涵和现实意义。……尽管这些故事间接地表达了人民的感情和希望,但由于故事产生的历史背景,难免会有某些问题。因此故事中充满了迷信、万物有灵论,充满了神惩天谴、轮回转世的思想,同时儒家道德的封建概念也深刻地渗透其中。……很多故事明确反映了人民对压迫的仇恨。……在某些故事中,灵魂和鬼怪代表了压迫阶级的丑恶。而在其他故事中,又象征着人民群众不屈不挠的精神,表现了作者对受苦受难者的同情。

从译者前言中,可以明显看出时代的特征,对“压迫阶级”和“人民仇恨”的强调,对故事充满“迷信”“轮回”“儒家道德”等“封建思想”的解释。这都体现了刚刚解放的中国在特定历史环境下的政治诉求。这种意识形态体现到志怪小说的翻译中,首先影响的便是小说的选材。汉魏六朝志怪小说数量巨大,如何在有限的纸质空间呈现最具代表性的故事,如何在当时意识形态和读者需求之间进行取舍,以及更进一步翻译选中的材料,都是当时需要考虑的内容。

选取的故事最好可以体现“反压迫”“反封建”的思想,可以体现“人民群众不屈不挠的精神”。例如选自《神仙传》的故事五篇。其中《魏伯阳》《张道陵》和《壶公》都涉及考验弟子的情节,忠心的弟子通过了师傅的重重考验,最终得道成仙。这些故事除强调对权威的服从,同时也赞颂个人顽强的意志、“不屈不挠”的精神,通过个人的努力便可获得成功。《左慈》的故事自始至终都暗示了人民群众与封建统治阶级的抗争,曹操想要置左慈于死地,左慈成功逃脱并戏耍曹操;荆州刺史刘表同样想杀左慈,而后杀意全消;左慈扮作瞎眼老头初被怠慢后被款待等。而《壶公》和《董奉》都有直接解决人民疾苦的情节:费长房除鬼怪;董奉治病、致雨、驱邪,通过卖杏强调公平交易和诚实的品德。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需要巩固革命的成果,百废待兴的情况下需要顽强的意志克服各种困难,这些故事情节都与当时的意识形态相吻合。

2005年版“大中华文库”汉英对照版本删除了1958年英文版本的“译者前言”,取而代之的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石昌渝教授中英文对照的前言。该前言将侧重点放在了志怪小说之上,其中给出了“古小说”的定义:

小说作为一种文学体裁,它孕育在汉魏六朝时期,诞生于唐代。汉魏六朝的叙事散文,除史传之外,主要就是被称为“小说家”的作品。“小说”的概念自古以来就歧义很多,但大体上是指叙事散文中既不能划入“史部”之信史,又不能划入“子部”儒家的丛残小语, “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孔子语)。这类作品大致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记叙神、仙、鬼、怪的志怪书,如《列异传》《搜神记》等等;第二类记叙历史人物时间但掺杂了较多怪诞无稽的内容,有人称它们为杂史杂传,如《燕丹子》《汉武故事》等等;第三类是记叙当时名士的卓然不群的举止言行的志人书,如《世说新语》等等。这三类作品都有各自的文体特征,都还不是后世的说故事以娱悦读者的文学意义上的小说。但它们与后世小说有着亲缘关系,从小说文体发展的角度看,它们都是小说的孕育形态,为区别后世文学意义的小说,我们也通常称它们为“古小说”。

石昌渝在此提到了汉魏六朝时期的很多作品,其中讲到“仙话”,“沟通神仙是方士的专利,方士是仙话的加工者或创造者,也是仙话的主要传播者”。尽管石昌渝并非《汉魏六朝小说选》的译者,但他在前言中的观点则体现了我国主流意识形态以及大部分非宗教信仰者的认识,即这些仙话是方士“加工”“创造”之物,而非真实发生事件的客观描写。“出于宣教的目的,葛洪撰述《神仙传》力证神仙实有”,这是读者普遍持有的观点。

杨氏夫妇具有明显历史特色和政治话语的英文译者前言被完全删除,取而代之的是《大中华文库》工作委员会主任兼总编杨牧之关于丛书的中英文总序,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教授石昌渝针对《汉魏六朝小说选》的中英文前言。在译文选的最后有一页译者的英文简介,包括杨氏夫妇的简单履历和代表译作。除译文外,译者完全消声。在新的学术和翻译领域领军人物的总序、前言、介绍中,曾经是译文创造者、对译文有直接看法和见解的译者成为被展示、被隔离的历史。这不仅仅发生在已逝的译者身上,丛书学术顾问委员会成员丁往道同样没有机会在自己的译作中发声。

再次,与译者消声同时发生的还有译者主体地位的消失,具体体现除了译者前言的抹除,还有中文原文和中文今译文的添加。与全英文的1958年版相比,2005年的英文与文言原文和白话译文并置。由于译者已逝,译文参考的原文版本或不可考,这就导致2005版出现中英文不对应的情况。例如《壶公》中的一句话“房诣公,恍惚不知何所”,2005年版原文采用的是《汉魏》本“房诣公”,而对应的今译和英译却分别是“费长房跟着壶公,恍恍惚惚不知到了什么地方”以及“Fei accompanied the Pitcher Man...”。按照今译和英译,此处对应原文应是《四库》本《神仙传》的“长房随公去”,而非《汉魏》本“房诣公”。

第四,1958年版的图片资料消失。全英文版目录后附有五张铜版纸的图片,介绍分别是“三世纪墓穴中的杂技表演石刻拓本”“西晋学者陆机的书法作品”“死于297年晋朝将军墓中出土的家用器具陶制模型”“齐高帝萧道成陵前的石刻独角兽”“六世纪北魏一块砖上的音乐艺人表演队拓本”。这五张图排版在第一篇译文《宋定伯》之前,正式的阅读体验尚未展开,读者先在视觉上直观地感受到当时人们的文化生活,大致了解汉魏六朝这一历史时期特有的风土人情。2005版在正文前没有图片,有两张书影,分别是“宋刻本《世说新语》书影”和“明刻本《搜神记》书影”。与1958年的图片相比,书影与所译内容直接相关,但没有图片对当时的社会文化展示直观。

第五,两版拼音系统的变化。汉语拼音于1958年2月11日正式通过开始使用,而全英文版的第一版正是在当年出版,译文中凡涉及人名地名的音译使用的还是威妥玛拼音,并且在1990年再版时保留了第一版的拼音系统未作修改。到2005年汉英对照版出版之时,则统一修订为现代汉语拼音,以选自《神仙传》五则故事的题目译名变化为例:

表1

从五个题目来看全英文版和英文对照版除拼音系统不同之外,没有任何语言的变化和修改,经考查译文正文也是类似的修订原则。

上述五点是1958和2005两版在文本上的主要差异,除最后图片和拼音差异外,前三点都在主体译文外逐步消除译者的存在,译者的活动范围被限定在译文之中。杨氏夫妇在翻译时没有像翟林奈一样频繁地使用注释,更没有像康儒博一样几乎用脚注和评论淹没了译文正文。除译者前言和仅存的5个注释以外,杨氏夫妇几乎已经完全隐形在“透明”(transparent)的译文之内。2005年版并没有像1958年全英文版一样试图以译者替代作者,以译文替代原作。相反,原作与译作同时出现,并驾齐驱。在遮掩译者存在的同时,以文言原文和白话译文挤压译文的空间;尽管原作者依然隐形,原作却以突出的篇幅彰显了自身的存在。

新版的排版和编辑在试图以英文传播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同时,似乎对译者只抱有有限的信任。丛书总编辑杨牧之在《总序》中曾委婉批评汉学家的译文:

还有许多资深、友善的汉学家译介中国古代的哲学著作,在把中国民族文化介绍给全世界的工作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但或囿于理解有误,或缘于对中国文字认识的局限,质量上乘的并不多,常常是隔靴搔痒,说不到点子上。

尽管批评了汉学家的译文“隔靴搔痒”,《大中华文库》并没有完全摒弃汉学家的译文,例如《聊斋志异》便有汉学家梅丹理(Denis Mair)和梅维恒(Victor H.Mair)的译文。杨氏夫妇1958年纯英文版的译文本可归于欧阳桢划分的文学翻译的“共生翻译”——可以同时经得起单语读者和双语读者审视的译文——在与中文并置之后,则将其目标读者局限在了学生和研究人员,成为供学习和参考的“附属翻译”。添加中文原文之后,新版却没有根据后添加的中文原文对英译文做出任何的说明和修改,这使得杨氏夫妇的译文直接暴露在双语读者或学习者的对比审视之中。杨氏夫妇翻译之初并无意作为双语学习的资料,纯英文的译文更多的是面向英文读者。此外添加的原文是否即杨氏夫妇当年参考的原文仍存在很大疑问,同时白话译文有时又与英译文相左,这就使得2005版的译文面临更大的来自读者的质疑风险。例如《神仙传》五篇译文中的第一篇《魏伯阳》的第一页,魏伯阳入山炼丹:

丹成,知弟子心怀未尽,乃试之。(原文)

仙丹练成之后,魏伯阳知道弟子们心里并不是完全相信这些道家之术。就试探他们。(今译)

对应杨氏夫妇的英译文:

But after he had succeeded, knowing that his disciples had not yet freed themselves from all thought of worldly pleasure, he determined to test them.

其中“心怀未尽”白话文今译是“心里并不是完全相信这些道家之术”,杨氏夫妇的英译文回译是“世俗享乐之心未绝”。原文“知弟子心怀未尽”同《汉魏》本和《太平广记》版,《四库》本作“知弟子心不尽”,《云笈七籖》作“知两弟子心不尽诚”。所列三种版本表达了两种意思,“心怀不尽”和“心不尽”指弟子心有挂念、没有完全抛却世俗,“心不尽诚”指弟子对炼丹修道不尽相信、心中存疑。无论心有挂念还是存疑,都使弟子面对魏伯阳服丹的试探时采取保守抵抗的态度。与英译文相比,白话文翻译则将“心怀不尽”译成了“心不尽诚”的意思,尽管与《汉魏》本原文有偏差,但与上下文逻辑衔接没有问题,只是如此一来便凸显了英译与今译之间的差异,使对文言原文不尽了解、需要今译辅助的读者感到困惑。

总结《汉魏六朝小说选》的1958版和2005版,第一版译者将宗教文本中文学色彩较重的篇章选出译成了文学作品的合集,试图在英语文学领域占一席之地;而第二版则在副文本中将第一版译者拘谨的声音进一步消解,将第一版提供文学阅读体验的纯英文译作从共生翻译放逐到课堂和书房供学习和研究的附属翻译。2005版生动地说明了如何在不改变译文正文一字一句的情况下,通过对副文本的改变,重写一部译作;如何通过消除译者在文本外的声音、通过将英译与今译并置,挑战过去的译者。社会环境的巨变追赶的不仅是当下的译者,还有无法抗拒被不断改写的译作。

①② 杨宪益、薛鸿时:《漏船载酒忆当年》,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01 年版,第10页,第76页。

③ 李剑国:《唐前志怪小说史》, 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年版。

④ Yang Hsien-yi and Gladys Yang, trans.

The Man Who Sold a Ghost: Chinese Tales of the 3rd-6th Centuries

.Beijing:Foreign Language P, 1958: i-v.

⑤⑥⑧⑩⑫ 杨宪益、戴乃迭英译,汪龙麟今译:《汉魏六朝小说选》, 外文出版社 2005 年版,第17页,第19页,第196—197页, 总序第1页, 第162—163页。

⑦ 谭敏:《从“致太平”到“求成仙”——〈神仙传〉的神仙道教主题》,《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9期,第81页。

⑨ Venuti, Lawrence.

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 A History of Translation

. London: Routledge, 1995: 1.⑪ Eoyang, Eugene Chen.

The Transparent Eye: Reflections

on Translation, Chinese Literature, and Comparative Poetics

.Honolulu: U of Hawaii P, 1993: 149.

⑬ 葛洪撰、胡守为校释:《神仙传校释》,中华书局2010年版,第64页。

猜你喜欢
杨氏译者译文
Fort Besieged
弟子规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弟子规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
浅议海源阁杨氏藏书贡献
弟子规
一个坏官员导致冤假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