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欣悦 石伟平
[摘要]NEET族是指既没有正式工作,也不接受学校教育或培训,必须依靠家庭提供生计的青年群体。这个群体具有就业意愿不高、人力资本不足的特征。通过职业教育和培训,可以促进NEET族提高人力资本、提升培训参与度并且提升培训效能。要促进NEET族就业,就必须构建完备的就业培训与援助体系,为提高NEET族的人力资本打下基础;提供符合个体需求的职业教育和培训内容,激发NEET族群体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加强学校劳动教育,职后在岗培训,降低NEET族产生率。
[关键词]NEET族 就业 职业教育和培训
[作者简介]马欣悦(1993- ),女,江苏常州人,华东师范大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在读博士;石伟平(1957- ),男,上海人,华东师范大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名誉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 200062)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9)12-0019-06
NEET族(Not in Education, Employment or Training)一词指“既没有正式工作,也没有接受学校教育和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必须依靠家人为生的青年人”①。这个概念最早出现在1999年英国社会排斥办公室(SEU)的一份报告中,而后在日本、韩国、美国等国家逐步被广泛使用。在我国,NEET族通常被称为“啃老族”。受经济、政治、文化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加上缺乏劳动力市场所需的工作技能、缺乏良好的心理素质或由于家庭文化等因素的影响,使一部分无法就业的青年选择逃避劳动力市场,成为“啃老族”。根据国际劳工组织2017年的数据,“全球NEET族人数占青年人口总数的21.8%,其中发展中国家为12.1%,新兴国家为25.2%,发达国家为13.1%”②;“东亚地区NEET族人数占东亚地区青年总数的3.7%,与亚洲其他地区及其他大洲相比,所占比例最低,但是与往年相比也呈现上升趋势”③。目前我国没有政府部门关于NEET族人数及其构成的相关统计资料,但有学者研究显示“2000~2010年,我国NEET族人数占青年总人口数的比例从9.4%上升至20.4%”④。如何激发NEET族青年的工作意愿、提升工作竞争力,是值得探讨的课题。
一、NEET族的成因
NEET族在我国的存在是不争的事实,其对国家经济发展、产业转型以及社会稳定等都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探析NEET族形成的原因将有助于形成预防NEET族出现以及促进NEET族就业的相关对策。从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来看,NEET族的成因具有国别差异。
1.国外NEET族的成因。国外NEET族的成因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教育、培训不足。在技能方面,OECD2013年的平均数据显示,“在读写能力方面,具有较高读写技能的人占NEET族人数的比例低于6.94%,而NEET族中具有低读写技能的人的比例则接近26.11%;在计算能力方面,具有高计算技能的人占NEET族总人数的比例仅在6.16%左右,而具有低计算技能的人则占到25.21%左右。”⑤从个人层面来看,技能水平低、教育基础差、培训不足也是让一些青年成为NEET族的原因之一。不过,OECD2015年的数据显示,虽然OECD国家的NEET族在学历水平上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是大部分至少接受过高中阶段的教育。这表明技能文化水平低下并不是阻碍NEET族就业的唯一因素。其二,社会资本不足。在家庭方面,OECD对12个国家的调查结果显示,本地出生的移民后代与本地出生的当地人后代相比,仅两个国家的当地人后代的NEET族比例高于本地出生的移民后代。Laurent Gobillon等人也提出,根据空间不匹配假说,拥有低技能的少数族裔居住在就业机会较少的地方,很难进入劳动力市场,也就很难获得工作的机会;同时,由于移民身份,他们在社会福利和就业援助、社会资本方面获得的帮助可能比当地人少,这些因素都可能使得他们在就业中比本地人缺乏竞争力。
2.我国NEET族的成因。就我国来看,除了区域经济水平、社会文化、宗教信仰、文化程度以及家庭等一些影响NEET族出现及数量的因素外,受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调整以及传统文化的影响,我国NEET族的产生还有一些特殊的原因。
第一,产业结构转型和升级对高技能人才需求不断增大,而NEET族缺乏就业竞争优势。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产业结构开始调整、转型及升级,大量行业出现人才短缺情况。从2017年开始,一些一线、二线城市开启“抢人大战”,陆续出台了大量引进人才的优惠政策。但与此同时,仍有大量毕业生难以就业。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2017年公布的毕业生数据显示,“2016年的未就业人数与2017年的待就业人数及中职毕业生数相加,预计2017年将产生1500万待就业人员。”⑥追根究底,造成抢人大战与待就业人口过剩并存的两难局面的原因,是我国经济新常态对人才结构的需求发生了转变,而大量待就业者仍然没能适应经济新常态的发展。根据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我国毕业后未就业青年主要集中在16~24岁,占毕业后未就业总人数的80.7%;未就业人口中,高中及以下学历占到63.12%,专科及以下学历占到87.72%。”⑦相对而言,未就业人员整体受教育水平较低。过去我国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就业情况受青年的受教育水平和技能水平影响相对较小。随着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以及“中国制造2025”等一系列科技强国战略的提出,许多受教育水平、技能水平较低的青年人毕业即失业,难以满足和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在求职的过程中屡屡碰壁。同时,他们又缺乏参加职业培训、提升受教育水平或技能水平的意识和途径,导致求职意愿逐渐减弱,部分青年人选择放弃求职。
第二,职业教育和培训缺位,导致NEET族接受再教育和培训的机会不足。我国经济结构的转型带来了青年就业的阵痛,一方面,产业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移,许多岗位对就业者的受教育水平及技能水平提出了要求;另一方面,经济变革带来的教育大变革尚未完成。在基础教育阶段,缺乏相应的职业启蒙教育、劳动教育和职业教育,在学校后教育阶段缺乏相应的职业教育和培训,導致NEET族接受再教育和培训的意愿不强。职业培训机构是我国职业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成人职业技能培训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对于提升一线劳动者的文化素养和职业技能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根据教育部发展规划司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职业培训机构数2013—2017年五年间减少了23082所,下降幅度达到20.56%。除了培训机构的减少,2013—2017年五年间职业培训机构注册生数和结业生数的下降幅度基本超过10%。职业培训机构整体规模和质量下降,大批待就业青年难以获得再教育和培训的机会。
第三,受传统儒家文化影响,学生缺乏相应的生涯教育与实践能力。“学而优则仕”是中国许多人奋斗的终极目标,这种价值取向在社会职业选择中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它潜伏在人们的思想意识中,表现在人们的职业选择上。这样的传统观念表现在教育上就是学校和家长关注应试教育,缺乏对实践能力的认识,盲目追求热门专业,未考虑劳动力市场的实际需求;学生以考上好学校为目标,缺乏实践能力和相关技能的培养,难以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求。由于缺少对劳动力市场的准确认识,在尝试进入劳动力市场时容易出现自我定位偏差,面临“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就业局面,对就业产生畏惧心理,进而放弃就业。此外,传统家庭观念也对青年就业产生了影响。有些父母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过多干预,使孩子在很多方面难以做出自己的决断。同时,由于受传统家庭观念的影响,即使孩子已满18岁,父母仍然认为抚养孩子是自己的义务,导致有些青年就业的意愿相对较低。
二、我国NEET族的基本特征
由于各国劳动就业制度、教育制度以及社会教育文化的差异性,各国NEET族的特征也具有差异。就我国NEET族而言,具有以下两个典型特征:
1.就业意愿不高。NEET族与未就业青年在概念上有所不同,NEET族主要是主观上缺乏就业意愿,具体表现为主动放弃就业机会。从NEET族这个单词的构成也可以看到,它意指不去就业、不接受教育、不参加培训。而未就业青年应该是主观上具有就业意愿,但是目前尚未达到就业目标的这一类群体。所以,根据NEET群体就业意愿较低原因的不同,可以将其分为三类:(1)追求自由的自主创业型。这一类NEET被称为积极的NEET族,他们通常是由于个人选择或其他一些原因成为NEET族,目前可能处于无业或创业状态。(2)求职受挫的自我封闭型。这类NEET族在找工作的过程中由于技能或受教育水平不足以及自我期望過高等问题屡屡受挫,求职意愿低下甚至拒绝求职。(3)社交困难的社会逃避型。这类NEET族由于受自身成长环境或心理状态的影响,在人际社交方面存在一定障碍,从而拒绝融入社会群体,也拒绝进行如求职这样的社会性活动。
2.人力资本不足。影响NEET族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因素既有经济、文化、社会传统、原生家庭等外生原因,也有人力资本、社会资本以及心理资本不足等内生性因素。与国外NEET族相比,由于经济发展、社会文化等因素,人力资本因素是影响我国青年人是否会成为NEET族以及NEET族是否能重新回归劳动力市场的一个关键因素。人力资本的高低直接影响了NEET族重新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可能性。对NEET族而言,其人力资本是指通过教育与培训进行技能、心理、文化等各方面提升后的资本量总和。这种人力资本的高低会对NEET族进入劳动力市场的意愿、进入后的薪资水平以及能否长久呆在劳动力市场产生很大的影响。我国NEET族人力资本不足主要体现在:
第一,低基础的文化素质。NEET族以低技能群体为主。“调查显示,我国25~34岁的人群中约有64%的人没有完成高中教育,远高于OECD国家15%的平均水平;25~34岁人群中,仅有18%接受了高等教育”⑧,而这一批人恰恰是待就业的主要群体。同时,根据2016年《中国劳动力市场技能缺口研究》,“当前阶段全国结构性失业人口(劳动技能与岗位要求不匹配)规模约704万人,占全部劳动力人口的1%。在16~29岁失业风险较高的年龄段中,92%的失业者是高中及以下的低技能劳动者”⑨。
第二,缺乏技能培训。在智能制造的背景下,许多低技能岗位可以被机器所替代,在减少了企业人力成本的同时也缩减了低技能青年的就业岗位。同时,根据“资本—技能互补性假说,相对于低技能劳动者,高技能劳动者与设备资本的互补性更强,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表现为设备资本的快速积累,会拉大高低技能劳动者之间的工资差距”⑩。然而,一方面,低技能劳动者难以通过资本进行自我提升从而向高技能靠拢;另一方面,在生产智能化的今天,低技能劳动者由于难以满足劳动力市场对技能的需求,从而可能被劳动力市场淘汰。
总的来说,NEET族的文化水平、技能水平越高,或获得的技能数量越多,就越有可能帮助其脱离NEET族的身份,顺利进入劳动力市场。然而,从上述数据不难看出,在进入劳动力市场之前,青年人以文化、技能为核心素养的人力资本积累远远不足,正是这种不足,导致他们在应聘求职的过程中困难重重。有研究显示,企业更倾向于选择有一定工作经验和较高技能的应聘者,以降低用工的时间成本和人力成本。
三、促进我国NEET族就业的职业教育与培训策略
研究表明,高质量的职业教育及培训,尤其是高中及以上的教育,可以帮助那些对学术教育不感兴趣或不擅长的学生完成从学校到工作的过渡并提高他们的技能水平,增强就业竞争力。同时,职业教育与培训可以帮助青年人直接了解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并为其提供获得劳动力市场所需技能的机会。因此,根据我国国情,通过职业教育与培训激发NEET族参与培训的意愿,增强其就业意愿,提升其职业技能水平,从而增强就业竞争力是必然之举。
1.构建完备的就业培训援助体系,为提高NEET族人力资本提升提供支持。第一,建立科学完备的职业再教育和培训体系。人力资本不足是导致NEET族产生的根本性原因,因此,必须构建一个有利于NEET族人力资本积累的职业教育和培训支持体系。该体系不只是包含职业教育与培训的内容,还应当建立相应的职业资格认证体系、技能等级—学历证书兑换体系、社区培训中心学分—职业资格转换体系等,通过完备的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为提高NEET族的人力资本打下坚实的制度基础。
第二,构建符合现代青年特点的多样化的职业教育和培训模式。在培训模式上,应当结合“互联网+”的时代背景及NEET族的特点进行创新。NEET族的年龄基本在16~24岁,传统的课堂式培训方式对他们缺乏足够的吸引力。因此,首先在培训模式上可以采用项目式培训方式,以实际项目为载体,让学员能够边学习、边工作。这样既提升了学员的专业技能水平,又能够让他们熟悉职场环境,为其就业打下基础。其次,针对理论部分的培训,可以建立在线职业教育与培训课程库,并在课程中设置作业及考核,让NEET族可以随时随地接受职业培训,并通过线上考核换取相应的学分或证书。在技能培训方面,随着VR/AR技术的不断发展,技能培训将逐渐不受场地和环境的约束,相关培训单位可以将新技术融入其中。这样不仅能为学员参与培训提供方便,也能拓宽学员的视野,提高学员参与培训的热情。最后,强化企业在培训中的角色和责任担当。有关部门及培训单位可以与企业联合,对部分企业岗位进行学校—社会—企业共同培训。学员在完成项目和理论技能培训的基础上,通过企业考核后即可获得企业相应岗位的优先面试或面试加分。通过“互联网+培训”的模式,提高了青年的就业能力,激发了青年的就业意愿。
第三,搭建多元有效的就业培训与援助体系。许多NEET族由于缺乏与社会的接触,缺乏对劳动力市场的基本了解,信息获取滞后、求职经验不足,更容易产生求职失败的情况。要改善这种状况,就需要有关部门组建青年就业援助小组等组织,通过定期的宣讲活动、体验活动以及相应的生涯辅导活动,帮助其掌握劳动力市场动态,明确自身定位,较好地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此外,部分NEET族的家庭资源有限,在某种程度上也限制了其就业及职业的发展。因此,有关部门可以通过青年就业援助小组、提供就业信息、与企业定期开展招聘活动、开通专门网上申请通道等方式,尽可能地实现就业资源的公平。
此外,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观念的转变,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更愿意选择自主创业而不愿按部就班地工作,这一部分年轻人也是NEET族的一部分。针对这样的情况,有关培训单位可以根据青年人创业的特点,一方面提供一定的创业补偿教育,为其提供创业相关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等培训;另一方面可以邀请一些成功创业的青年进行经验交流,激发这部分NEET族的创业热情,同时准确认识自己的创业能力,并且激发其就业意愿。
2.提供符合个体需求的职业教育和培训内容,激发NEET族群体参与培训的积极性。为了提高NEET族参加职业教育和培训的意愿,政府有关部门应根据劳动力市场的需求以及青年待业者的特点制定相关指导性的培训纲要,各地方有关部门及社区、成人培训中心可以根据纲要制定具体培训内容。面对不同类型的NEET族,可以制定菜单式的培训内容,以满足NEET族对培训内容的不同需求。
第一,基于心理调适的职业培训。部分NEET族由于在成長或求职过程中的挫折体验,对就业及人际交往存在消极心态。因此,职业教育与培训首先应当加强对NEET族的心理调适,通过团体心理辅导、生涯教育等课程或培训,帮助他们进行心理调适,缓解或消除过去成长及求职失败经历带来的负面影响,为他们搭建人际交往和情感倾诉的平台,帮助其重新树立就业的信心,产生或增强其参加教育、培训的积极性,激发他们主动寻求就业机会的动机。
第二,基于技能提升的职业培训。随着“中国制造2025”的提出,我国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调整,机器换人成为许多低技能岗位的普遍趋势,各类企业对低技能方面人才的需求也在日益降低,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则与日俱增。因此,职业教育和培训要根据NEET族以低技能群体为主、难以适应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对人才需求的状况,进行系统的职业教育与培训,以帮助其提升技能水平,拓宽就业面,寻找更多适合自己、符合自己期望的工作岗位。有关部门可以联合培训单位、相关企业、学校等,根据劳动力市场对技能的实际需要开发相应课程资源库;在培训实施的过程中,根据受训者的受教育水平、学力水平有针对性地选择相应的中高技能课程;通过考核后可以颁发相应资格证书或累积相应学分,为之后的就业或继续教育打下基础。
第三,基于职业适应的职业培训。当前我国就业市场之所以就业难与用工荒并存,其根本原因是就业的结构性失衡。因此,要通过培训,引导青年人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对自我进行准确定位,对社会职业有正确的认知,不要一味地追求高薪、体面、舒适的工作,而忽视自己的能力等因素。其次,培训应该尽可能地与现实劳动生产相结合,以实际的生产案例为教学材料,可以聘请技术骨干、人事管理者等作为外聘教师,从实际工作的角度为学员讲授知识。
3.加强学校劳动教育,职后在岗培训,降低NEET族产生率。第一,加强基础教育阶段的劳动教育和职业启蒙。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网络技术的不断革新,劳动的类型和形态在不断变化,这就需要人们对劳动以及劳动者有新的、正确的认知,从而形成正确的择业观和就业观。为此,在基础教育阶段,要注意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劳动观的教育和引导。2015年7月,《教育部 共青团中央 全国少工委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出台,明确提出“要通过劳动教育,提高广大中小学生的劳动素养,促进他们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积极的劳动态度”11。2019年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也明确提出“鼓励中等职业学校联合中小学开展劳动和职业启蒙教育,将动手实践内容纳入中小学相关课程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过去的劳动教育主要以劳技课为载体,由从事基础教育的老师授课,内容多为手工、社区服务等。这样的劳动教育是浮于表面的,没有让学生真正深入地理解劳动的意义并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因此,为了更好地实施劳动教育,需要对中小学劳技课进行改革。一方面,劳动教育可以以普职融合教育为载体,通过普通教育与职业学校的合作,对目前的劳技课进行改造,即将职业学校的部分课程引入普通学校,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科学技术素养的同时,引领中小学生初步了解职业、理解劳动、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和职业观;另一方面,劳技课的实施主体可以由普通学校的老师转为企业在职业学校担任兼职的教师,给学生带来更加生动、更有场景和更真实的劳动体验,帮助学生树立对劳动和劳动者的正确观念。此外,普职学校可以合作开发劳技课程及教材,增强教材的实用性和现实性,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培养学生对劳动的兴趣。
第二,加强职后在岗培训。除了通过学校阶段的劳动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就业观和择业观,以降低NEET族出现的概率之外,就业后的在岗培训也是降低NEET族概率的重要途径。通过职后培训,一方面可以帮助刚入职的新员工适应岗位,帮助员工在岗位上实现自我成长和提升;另一方面,对企业来说,采用成人在职培训对新生代知识青年进行培训,“让其掌握新兴技术,其人力资源投资成本将远远小于解聘在职知识青年,重新招聘新的员工”12。
诚然,在我国现行的职业教育体系中,政府在学校教育中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但对职后教育的关注相对较少,投入也较少,并缺乏系统化的制度体系设计。因此,一方面需要逐步建立完备的职业培训体系,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解决企业在员工培训方面投入的后顾之忧;另一方面,需要企业重视内部员工培训,把握发展前沿,通过员工培训不断提升员工的人力资本,进而提升企业生产力。
[注释]
①孙琼如.NEET族:长大不成人的一代[J].中国青年研究,2005(8):62.
②③International Labour Office. Global Employment Trends for Youth 2017:Paths to a better working future[R].ILO Publishing:Geneva,2017:22,23.
④李春玲.80后和90后的尼特與啃老现象[J].黑龙江社会科学,2015(1):95.
⑤OECD.OECD Skills Outlook 2013:First Results from the Survey of Adult Skills[M].Paris:OECD Publishing,2013:55.
⑥资料来源于每日财经网2017年6月13日发布的“中国2017就业形势分析”一文。
⑦国家人口普查办公室,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司.中国2010年人口普查资料[EB/OL].(2011-04-28)[2018-10-20].http://www.stats.gov.cn/tjsj/pcsj/rkpc/6rp/indexch.htm.
⑧OECD.Education at a Glance 2018:OECD Indicators[M].Paris:OECD Publishing,2018:2.
⑨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中国劳动力市场技能缺口研究[R/OL].(2016-11-04)[2018-10-20].https://www.docin.com/p-1928297044.html.
⑩卢晶亮.资本积累与技能工资差距——来自中国的经验证据[J].经济学季刊,2017(2):577.
11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少工委.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教基一〔2015〕4号)[Z].2015-07-24.
12李燕.以在职培训提升新生代知识青年就业转型的路径分析[J].中国成人教育,2016(19):129.
[参考文献]
[1]Caspi A,Moffitt T E,Silva P A.Early Failure in the Labor Market:Childhood and Adolescent Predictors of Unemployment in the Transition to Adulthood[J].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1998(3).
[2]Gobillon L,Selod H,Zenou Y.The Mechanisms of Spatial Mismatch[J].Social Science Electronic Publishing,20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