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富平
摘要:化归思想是数学知识学习中应用的重要思想,通过合理应用,能够将原本复杂的数学问题简单化。高中数学教学一直是高中教育体系中的重难点,所以高中数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让学生掌握这一思维方式。基于此,本文对化归思想进行了阐述,然后结合实际案例,对化归思想教学方式进行了相应探讨。
关键词:高中数学;化归思想;案例分析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9)22-0121-01
许多学生学习数学知识都极为吃力,在学习中花费大量时间却不见成效。枯燥的练习并不能有效提高数学知识水平,而是需要掌握一定的思维方式,才能让原本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化归思想就是学习数学知识最有效的思维方式之一。因此,高中数学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教学的过程中做到“因材施教”,让学生真正掌握化归思想。
1.化归思想概述
从客观的角度看,分类、类比、联想等等思维方式,都可以被当做是化归思想的体现形式。“转化”是化归思想的核心内容,即“把未知转换为已知,将复杂转换为简单,将矛盾转换为答案”。化归思想在基本数学知识中也有所体现,比如多元方程转化为一元、高次转化为低次、高维度转化为低维度。简单来说,化归思想的解题模式为:分析问题后提出新的问题,解决新问题来应对原有的问题,这种思维内在转换,注重以变通的方式解决数学问题。
高中阶段的数学知识较难,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性特征”,如果教师能够在这一个期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消除对高中数学知识学习的抵触心理,那么一切教学活动都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化归思想改变了传统的解题方式,教师引导学生应用化归思想进行解题,就能让学生充分体会到解题带来的成就感以及快乐,从而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理性思维习惯,让学生从无尽的“题海”中挣脱出来。
2.化归思想应用原则以及案例
2.1 简单原则。
数学问题的解决,一定要将看似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处理,这也是化归思想的基本原则。举个例子,已知q、w、e不为零,并且q+1w=w+1e=e+1q,经过证明q2w2e2=1。许多学生在遇到这个题目的时候,都没有详细、清晰的解题思路,不知道从何下手,但是应用化归思想,将这道题简单化就很容易解决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或者让学生自主分析解题案例“we(q-w)=w-e,qw(q-e)=w-e,qe(w-e)=e-q”,最后经过简单的计算得到q2w2e2=1,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2.2 熟悉原则。
学习知识的过程,就是新的事物从陌生变得熟悉的过程,虽然数学知识内容较为抽象、枯燥,但是许多数学知识之间都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题型之间能够进行相互转换,学生只要掌握了熟悉的原则,就能够将陌生的知识内容,转化为熟悉的知识内容,题目在学生眼前也就更加简单了[2]。举个例子,题目“a3+(1+2)a2-2=0,a=?”这是一道典型的三次方程,但是许多学生对二次方程更加熟悉,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及时转变自身的解题思维,在解题的过程中可以将a作为已知因素,假设x=2,就能够将方程式转化为a3+(1+x)a2-x2=0,这样一来,题目就从求解a的三次方程变为了求解x的二次方程,根据高中学生的知识水平,就能轻而易举的算出a的值。
3.化归方法以及实际案例
3.1 分解法。
分解法是将看似没有规律的题目,转变为有规律的题目,然后根据简单的计算,就可计算出答案。举个例子,题目“11×2+12×3+……+1n(n-1)求出式子的和”这是一个较为熟悉的问题,但是从表面上来看,式子并没有固定的规律,但是这个时候就可以将其分解为11×2+12×3……1n×(n-1)=1-12+12-13……1n-1-1n=n-1n,这样一来,就能够简单计算出答案了。
3.2 换元法。
这种方法是指,将不标准看似复杂的不等式、函数、方程转化为简单的数学问题。在世纪解题的过程中,换元法是一种经常使用的计算方法[3]。比如“局部换元法”,将题目中某一个式子看作一个整体,然后用一个变量替换它,就能让整个式子变得更加简单。举个例子,题目“如果cosα+2sinα=-5,那么tanα=? A.12 B.2 C.-12 D.-2”,在解题的过程中就可以假设cosα=x以及sinα=y,根据已知条件进行计算就可得出等式x+2y=-5,结合固定不变的三角函数概念,得知x2+y1=1,最后结合两个等式进行计算,得出2x=y,因此答案為B。
结束语
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标准要求重点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而不是单纯传授给学生理论知识,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学习方法、解题方法,而不是一味用题海战术进行教学,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其将来的工作、学习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相凯. 高中数学教学中运用化归思想的实践分析[J]. 数学大世界(中旬版), 2017(4).
[2] 吉得加. 高中数学解题教学中的化归思想培育及运用[J]. 新课程(下), 2016(11):5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