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晓达
【摘要】 目的:对比BiPAP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4月-2018年5月收治的患者入组,回顾性分析患者资料,其中选择BiPAP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的患者52例,纳入观察组,初次治疗选择加温湿化的患者32例,纳入对照组。结果:观察组呼吸衰竭控制时间、总吸氧时间、住院时间、24 h后APACHEⅡ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最终转为有创机械通气率,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iPAP无创正压通气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效果较好,可以缩短病程,但是并不能降低并发症、有创机械通气风险。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Ⅱ型呼吸衰竭; 无创正压通气
doi:10.14033/j.cnki.cfmr.2019.10.07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9)10-0-03
中国成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发生率7.1%,现存患者约3000万,因烟草的泛滥、城市空气治疗恶化、老年人口比重的上升,发生率快速上升[1-2]。Ⅱ型呼吸衰竭是COPD常见的并发症,是患者死亡的常见病因之一。目前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治疗的呼吸支持方式选择仍然存在较大的争议,方法包括普通固定压力CPAP、智能型CAPA、双水平气道正压(BiPAP)等,不同方法各有优劣。本文尝试采用对照研究,选择2017年4月-2018年5月收治的患者入组,评价无创正压通气、加温湿化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效果与安全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7年4月-2018年5月呼吸内科收治的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資料,其中选择BiPAP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的患者52例,纳入观察组,其中男39例,女13例,年龄(56.1±7.4)岁;COPD表型:C型22例,D型30例;COPD病程(11.5±6.5)年,呼吸衰竭病程(1.9±0.6)h;呼吸衰竭初发12例,复发40例;急性诱发因素:呼吸道感染26例,过敏8例,其他4例,无明显诱因14例;APACHEⅡ评分(12.4±5.1)分;白蛋白(22.4±3.5)g/L。初次治疗选择加温湿化的患者32例,纳入对照组,其中男24例,女8例,年龄(57.4±8.6)岁;COPD表型:C型17例,D型15例;COPD病程(12.4±8.4)年,呼吸衰竭病程(2.0±0.5)h;呼吸衰竭初发8例,复发24例;呼吸衰竭、COPD的急性诱发因素:呼吸道感染17例,过敏5例,其他3例,无明显诱因7例;APACHEⅡ评分(12.6±6.2)分;白蛋白(22.0±3.7)g/L。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基础治疗 主要包括化痰止咳等基础治疗,输液管理,维持体内酸碱度、体液、电解质平衡,使用糖皮质激素控制炎症,规范的营养支持,纠正营养不良,呼吸道感染患者还进行抗感染治疗。
1.2.2 呼吸支持 观察组:BiPAP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取半卧位,抬高头部30°~45°,面罩吸氧,自主呼吸/时间控制(S/T)模式,支持频率12次/min,呼吸时间比1.5~2.5∶1,呼气压力3~4 cm H2O,吸气压力6~8 cm H2O,根据病情、疗效进行参数调整,纠正低氧血症、二氧化碳潴留改为低流量吸氧,氧流量3 L以下,吸氧浓度25%~30%,每天16小时以上,将经皮检测血氧饱和度维持在90%以上。
对照组:使用加温湿化高流量鼻导管氧疗,31 ℃,40 L/min,FiO2 25%,改善CO2潴留、酸中毒后,持续吸氧,吸氧气体流量计吸氧浓度维持在30%以上,维持血氧饱和度90%左右,每天使用时间至少5 h,加强吸氧管理。
1.3 观察指标
呼吸衰竭控制时间、总吸氧时间、住院时间、24 h后APACHEⅡ评分(分值越低表明患者生存状态越好)。有创机械通气率,并发症情况(包括气道损伤、医院感染、代谢紊乱等)。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呼吸衰竭控制时间、总吸氧时间、住院时间、24 h后APACHEⅡ评分等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有创机械通气率、并发症发生情况等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疗效、转归情况
观察组呼吸衰竭控制时间、总吸氧时间、住院时间、24 h后APACHEⅡ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机械通气、并发症发生情况
观察组最终转为有创机械通气率,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3.1 无创正压通气价值
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并不少见,发生率为1%~2%,多见于长病程、肺功能严重减退的患者,预后较差,大量研究显示呼吸衰竭是COPD患者死亡的最为重要的危险因素[3]。患者可出现呼吸暂停、反复低氧,从而引起全身氧化应激反应、炎症反应及交感神经兴奋性持续增强,导致多系统、多器官损害,与心脑血管疾病、肾脏损害、认知障碍等疾病有关[4]。
临床上,对于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重症患者往往需要正压通气治疗,但是若病情相对较轻,短病程,APACHEⅡ评分<20分的患者,选择何种呼吸支持方式仍然存在较大的争议。特别是近年来,加温湿化高流量鼻导管氧疗开始得到广泛的应用,替代正压通气成为普通患者的常用治疗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