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佩
(费县马庄中心卫生院,山东临沂 273413)
作为临床常见血管疾病,下肢静脉血栓指血液于深静脉内凝结成块阻塞静脉管腔所引发的疾病,直接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有研究资料显示,下肢静脉血栓好发于全身各个主干静脉,以下肢为集中体现,具有病程绵长及起病骤急等鲜明特点,而如何保证其远期疗效及预后效果,是相关护理人员所面临的主要挑战[1-2]。鉴于此,该文重点探究低分子肝素联合尿激酶治疗下肢静脉血栓的临床效果,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将2016年5月—2017年5月进入该院血管外科实行常规治疗的58例下肢静脉血栓患者划分为对照组,将2017年6月—2018年6月进入该院血管外科实行低分子肝素及尿激酶联合治疗的58例下肢静脉血栓患者划分为观察组。其中,对照组58例患者中男女比例为 31:27,平均年龄为(42.35±7.62)岁;观察组58例患者中男女比例为32:26,平均年龄为 (42.37±7.63)岁。结合以上具体资料发现,所有纳入对比的患者各项基本信息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例如:年龄及性别等,换而言之所有患者具备对比的研究价值,并且该次研究明确要求所有患者及其家属提前阅读签署实验同意书,以了解实验内容及明确实验流程为前提条件,该实验得到本地伦理协会的审核同意。
对照组患者实行常规护理,即:1次/d,100 mg/次口服拜阿司匹林肠溶片 (国药准字号:J20080708);将5%浓度250 mL葡萄糖注射液与18 mL复方丹参液
(国药准字号:Z2350220223)相混合予以静脉滴注。观察组患者实行低分子肝素及尿激酶联合治疗,即:于脐周或三角肌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 (国药准字号:S20013013),将5%浓度250 mL葡萄糖注射液与30万IU尿激酶(生产批号:20150419)相混合予以足背静脉滴注。同时,2组患者治疗10 d后,1次/d,2.5 mg/次口服华法林。
分别统计2组患者治疗前后AP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及PT(血浆凝血酶原时间)评估其凝血治疗效果,并且观察2组患者治疗后3、6个月及12个月是否出现复发情况。
该实验选择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收集及数据处理,将[n(%)] 视为计数资料的表现形式且选择χ2为检验标准进行研究,将(±s)视为计量资料的表现形式且选择t为检验标准进行研究,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对比统计结果发现,对照组与观察组治疗前后APTT及PT各项指标相比差异明显,2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凝血指标对比[(±s),s]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凝血指标对比[(±s),s]
组别APTT治疗前 治疗后images/BZ_99_808_2374_835_2421.pngPT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n=58)观察组(n=58)t值P值45.85±5.61 45.83±5.62 1.695>0.05 36.06±4.32 29.15±3.23 7.493<0.05 20.05±1.78 20.06±1.77 1.285>0.05 18.42±1.65 14.08±1.28 7.137<0.05
对比统计结果发现,对照组与观察组随访1年复发率分别为18.96%及3.44%二者相比差异明显,2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随访1年复发率对比[n(%)]
受下肢静脉血栓以肌张力障碍、水肿、疼痛及肿胀为典型临床症状,对患者日常生活质量产生极其不利的影响。有研究资料显示,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机制相对复杂,与血液长期处于高凝状态及下肢静脉堵塞间存在着密切联系,特别是手术器械损伤刺激机体组织促使凝血活素大量释放流入血液循环体系,造成凝血-纤溶系统丧失平衡[3-4]。目前临床治疗下肢静脉血栓以溶栓及抗凝为主要方法,取得令人满意的治疗效果。即便肝素无法溶解已经形成的血栓,但属于被广泛应用于静脉血栓形成治疗的常用药物,有效预防血栓形成,实现加快血栓早期自溶的目标,而低分子肝素自身血浆蛋白亲和力较低,大大提高其半衰期及生物效应,治疗期间不易出现用药不良反应,具有较高的用药安全性。尿激酶属于丝氨酸蛋白酶,往往由健康人类尿液或人体肾脏组织培养获得,不止能激活血液循环纤溶酶原,更能渗透至血栓内部,而低分子肝素与尿激酶二者联合治疗效果显著。此外,治疗期间严格控制尿激酶的使用剂量,控制剂量处于安全应用范围内,预防出现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反而影响总体治疗效果[5-6]。
综上所述,下肢静脉血栓实行低分子肝素及尿激酶联合治疗的效果显著,能明显缩短凝血指标降低复发率,值得在临床治疗领域中使用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