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结合康复训练对颅脑损伤患者运动和认知功能的影响

2019-07-11 11:19田秀春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9年12期
关键词:功能障碍颅脑康复训练

田秀春

(山东省潍坊市诸城市人民医院,山东潍坊 262200)

随着我国人口逐渐趋于老龄化,很多的疾病发病率也在逐年增加,属于外科常见疾病的重型颅脑损伤会使患者出现脑血肿、硬膜下血肿和脑水肿等并发症[1]。对于患者手术后,会出现运动、认知功能障碍,能通过针灸和康复训练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使脑部功能恢复[2]。采用合适的护理方式,能够加强该方法的治疗效果,有效提高患者恢复程度,以此来减少发病率及死亡率。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也减轻患者的家庭沉重负担。为了验证此方法的有效性,该文中选取了2017年3月—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100例颅脑损伤患者,检验针灸结合康复训练对于颅脑损伤后运动和认知功能的恢复,将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该次调查中随机选取该院颅脑损伤患者共100例,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分别是研究组50例、对照组50例。研究组的患者年龄为46~78岁,平均年龄(62.0±1.4)岁,其中男性患者27例,女性患者23例;对照组的患者年龄为45~79岁,平均年龄(62.0±1.6)岁,其中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25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偏瘫类型等基本资料对比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数据具有可比性。

1.1.1 纳入标准 该次参与调查的病例纳入要求有以下几点:(1)均为颅脑损伤患者;(2)患者在入院后对病历资料进行完整填写;(3)无精神病史或者药物过敏的患者。

1.1.2 排除标准 该次参与调查的病例排除以下几点:(1)患者病历资料不完整或者出院后失去联系的患者;(2)有严重精神疾病史或者严重药物过敏的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康复训练,方法为:医疗体操可根据自己的情况,尽早由自己或在他人的帮助下,有选择地、分次完成,分为初级和高级两部分。初级适用于早期恢复[3-4],肢体尚处于软瘫期或痉挛开始出现的患者,可在坐位或卧位下完成,初级分为12节。高级主要适用于运动功能障碍明显的患者,通过强调侧肢体的助力(自己活动+他人帮助)或主动活动(自己活动)使患者进行康复训练。研究组患者是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加入针灸治疗,方法为:选取穴位包括金津、风池(双侧)、玉液、廉泉、双侧翳风和夹廉泉(双侧)、内关、极泉、三阴交、外关、尺泽、水沟等等,身体需要针灸的部位取决于患者的病情,依据每个人的运动功能情况而治疗;头部的针灸则是选择运动区和足运感区。健康一侧和功能障碍一侧要进行交替式取穴,若患者口歪眼斜针灸可选地仓、颊车等位置;语言方面问题可以配哑门、通里、廉泉;肢体不协调问题可以配悬钟、环跳、太冲。具体应用施针方法为:让患者保持仰卧体位,先将患者需要针灸的部位进行简单消毒,根据患者自身情况调节针灸程度,以能接受的程度为准捻转进针,每个穴位捻转1 min并停留30 min,可2~3次/星期,4个星期为1个疗程。

1.3 疗效评定与观察

(1)观察对照组和研究组临床疗效。经过治疗后,患者机体功能正常且临床症状消失为显著,机体功能有所改善且症状基本好转为有效,治疗后机体功能和症状均无缓解或有加深为无效。治疗有效率=(显著+有效)/总例数×100%。

(2)观察两组患者的认知功能评分和运动功能评分,结果用百分制表示,分数越高代表患者恢复的越好。

1.4 统计方法

利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将该次调查分析的100例患者数据录入,进行处理与计算,两组计量资料对比用 t检验,用(±s)表示,计数资料用 χ2检验,用[n(%)] 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

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 1。

表1 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对比

2.2 认知功能评分变化

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情况如表 2。

表2 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认知功能评分对比[(±s),分]

表2 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认知功能评分对比[(±s),分]

组别 治疗前评分 治疗后评分研究组(n=50)对照组(n=50)39.66±4.36 39.64±4.45 87.67±4.97 57.31±4.77

2.2 肢体功能评分对比

研究组患者治疗前肢体功能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3。

表3 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肢体功能评分对比[(±s),分]

表3 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肢体功能评分对比[(±s),分]

组别 治疗前平衡功能治疗前下肢运动功能治疗后平衡功能治疗后下肢运动功能研究组(n=50)对照组(n=50)43.66±4.36 42.64±4.22 46.34±4.39 47.22±4.16 87.67±4.97 68.31±4.77 83.67±4.35 67.21±4.22

3 讨论

脑外伤是头颅部较为常见的外伤,病因主要有交通事故、高处坠落、跌倒、自然灾害、锐器与钝器伤害等,其中最为常见的病因是交通事故,因此,近年来该病的发病率也呈逐年上升趋势[5-6]。颅脑外伤患者的临床症状主要有头痛呕吐、头皮裂伤、颅骨骨折、思维障碍等。由于患者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可能会有并发症的发生,因此对于颅脑损伤患者采取有效的护理是患者能否痊愈的关键。颅脑损伤后肢体功能障碍、认知功能障碍是常见的后遗症,看东西视野不清楚、头脑不清醒甚至会失去平衡能力不能正常行走,当他人和你说话时不能理解他的意思,自己语言表达能力也会受损,因为疼痛会情绪低落失控,还有可能导致营养缺失,皮肤萎缩和毛发脱落等。由于患者肢体功能障碍导致长时间的不能自由行走,血液不能正常循环很可能会诱发其他疾病,因此有效的康复训练是非常关键的[7]。但是单一的康复训练治疗效果并不理想,相关文献记载,采用康复训练与针灸相结合能够有效改善肢体功能和认知功能,通过对患者进行康复训练,提高肢体能力,从而改善机体功能。通过对患者进行针灸,刺激穴位,针灸头部刺激大脑皮层正常供血,帮助患者偏瘫一侧的身体建立正常血液循环,从而促进脑组织的恢复。使患者的认知功能得到改善,所以该次为了验证针灸和康复训练相结合的治疗方法的有效性,选取在该院进行治疗的100例脑颅脑损伤患者,进行一系列的治疗和观察,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再一次说明联合治疗存在的优势。

综上所述,治疗颅脑损伤患者时,采取中医针灸和康复训练相结合的方法更能提高临床有效性,值得广泛推广及应用。

猜你喜欢
功能障碍颅脑康复训练
糖尿病早期认知功能障碍与血浆P-tau217相关性研究进展
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机制研究进展
多功能智能康复训练床的设计与仿真
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卒中后运动神经反馈康复训练研究进展与前景
勃起功能障碍四大误区
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的研究
67例颅脑疾病神经介入的诊断及治疗
老年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联合内外减压术治疗的效果观察
脑室内颅内压监测在老年颅脑损伤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