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素丽,刘蓉
(青岛市第九人民医院,山东青岛 266000)
外感发热在传统医学上属于“感冒”的范畴,是儿童最常见的传染病疾病之一[1]。临床西医认为小儿外感发热主要由上呼吸道感染所致,一般采用抗炎、抗病毒及对症治疗的原则,而中医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方法也有很多,根据患儿的典型症状中药足浴是一种重要的外治方法[2]。该研究根据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选取2015年1月—2018年6月为研究时段,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地锦草合剂足浴治疗小儿风寒感冒118例,取得较好疗效,现将有关结果报道如下。
选取青岛市第九人民医院门诊收治的小儿风寒感冒患儿共118例,其中男49例,女69例,小儿均诊断为外感发热,发病到就诊时间均在5 d之内,患儿年龄在1~8岁之间,平均年龄(3.1±1.3)岁。 血常规检查白细胞正常或略高于正常值,淋巴细胞比例均大于40%。全组患儿按随机抽样法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60例,给予中药足浴治疗;对照组58例,给予西医维持治疗。
以《儿科学》第5版(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为参照诊断标准,中医相关症状符合小儿外感发热的诊断。患儿体温在37.5~41.0℃,外感发热症状均符合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诊断。排除已发生高热惊厥的以及体内温度超过41℃的患儿,同时排除血液系统疾病、原发性脏器疾病或其他炎症引发的高热,以及双足存在生理障碍、外伤或对该次应用药物过敏的患儿。
对照组患儿:西医常规治疗手段,应用头孢类抗生素进行炎症治疗,应用利巴韦林进行抗病毒治疗,对重症的患儿采用病毒唑行静脉滴注,同时给予能量合剂,维持患儿体内水电解质的平衡,1次/d;对于发热严重的患儿,采用布洛芬混悬液退热。如患儿出现合并脱水,则根据实际情况为患儿口服补液盐或静脉注射,补充电解质;口服微生态制剂和肠粘膜保护剂,纠正患儿体内酸碱平衡紊乱,如患儿伴随发热、呕吐症状,给予相应的对症处理。
观察组患者则在常规支持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地锦草合剂足浴治疗。 处方:地锦草、葛根各20 g,黄芩、黄连各 15 g,诃子、肉豆蔻各 12 g,水煎 500 mL,药液温度在 38~40°C,40 min/次,足浴 2 次/d,5 d 为 1 个疗程。
显效:患儿在治疗24 h后体温恢复正常,发热症状消失,体温恢复正常,体温无再次升高;有效:患儿治疗后体温接近正常范围,但是体温有小幅度升高;无效:患儿体温无改变,症状未消失(参考标准为《中药新药治疗指标原则》)[3]。
分类资料该研究中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百分率表示,P<0.05为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总有效率经过系统规范的用药治疗后为91.7%,对照组经系统规范治疗后为70.7%,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统计学比较
作为婴幼儿最常见疾病之一,小儿风寒感冒主要以2岁以下年龄段为主,一般来说小儿风寒感冒发病率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而呈下降趋势,且发病年龄越小,发生并发症等因素的危险性就越大。小儿风寒感冒的传播途径主要是呼吸道和密切接触途径,有明显的季节性,多数为散发,局部可发生流行。祖国医学认为小儿风寒感冒属外热范畴,发热是患儿家长在家庭护理中的难点,是小儿外感风寒最为主要的临床表现,对于小儿发热多数家长表现为焦虑心理和疾病的不确定性,研究显示患者家长通常对小儿发热感冒存在“发热恐惧”现象。小儿外感发热中医理论认为是因正邪交争、外邪袭表所导致。小儿外感发热临床上较为常用的物理降温方法是应用冰力降温贴士,在降温贴中退热效果较快,有保湿凝胶基质,可持续吸收水分从而起到降低患儿体温的作用[4]。
中医认为,小儿形气未充,脏腑娇嫩,脾常不足,易感外邪,内伤饮食,伤及脾胃,清浊不分而出现腹泻。夏季对孩子护理不周,使其感染暑邪,埋下隐患,到了秋冬季节,受风邪诱发风寒。对此应清热利湿,涩肠止泻。该研究中所采用的方剂,地锦草、黄芩、黄连对于清热利湿、泻火解毒有很好的作用,葛根在中医理论中能够升脾胃阳气,佐诃子、肉豆蔻则能巩固涩肠止泻。相关中医药学者研究表明,用方中的地锦草、葛根、黄芩、黄连等均具有抗病毒的作用[5-6]。利用中药汤剂足浴使药物通过足部皮肤渗透吸收作用,药物成分随经络气血运行而发挥作用[7-8]。该研究在单味地锦草足浴的基础上,加用涩肠止泻的药物治疗小儿风寒感冒,治疗效果总有效率高,安全可靠,且有效地缩短了患儿病程[7-8]。
综上所述,在临床实践中依据《金匮要略》等治疗小儿风寒感冒病,在服用中药方剂的基础上,加用通经疏骆,解除寒气的药物治疗小儿风寒感冒,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小儿服药困难的问题,且疗效可靠,安全性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