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田园
摘 要:当前,网络对社会发展和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也逐渐成为意识形态建设、斗争的“主战场”,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进入新时代以来,学术界围绕网络意识形态的内涵、特征、机遇、挑战、策略等方面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基于对网络意识形态现有成果和存在问题进行梳理分析,并展望未来研究趋势,以期进一步巩固网络视域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话语权。
关键词:互联网;意识形态;研究述评
中图分类号:D2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9)05-0048-03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聯网发展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网络意识形态也渐渐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学术界主要围绕网络意识形态的内涵、特征、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以及应对的策略等问题展开研究,得出了一系列理论成果。本文对党的十八大以来的相关成果进行整理归纳,为日后进一步深化对该领域进行研究提供参考。
一、网络意识形态的内涵及特征研究
内涵及特征是对某一事物本质规律的基本认识和深层次理解,是进一步深入研究网络意识形态具体问题的前提。对此,学术界从不同的角度、运用不同的研究方法对网络意识形态的概念进行定义并分析其特征。
(一)网络意识形态的内涵研究
近年来,对“网络意识形态”的研究逐渐成为热点,无论是从关注范围还是讨论深度,都体现了学术界对于这一问题的热情。关于网络意识形态内涵的界定,学术界主要有以下观点。
“要素论”,有学者认为网络意识形态的内涵由生成、动力、存在及核心四个要素组成:第一,网络意识形态的生成取决于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第二,网络意识形态的动力来源于网络社会三大互动关系(“网络人机互动”“网络人际互动”“网络自我互动”);第三,网络意识形态的存在缘于线下社会与线上社会、现实个体与网络个体高度融渗;第四,网络意识形态的核心内容是具有共享属性的价值观念[1]。另有学者指出网络意识形态的内涵应围绕产生基础、载体、传播手段、表达环境、目标五大要素阐述:网络意识形态基于网络时代而产生,它以现代网络平台为舆论载体,以现代网络技术为传播手段,以现代网络生态为表达环境,以追求自由、平等、开放为终极目标,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一种全新的意识形态形式,是虚拟反映网民真实精神世界的思想体系[2]。
“影响论”,有学者将网络意识分成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两大类。积极网络意识形态即为“在网上传播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3],而消极网络意识形态则是“在网上传播的各种非社会主义和反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3]。
“赋权论”,有学者则认为互联网产生了一种新型赋权场域,使意识形态领域的矛盾和斗争更加复杂。互联网及其新兴传播方式塑造了全新的话语权力平台,依靠信息流动和话语表达增强意识形态掌控权,成为当今思想文化领域斗争的重要方式[4]。
以上三种观点从不同侧重点阐释了网络意识形态的基本内涵,都有一定的合理性。“要素论”着眼于生成、存在方式、核心、目的等基本要素;“分类论”则突出强调了网络空间也存在对现实世界起反作用的消极网络意识形态;“赋权论”侧重于从话语权构建角度定义网络意识形态,认为网络是意识形态话语权斗争的新场域。
(二)网络意识形态的特征研究
网络意识形态是一种全新的意识形态,必然有着与传统传播方式不一样的新特征。这些新特征对风险防范、机遇耦合及对策的研究有着紧密联系,学术界对网络意识形态特征的研究主要包括。
“二维论”,即把网络意识形态的特征分为外部和内部两个维度:外部特征大体可以概括为形态的多样性、范围的广域性、种类的繁杂性、结构的开放性、信息的海量性、流变的快捷性、主体的大众性等;本质性特征则呈现为生成的技术性、成长的互动性、线性的数据性、内容的融渗性、效果的累积性等[5]。
“性质论”,即把网络意识形态的特征概括为各种属性。“三种性质”:复杂性、多变性和多样性特征鲜明[6];“十种性质”:虚拟性、导向性、民间性、自由性、依赖性、全球性、多元性、快捷性、难控性、复杂性[1]。
学术界对网络意识形态特征的研究视野较为广泛,指出了网络意识形态相较于传统意识形态传播方式的特征。通过对这些特征的分析可以进一步深入探讨给意识形态的传播方式、基本内容等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二、新时代党的网络意识形态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党的十九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这一新的时代背景下,党的网络意识形态建设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共存的状况,值得我们进行深入研究。
(一)新时代党的网络意识形态面临的机遇研究
互联网与传统媒体相比,有信息容量更大、传播速度更快、信息更新更及时的明显优势,具有高度的开放性和交互性,逐渐成为意识形态斗争的“主阵地”,这也为推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有学者认为网络给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带来了两大机遇:一是网络的全球性扩大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影响力;二是网络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宣传和传播提供了新的载体[7]。大数据时代意识形态领域的两大机遇则是:一方面,大数据的观点和方法与马克思主义对规律的把握具有一致性;另一方面,大数据的应用为我国意识形态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8]。
有学者指出传播方式网络化给主流意识形态的大众化和社会化带来了三个层面的机遇,分别是:第一,网络化为主流意识形态的大众化、舆论化提供了机遇;第二,网络化为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互动性提供了机遇;第三,网络化为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主体化提供了机遇[9]。
还有学者则认为网络的影响力为主流意识形态建设提供了五大机遇:一是拓展了意识形态的辐射范围;二是推动了意识形态的即时应变;三是隐匿了意识形态的传播主体;四是丰富了意识形态的传播形式;五是更新了意识形态的基本内容[10]。
可见,学术界主要结合网络传播特征,分析在信息时代意识形态建设的机遇,大多学者认为借助互联网这一新的传播载体,为党的意识形态建设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有利于拓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影响范围。
(二)新时代党的网络意识形态面临的挑战研究
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在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带来了新机遇的同时,也成为其他国家对我国进行意识形态攻击和渗透的工具,这必然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领域产生重大影响,使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面临严峻的挑战。
网络意识形态斗争面临的挑战主要有:第一,敌对势力网上渗透腐蚀加剧,冲击动摇民众的政治信念;第二,低俗腐朽文化网上流传放大,影响侵蚀民众的思想道德;第三,借机炒作、借势炒热,不断制造热点,直至制造抛售虚假言论[11]。有学者则认为网络意识形态斗争面临着四大严峻挑战:一是在西方话语霸权下,网络空间意识形态斗争的总体态势表现为敌强我弱;二是在多元社会结构下,网络空间意识形态斗争的力量表现为多样性分布;三是在媒介社会影响下,网络空间意识形态斗争的形式表现为复杂多样;四是在全球化的条件下,网络空间意识形态斗争的范围表现为无国界性[12]。
网络对我国意识形态教育的挑战主要有:第一,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面临冲击考验;第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体控制能力和抵御能力面临被弱化的境地;第三,社会主流价值观面对越来越多的多元化挑战[13]。
综上,学术界对于在网络领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面临的挑战研究较为全面,从网络对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意识形态斗争、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及意识形态教育等方面的风险都做了剖析。
三、新时代党的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策略研究
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在重要场合强调我国要建设网络强国,将现代信息技术建设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学术界围绕新时代党的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策略展开了广泛研究,主要围绕主导权、话语权、安全建设及大数据等方面进行。
加强党在网络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的策略研究主要围绕以下几点进行:第一,打牢思想防线,才能赢得主导权;第二,加强网络监管,才能占得主导权;第三,加大舆情引导,才能抢得主导权;第四,提高驾驭能力,才能稳得主导权;第五,动员社会力量,才能取得主导权[14]。
有学者认为加强党在网络意识形态领域话语权的策略主要有三个维度:首先,关注社会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生活,优化话语内容;其次,整合传统媒介和新媒体资源,构筑话语平台;最后,强化话语监控和制度规范,塑造话语空间[15]。有学者则认为有四个维度:第一,着力掌握网络技术主控权;第二,着力掌握网络议题设置权;第三,着力掌握网络舆论引导权;第四,着力掌握网络交锋主动权[16]。
在如何实现网络意识形态领导方式转型方面,学者认为有三大基本方略:一是由独白式转向对话式;二是由抽象式转向形象式;三是由单一式转向融合式[17]。
在加强党的網络意识形态安全方面,有学者认为可构建一个长效机制,主要由以下四部分组成完整框架:第一部分是领导监管机制;第二部分是预警反馈机制;第三部分是信息疏滤机制;第四部分是内容“保鲜”机制[3]。另有学者从民意基础的角度思考,认为夯实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主要对策有:第一,应坚持唯物史观的群众史观,确立夯实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民意基础的新理念新思维;第二,应坚持唯物史观的系统整体观,达成夯实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民意基础的新目标新任务;第三,应坚持唯物史观的利益协调观,采取夯实网络意识形态民意基础的新方法新手段[18]。
利用大数据加强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策略主要有:第一,加快推进网络意识形态治理国家大数据战略;第二,建立网络意识形态治理的大数据预警机制;第三,完善网络意识形态治理的大数据网络舆情应急机制;第四,构建网络意识形态治理安全大数据保障体系;第五,借助大数据,创新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增强主流意识形态的吸引力[19]。
学术界关于网络意识形态建设对策的探讨,维度较为广泛,为整体推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纵深发展提供了多向的路径选择。
四、新时代党的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前景
综上所述,学术界已经开始注意到网络背景下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性,并展开相应的研究,得出了一系列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这些成果为后期对网络意识形态建设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提供了丰富资源。但是,这一领域的研究仍存在需要进一步深化的地方,只有不断深入分析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才能更好地推动网络意识形态研究的深化、系统化。
第一,实证研究有待强化。学术界对网络意识形态现有的研究主要还只是停留在理论层面,大多采用梳理归纳、总结概括的研究方法对网络意识形态的内涵、特征、机遇、挑战、对策等方面进行理论分析。缺乏一定的实证研究,没有在网络或者其他领域对意识形态工作的实际效果和广大网民的所思所想进行调研。没有数据、调查报告的支撑,很容易造成所得结论、设计对策的不科学、不合理与实际情况脱轨的后果。对网络意识形态工作实际情况深入调研,增强对策的可操作性,主要可从以下三个角度入手:首先是加强对网络上不同群体的调研,不同阶层、不同年龄、不同行业的网民是网络社会最庞大的参与者,他们对当前网络空间意识形态建设的感受、体验、意见是比较直观的,应该在未来的研究中加强对网络意识形态状况、网民认同感、大众接受程度等方面的调查研究;其次是加强对网络上热点事件的调研,通过对以往热点事件的发生、经过、平息、关键人物、舆论走向的调查总结,形成全面、深入的调查报告,可为日后处理类似情况提供经验;再次是加强对网络意识形态工作实际效果的调研,可以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收集、归纳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舆论反馈、网民认同度、实际效果等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分析研究,为日后工作提供有针对性、有实效的方向。
第二,纵向、横向的对比研究有待拓展。一方面,在传统意识形态与网络意识形态两者对比比较匮乏,只提到了网络意识形态对传统意识形态的冲击,突出于传统意识形态相比网络意识形态的优势,没有看到传统意识形态对网络意识形态的借鉴意义;另一方面,很少有学者进行国内外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对比,缺乏国外在网络空间维护意识形态方面经验教训的相关研究。
第三,研究广度有待拓宽、深度有待挖掘。首先,现有的研究都比较粗糙,对一些基础性概念的概括和界定仍然模棱两可、存在较大争议,在哲理性、学术性上还有很大的空间;其次,尚未形成关于“网络意识形态”自身的一套理论体系,对于“网络意识形态”等相关基本概念的定义尚未达成共识,且向其他理论借鉴、交叉的情况经常出现,系统性、专业性有待加强;再次,要促进对网络意识形态理论研究内容的创新。理论的研究需要随着时间和具体情况的变化进行更新。特别是进入新时代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新的矛盾会引出新的挑战、新的机遇,需要理论工作者的及时创新。
参考文献:
[1]黄冬霞,吴满意.网络意识形态内涵的新界定[J].社会科学研究,2016(5):107-112.
[2]奉鼎哲,秦勇,李后强.网络意识形态的特征及其安全建设初探[J].毛泽东思想研究,2017(9):74-79.
[3]赵惜群,黄蓉.我国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长效机制的构建[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6):59-63.
[4]赵丽涛.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网络话语权研究[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7(10):78-85.
[5]黄冬霞,吴满意.近年来国内学界网络意识形态问题研究状况述评[J].天府新论,2015(5):115-121.
[6]卢黎歌,岳潇,李英豪.当前我国网络意识形态的博弈与引导[J].思想教育研究,2017(6):75-79.
[7]赵书策.網络环境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6(11):39-41.
[8]王超.大数据时代我国意识形态安全探析[J].学术论坛,2015(1):18-22.
[9]张志丹.捕捉与利用:提升中国意识形态功能的五大战略机遇[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4):41-48.
[10]贾可卿.网络时代的意识形态:机遇、挑战与反思[J].长白学刊,2015(2):1-6.
[11]宋海龙.当前网络意识形态斗争面临的挑战与对策思考[J].理论导刊,2015(12):24-28.
[12]朱东来.网络空间意识形态斗争的特征分析[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15(1):38-40.
[13]郭擎擎.网络时代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思考[J].人民论坛,2013(6):177-179.
[14]王欢.加强党在网络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权研究[J].理论探讨,2017(4):143-147.
[15]魏建国.新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建构[J].理论月刊,2014(2):117-119.
[16]陈娜.论提升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四重维度[J].思想理论教育,2017(6):75-81.
[17]梁刚.论网络时代的意识形态领导权问题[J].探索与争鸣,2012(3):184-187.
[18]方世南,徐雪闪.唯物史观视野下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民意基础[J].思想理论教育,2018(1):30-35.
[19]付安玲,张耀灿.大数据助力网络意识形态治理及提升路径[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6(5):105-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