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互动风格对留守儿童抑郁焦虑的影响*

2019-07-10 07:02中国医科大学110122
中国卫生统计 2019年3期
关键词:教养惩戒师生关系

中国医科大学(110122)

崔雪梅 孟业清 王甲娜△

【提 要】 目的 了解留守儿童的抑郁焦虑水平及与师生互动风格的关系,为关爱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提供有效途径。方法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随机选取山东省两所城市10所中小学的1934名在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留守儿童抑郁焦虑得分为6.45±5.97,非留守儿童为5.83±5.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对于留守儿童惩戒(β=0.222)、领导(β=-0.158)、不满(β=0.167)和犹豫(β=0.129)的师生互动风格以及父亲拒绝(β=0.211)与留守儿童抑郁焦虑水平密切相关,而非留守儿童中犹豫(β=0.157)、惩戒(β=0.138)和领导(β=-0.123)的师生互动风格以及父亲惩罚(β=0.143)、母亲拒绝(β=0.100)、父亲过保护(β=0.077)和父亲偏爱(β=0.066)与抑郁焦虑水平显著相关。结论 留守儿童抑郁焦虑水平较高,师生互动风格对留守儿童抑郁焦虑问题影响较大。

国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青少年情绪障碍的发病率约为17.3%,其主要的表现形式为焦虑、恐怖和抑郁[1]。近十年由于城市化进程急剧加速,导致农村大量劳动力流入城市,由此产生了规模庞大的农村留守儿童。截至目前,我国不满18周岁的农村普通留守儿童约为6100万人,占农村儿童总数37.7%,占全国儿童22%,并持续上升[2]。由于缺乏父母的关爱与帮助,家庭教养环境相对不完善,留守儿童比同龄的青少年面临更多的心理行为问题[3]。山东省作为儒家文化的发源地,学术氛围和特有的文化气息可能会使班级环境和师生关系对山东在校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更加深远的作用。因此本研究以山东省在校中小学生为研究对象探索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抑郁焦虑水平的差异以及师生互动风格对留守儿童抑郁焦虑水平的影响。

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样方法,选取山东省两所城市的10所中小学,每个年级各随机抽取3个班,每个班按性别比例随机抽取30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2700份,回收2438份,有效问卷1934份,有效率为71.6%。根据留守儿童定义,将父母一方或双方曾经或现在离开自己而被留在户籍所在地超过6个月的儿童划分为留守儿童。

2.研究内容:(1)一般情况调查表:包括性别、年龄、家庭社会经济地位(SES)等。(2)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Achenbach’s Child Behavior Check List,CBCL)[4],采用其中的抑郁焦虑因子评定抑郁焦虑问题,采用3点计分,得分越高,表示抑郁焦虑问题水平越强。(3)父母教养方式问卷(EMBU),根据实际情况对父母的教养方式分别回答,包括6个父亲因子和5个母亲因子,采用1~4计分。(4)师生互动问卷(questionnaire on teacher interaction,QTI)[5],采用学生自填的方式测量学生感知到的班主任领导、理解、犹豫、惩罚、友善、自主、不满和严格8类行为特质,反映师生交流过程中的8种风格,条目以0~4计分。本研究所有问卷在中国均有较好的信效度。本研究中抑郁焦虑的内部一致性α值为0.932,父母教养方式问卷的α值分别为0.893和0.901,师生互动风格的α值为0.856。

3.统计分析:采用 SPSS 17.0软件进行t检验、方差分析、Pearson 相关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

结 果

1.研究对象基本情况

本研究中留守儿童有399人(20.63%)。留守儿童平均年龄(14.48 ± 3.31)岁,非留守儿童(13.79 ± 3.26)岁;留守男生228人(57.1%),女生171人(42.9%),非留守男生784人(51.1%),女生751名(48.9%);留守儿童低家庭社会经济地位者260人,占65.2%,中地位117人,占29.3%,高地位22人,占5.5%;非留守低地位者807人,占52.6%,中地位非留守者有586人,占38.2%,高地位非留守儿童有143人,占9.3%。卡方检验结果显示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在性别、年龄和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上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

2.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抑郁焦虑及师生互动风格水平比较

表1 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得分差异(N=1934)

*:P<0.05,**:P<0.01

结果显示,留守儿童抑郁焦虑得分高于非留守儿童,差异有统计学(P<0.05),而在师生互动风格各个方面的得分二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3.抑郁焦虑得分在人口学特征上的分布

在399名留守儿童中,抑郁焦虑得分在性别,年龄和家庭社会经济地位方面分布均无统计学差异;对于非留守儿童,抑郁焦虑得分为男生(6.13±6.18)分,女生(5.51±5.3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年龄和家庭社会经济地位方面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4.抑郁焦虑问题与父母教养方式相关分析

表2 抑郁焦虑与父母教养方式相关分析

*:P<0.05,**P<0.01

结果表明,留守儿童父母教养方式的各个方面与抑郁焦虑均呈相关关系(P<0.05),非留守儿童除了父亲母亲温暖的教养方式外,其余方面也与抑郁焦虑呈相关关系(P<0.01)。

5.抑郁焦虑问题与师生互动风格相关分析

表3 抑郁焦虑与师生互动风格相关分析

*:P<0.05,**:P<0.01

结果表明,对于留守儿童,领导、理解和友善的师生互动风格与抑郁焦虑呈负相关关系(P<0.01),而犹豫、惩戒、不满和严格的风格与抑郁焦虑呈正相关关系(P<0.01);对于非留守儿童,领导和理解的师生互动风格与抑郁焦虑呈负相关关系(P<0.01),而犹豫、惩戒、不满和严格的师生互动风格与抑郁焦虑呈正相关关系(P<0.01)。

6.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抑郁焦虑与师生互动风格的多元回归分析

以抑郁焦虑得分为因变量,相关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父母教养方式和师生风格为自变量,控制人口学因素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对于留守儿童,惩戒、领导、不满和犹豫的师生互动风格最终进入方程,父母教养方式中仅父亲未进入方程;而非留守儿童中,犹豫、惩戒和领导风格进入最终方程,父母教养方式中包括父亲惩罚,过保护,偏爱以及母亲拒绝均进入最终方程。变量的影响大小详见表4。由R2值可知在考虑了家庭因素后,师生互动风格对留守和非留守儿童的抑郁焦虑水平均有显著影响,但对留守儿童影响更大。

表4 抑郁焦虑与师生互动风格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

*:P<0.05,**:P<0.01,仅给出阳性结果

讨 论

本次调查关注山东省留守儿童抑郁焦虑问题以及从师生互动风格为切入点进行影响因素的探索和分析。研究首先发现留守儿童比非留守儿童的抑郁焦虑问题更多,这可能是由于留守儿童长期缺乏家庭温暖和关怀,在生活和学习中遇到困难时没有父母的支持而产生焦虑、不安、情绪低落、社会功能低下甚至抑郁等心理情绪问题。有研究表明,父母教育缺失、儿童长期得不到父母的关心和教导容易产生抑郁焦虑、退缩等内向性问题[6],留守儿童的学习焦虑和冲动倾向得分高于非留守儿童[7]。另外,研究发现师生互动风格对留守儿童的影响大于非留守儿童,而父母教养方式对非留守儿童的影响更大。其中班主任的领导风格可以显著降低留守儿童抑郁焦虑问题,而惩戒可以增加抑郁焦虑问题,这可能与留守儿童适应班级环境能力差,对教师的态度更为敏感有关系。积极的师生关系可以降低学生的退缩行为,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而不良的师生关系可以导致心理问题的发生[8]。班主任的不满风格仅对留守儿童有意义,可能由于留守儿童对班主任的不满态度更加敏感,更容易影响留守儿童的情绪和心理,引发抑郁焦虑。总之,对于学生来说,师生关系比亲子关系更重要,良好的班级氛围和师生关系是儿童心理健康的保护因素[9]。对于亲子关系缺失的留守儿童来说人际关系显得尤为重要,积极的班级环境和人际关系可以弥补留守儿童亲情及监管的缺失。然而目前的现实状况是学校对留守儿童的重视不足,同时留守儿童在校表现不佳,缺乏良好的师生和同伴关系。以往研究发现留守儿童在学校表现不如一般儿童,师生冲突和同伴冲突水平较高,更容易感知班级的消极气氛,进而增加发生情绪和行为问题的风险[10]。因此,对于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应呼吁教育部门重视教师的作用,通过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关注和关爱,从而减少留守儿童情绪问题的发生,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教养惩戒师生关系
忘却歌
教育惩戒艺术仍值得继续探索
谈小学班主任管理中师生关系的构建
浅谈和谐师生关系的作用
掌握谈心艺术 建立融洽师生关系
让惩戒教育有章可循
也谈“教育惩戒权”
教养方程式
使人高贵的是根植于内心的教养
三喻文化与师生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