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背肌锻炼防治腰椎间盘突出症作用的研究进展

2019-07-08 04:25张晓勇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19年12期
关键词:锻炼进展

张晓勇

【摘 要】本文就腰背肌锻炼防治腰椎间盘突出症作用的研究进展论题,分别从不同的层面论述了腰背肌锻炼防治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作用;提倡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重视腰背肌锻炼的重要性;对今后的研究方向的展望。

【关键词】腰背肌;锻炼;防治腰椎间盘突;进展

【中图分类号】R533.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9)12-03--01

1 引言

腰椎间盘突出症最根本的原因是腰椎间纤维环退变,或者是由于受到外伤而产生一定的裂隙,在长久的外力和压力的影响下,椎间盘组织不断向后突出,突入椎管,对神经造成了压迫,更造成神经炎症和传导性损害,以至于使人感到腰部严重不适,甚至出现功能障碍。在临床上具体表现为腰部疼痛,主要位于腰椎下段,延患者大腿后侧向下放射至小腿外侧包括足部。如若突出体积较大或是压迫位置接近中央时,则表现为下肢双侧疼痛,否则均为单侧疼痛,在发生咳嗽等用力的行为时,这些症状均会加重,弯腰等牵拉性行为也会加剧患者的不适和疼痛感。研究表明,将近八成的人曾有程度不同的腰痛状况,其中大部分都是腰椎间盘问题。

2 重视腰背肌锻炼,保护腰椎的稳定

腰背肌是维持腰椎稳定性的重要结构之一,加强项腰背部肌肉的锻炼,有助于维持及增强腰椎的稳定性,从而延缓腰椎劳损退变的进程,可以有效地预防急慢性腰部损伤和腰痛的发生。这对于曾经有过急慢性腰肌损伤、腰肌筋膜炎、腰肌劳损或者腰椎间盘突出症,而目前处于缓解期的病人,防止病情的复发尤其重要。

腰椎的稳定性一般是依靠脊柱本体与之想关联的肌肉系统来维持,腰椎周围的肌肉在维持的外源性稳定起关键性作用。而腰椎间盘突出干扰了腰椎的内在稳定性因素,腰疼运动受到影响及佩戴腰围等可使腰部肌肉萎缩乏力,因此,会降低腰椎的外在稳定因素。据悉,突出腰间盘的机械压迫神经的力量会产生实质性的变故,带来症状的变化。通过腰背肌的锻炼,可以增强脊椎的稳定性。有关专家认为:通过功能锻炼,再配合拉压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认为拉压治疗与纠正腰椎内源性稳定后逐渐加强腰背肌的功能训练,可以恢复肌肉组织的可逆性改变,增强肌肉力量,调整肌肉内功能和调整脊椎功能单位的力线分布,促进脊柱内外力学平衡的恢复和代偿,保持脊椎的稳定。通过长期适当的腰要腹肌肌力锻炼,可进一步改善腰椎功能,有效预防复发。实践表明,腰腹肌群锻炼对降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复发率是有显著效果的。腰腹的肌肉群对保持脊柱的外平衡作用有重要的意义。由于腰腿痛而卧床休息或者佩带腰围治疗的人,腰部不活动,不受力,长此以往可以引起腰肌的废用性萎缩和无力,因此,应当更加加强腰背肌的锻炼。腰背肌锻炼的方法简便易行、成本低廉,每天都可自我完成。基本没有其它各种治疗方法的不良反应。

3 矫正腰椎畸形,降低病症复发率

腰椎间盘突出人员一般形成代偿性腰椎侧弯,腰椎生理曲度变浅,形成后弓畸形,限制了腰椎的运动功能。腰背肌锻炼可增强腰背肌力,纠正不良姿势,改善腰背柔韧性和调整局部肌肉的肌张力,加强了脊柱关节的稳定性,特别是对脊柱内外平衡起到较好的保护作用,有助于恢复脊柱的生理曲度。有关专家认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背肌的继发性功能失调绝大多数是可逆的,通过正确的功能锻炼,可以使肌肉功能协调得当,有利于纠正腰椎的结构性变化及不稳,而且能够保持其稳固性。

4 防范肌肉痉挛,减轻腰椎疼痛

肌肉的紧张痉挛可由两方面引起,一方面由于内在稳定因素的损伤引起外在稳定因素腰背肌的功能代偿性增强;另一方面由于腰痛引起自我疼痛保护性肌紧张痉挛。合理的肌肉放松锻炼,能够缓解肌肉紧张痉挛,减轻疼痛,降低腰椎负荷。弯腰双手探地功能锻炼,松解粘连,缓冲张力,可以解除腰椎肌肉的痉挛和疼痛;卧位和爬行时锻炼腰背伸肌,椎间盘压力较立位时低,倒退式行走或爬行等,可加强躯干背伸肌肌力,防止腰椎伸展肌群挛缩和维持椎间关节的活动度,同时腹背肌得到锻炼,促使主动肌与拈抗肌肌力平衡,加强躯干肌群的协调性,通过这种改良姿位及改良式腰背伸肌锻炼,可防止腰痛及腰椎间盘突出,使残留下腰痛者明显减少。主动运动能松解粘连和挛缩的组织,改善关节活动范围,使紧张挛缩的肌肉迅速得到放松。

5 注重回纳髓核,缓冲神经根压迫

腰椎间盘突出所产生的腰痛及放射痛是由于髓核等突出压迫神经根引起的,在腰牵椎间隙增宽的基础下,通过腰段的脊柱伸展运动,使椎间盘压力减低,髓核向前滑动,纤维环后部放松,前部拉紧,调整患病脊柱及所属结构,减轻神经根压迫,从而产生治疗效应。弯腰双手探地动作锻炼腰背肌,不仅使腰椎后间隙增宽,椎间盘压力减小,后纵韧带张力增高,有利于突出部的变位,使神经根松解粘连,缓冲张力,而且有利于上下关节突恢复正常的结构。而主、被动运动训练可通过脊柱后伸肌群的收缩使纤维环或后纵韧带紧张,有利于突出椎间盘组织的还纳,达到纠正脊柱内源性稳定失调的作用。

6 结语

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手段中,使用最多的是牵引治疗,这种治疗方法也难以达到理想的疗效。再是针灸疗法,主要在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提高代谢效率、消除炎症和水肿、改善免疫功能等方面有一定的成效,但还是不能治本,难免有一定的缺陷。实施腰背肌锻炼,可以加强腰背肌力量,增强腰椎关节的稳定性,有助于腰椎疾病的恢复。腰背肌锻炼方法很多,诸如病人取坐位,双膝关节伸直,双手抱头,做前屈的动作。病人可做小燕飞的锻炼,取仰卧位,用双肘关节、头部、双足跟部为支撑点,向上挺肚子,使腰椎形成拱形,锻炼腰背肌肉的力量。所有的腰背肌锻炼要听从医生的指导,动作要缓慢,用力不能过猛,以免腰背肌损伤。总之,通过临床实践,腰背肌的锻炼,不仅能缓解患者的痛苦,还能对防治腰椎间盘突出症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姜宏,施杞,椎间盘突出后的自然吸收及其临床意义[J]。中华骨科杂志,199-18(12):755-756.

李新忠,邵长年,杨雪,等,腰椎间盘突出症拉压治疗后功能锻炼的价值[J],中国康復,199-12(1):27-28.

葛宁,丁飞,推拿按摩、功能锻炼对预防腰椎间盘突出症复发的效果[J].现代康复2001.(7):82.

胡景阳,翁润民,王芝英.腰背肌功能锻炼对腰椎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J].颈腰痛杂志,2001.22(3):224-225.

猜你喜欢
锻炼进展
金融稳定立法的关键进展与完善建议
非新生儿破伤风的治疗进展
1990年以来我国八段锦研究的进展、热点与前沿
2020
高中生英语听写技能的锻炼
大众健美操锻炼营养补充的研究进展
不要轻易剥夺孩子们成长的权利
在数学中锻炼高中生意志
浅析体育教学实效性
影响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因素分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