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儿科多元化辨证护理管理方法的应用效果

2019-07-08 03:55邓家乾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19年12期
关键词:应用效果

邓家乾

【摘 要】目的:探究中医儿科多元化辨证护理管理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8例在2017年5月-2019年5月本院儿科病房收治的患者,根据随机分组原则分为观察组(中医儿科多元化辨证护理管理方法)和对照组(常规护理管理)各44人。结果:相比于对照组(18.18%),观察组护理差错事件发生率(6.82%)较低(P<0.05)。结论:在临床中运用中医儿科多元化辨证护理管理方法,能够使护理差错事件发生率有效降低。

【关键词】中医儿科;多元化辨证护理管理;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R24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9)12-03--01

儿科收治的患者主要是儿童,因患儿自身存在一定的特殊性,身体耐受力和配合度均较差,因此增大了护理难度,容易导致医患纠纷发生,所以对儿科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近年来,在临床护理中开始逐渐应用中医学理念,并将儿科护理和中医辨证理念有效结合起来,使得多元化辨证护理管理方法这一新型的护理管理模式逐渐形成[2]。遂本文主要对在2017年5月-2019年5月本院儿科病房收治的88例患者运用中医儿科多元化辨证护理管理方法的临床效果进行探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88例在2017年5月-2019年5月本院儿科病房收治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4人。两组男女人数之比分别为23:21、26:18;两组年龄分别为(6.21±5.05)岁、(5.39±4.12)岁。影响组间比较的两组之间没有差异,P>0.05,可以予以比较。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严格按照医嘱给予患儿用药治疗,对患儿家长实施用药指导,并将相关药物的用药注意事项告知患儿家属。

给予观察组中医儿科多元化辨证护理管理,主要方法如下。

1.2.1 辨病势护理干预:按照患儿的实际病情状况,对患儿的病情特点进行充分了解,以便对患儿的病情发展趋势进行有效推测和分析,按照可能出现的相关情况,将防范措施事先做好,并且在对患儿病情分析过程中,需要对病邪的变化趋势进行充分考虑,例如在寒邪发病的初期阶段,患儿的主要表现有体表寒冷,因此应当根据从外至内的趋势顺势祛除寒邪,可以通过温水对患儿的身体表面进行擦拭,当寒邪侵入患儿身体内部时,患儿会有精神萎靡、食欲不振等相关症状出现,在此情况下的主要护理工作为清内,可以通过中药调理患儿的身体机能,防止寒邪不断扩散。

1.2.2 体质护理干预:因患儿存在较快的生长发育速度和生理变化速度,在护理期间需要对患儿的体质充分考虑,按照相关标准划分患儿的体质,并对其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例如对于阴虚体质患儿来说,其较易发生水肿症状;对于湿热体质患儿来说,其较易出现红臀、痱子,应当分别给予患儿清热泻火的凉血食物和滋阴补虚的热性食物。

1.2.3 辨时护理:随着时间的变化也会改变人的生理情况,在不同的时刻和季节,患兒会存在不同的病情状况,因此在护理期间需要按照患儿的病情特点对其实施辨时护理,按照药物吸收的高峰期或病情的的发生高峰期,给予患儿针对性的药物治疗,同时对患儿的作息时间进行充分考虑,按照人体气血的规律性盛衰情况和循环运行特点,对患儿实施有效的针灸治疗。

1.2.4 情志护理干预:加强与患儿家属的积极沟通和交流,对患儿病情进行充分了解,在沟通期间护理人员需要做到态度和蔼可亲,面带微笑,将患儿疾病的有关知识向患儿及家属进行详细讲解。如果患儿哭闹情绪比较严重,护理人员需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利用相关方式将与患儿的距离拉近,例如拥抱、抚触等,或准备精美的卡片、健康的玩具,以便对患儿进行有效的安抚。

1.3 观察项目 对比两组护理差错事件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运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表示方法为“[n(%)]”、检验方法为“χ2”,用P<0.05表示结果有差异。

2 结果

两组护理差错事件发生情况对比: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护理差错事件发生率较低(P<0.05)

3 讨论

因儿科患儿存在较差的配合度,所以提高了护理难度,同时对护理服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为使患儿获得优质的护理服务,需要对促进护理服务质量有效提高的方法进行积极探究[3]。当前,中医学的进步和发展比较明显,临床对其重视度也越来越高,辨证论治在中医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临床护理工作中,中医辨证理念的应用更加广泛,该理念主张在护理患者过程中需要与患者的病情特点有效结合,将护理方案进行合理、科学制定,在中医护理中,该理念属于指导思想和核心理念[4]。中医儿科多元化辨证护理管理方法有效结合了儿科护理特点和中医辨证理念,它属于新型的护理管理模式,在儿科护理工作中,该护理管理模式主张按照患儿的病情变化趋势和特点对其进行全面、有效的护理干预。因儿科患儿存在比较特殊的年龄状况,且具有独特的病理变化和生理变化,对患儿实施中医儿科多元化辨证护理管理方法,主要从情志护理、辨时护理、体质护理及辨病势护理等方面入手,给予患儿针对性的护理干预,从而使儿科患儿的护理水平和护理质量得到全面保证[5]。

本文通过探究中医儿科多元化辨证护理管理方法的临床效果,数据显示,观察组护理差错事件发生率(6.82%)低于对照组(18.18%),(P<0.05)。综上所述,在临床中运用中医儿科多元化辨证护理管理方法,能够使护理差错事件的发生明显减少,保证患儿治疗安全,因此应当在临床中积极推广应用该护理方法。

参考文献

王彤.辨证施膳提高中风病人饮食多元化[J].饮食保健,2017,4(18):310.

许冬霞.试论中医儿科的多元化辨证护理观[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34):6643.

周洪丽.试论中医儿科的多元化辨证护理观[J].母婴世界,2015,(17):12-12,16.

盛国法.张仲景多元化辨证思维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8,16(19):66-68.

张多海.试论中医儿科的多元化辨证护理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2018,28(25):388-389.

猜你喜欢
应用效果
体验式教学法在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C 语言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手术中个性化心理护理在原发性青光眼患者中的应用
健脾扶正汤在晚期胃癌治疗中的应用
化疗联合CIK细胞治疗卵巢癌的临床观察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四肢创伤复杂创面的临床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