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内科护理常见的风险隐患及防护对策

2019-07-08 02:55郭燕飞孔玲玲石亭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19年12期
关键词:肿瘤内科风险事件满意度

郭燕飞 孔玲玲 石亭

【摘 要】目的:分析肿瘤内科护理常见的风险隐患,并且采取相应的防护对策。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18年12月间我院肿瘤内科收治的80例患者,前期采用常规护理方式的40例患者被设为对照组,后期实施改进以后,采用安全护理模式的40例患者被设为研究组,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肿瘤内科护理常见的风险隐患为化疗药物本身、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和操作水平、患者的情绪状态和治疗依从性等。研究组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为5.00%(2/40),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2.50%(37/40),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肿瘤内科容易发生护理风险事件,而积极分析常见的风险隐患,采取针对性防护对策,可以有效减少护理风险事件,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肿瘤内科;护理;风险隐患;风险事件;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R473.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9)12-03--01

肿瘤疾病具有较强的特殊性,患者承受着巨大的痛苦和折磨,对于治疗和护理有着较高的要求,需要护理人员具有更强的专业性[1]。肿瘤内科收治的患者往往病情凶险,预后较差,除了尽力实施化疗、放疗之外,还需积极防范各种风险事件,为患者提供安全、周到的护理服务。为此,我科引入风险防范思想,观察其对护理结果的影响,现详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期间我院我科收治的80例肿瘤患者,以放、化疗为主,疾病类型为肺癌28例、肝癌15例、胃癌11例、乳腺癌12例、卵巢癌9例、其他5例。按照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前期实施常规护理的40例患者为对照组,后期实施安全护理的40例患者为研究组。对照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39~74岁,平均(59.64±5.42)岁。研究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40~75岁,平均(59.68±5.44)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基线资料呈均衡分布,并无显著差异(P>0.05)。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做好日常查房、输液护理,并且预防并发症,提供饮食指导等。在此基础上研究组梳理了近年来的病历资料,发现容易出现各类护理风险事件,其原因与化疗药物、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和操作水平、患者的情绪状态和治疗依从性等有关,为此采取了相应的防护对策:①加强风险管理:科室完善护理风险管理制度,规范化疗药物使用方法,并且针对常见的安全隐患,制定护理风险预案。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培训学习,讲解常见药物治疗副作用,让护理人员明白安全防范的重要性,不断提高操作水平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②提高护理质量:护理人员应保持高度的责任心和警戒心,增强无菌观念,严格执行消毒。确保病房物品整洁有序,以防出现跌倒、坠床、摔伤等意外情况。在日常工作中主动加强学习,掌握用药知识,善于主动观察,及时发现护理风险隐患,一旦发生意外事件,就立即启动应急处置流程和措施。③规范输液流程:在用药前加强沟通交流,向患者告知药物的不良反应,让患者心中有底,并能够理解配合。慎重选择血管和部位,保证药物顺利输入,避免流入不畅的问题。在输液过程中加强巡视,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若有异常立即处理[2]。④加强心理疏导:肿瘤患者容易产生悲观、绝望心理,工作人员需要加强沟通交流,指出负性情绪反而会加重病情,鼓励患者保持乐观心态,并且介绍治疗成功的案例,激发患者坚定治疗的信心。还可鼓励患者看书、散步、下棋、听音乐等,以开阔心胸,转移注意力。同时叮嘱家属关心和照顾患者,给予患者最大的鼓励和支持,让患者鼓起生活的信心和勇气,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疾病和治疗。

1.3 观察指标

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护理满意度。就服务态度、就医环境、专业水平、沟通交流、健康教育等项目考察护理满意度,根据总分设为非常满意、比较满意、不满意三级,护理满意度等于非常满意率+比较满意率。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23.0软件检验两组的数据,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

2.2 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对照组患者非常满意14例、比较满意16例、不满意10例,护理满意度为75.00%(30/40);研究组患者非常满意19例、比较满意18例、不满意3例,护理满意度为92.50%(37/40)。对比可知,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χ2=4.501,P=0.034)。

3 讨论

肿瘤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命的疾病,在被发现病症的时候,大多已进入中晚期,患者体质较差,承受着疾病的折磨,对未来充满绝望和恐慌,而且担心高昂的治疗费用,再加上放化療本身风险性大,使肿瘤内科护理面临多方面风险[3]。常规护理偏重于疾病治疗,对于风险隐患的防范不够,因此容易发生各种意外事件。我科室梳理了常见的护理风险事件,深入分析其诱因,发现风险隐患存在于管理、护士、患者、化疗药物等方面,为此完善风险管理制度,定期组织培训学习,进行针对性查漏补缺,以增强护理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规范输液流程,提高护理质量,并且深入了解患者的心理特征,加强思想疏导,引导患者正确面对疾病。

从护理结果可以看出,研究组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较低,护理满意度更高,并且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提示安全护理可减少风险事件,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为肿瘤内科患者提供安全、贴心的护理服务。

参考文献

刘芳.肿瘤内科护理风险事件的原因分析与防范措施[J].大家健康旬刊,2017,11(2):17.

童婵娟.肿瘤内科护理中常见的安全隐患及处理策略[J].大家健康,2017,11(5):275-276.

宋桃俊.肿瘤内科护理风险事件的原因分析与防范措施[J].饮食保健,2019,6(15):135-136.

猜你喜欢
肿瘤内科风险事件满意度
2021国庆档总票房43.85亿元 满意度创历史新高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如何有效开展内部审计工作
风险管理在门诊中的应用
护理风险管理在头颈肿瘤外科护理中的应用观察
中心静脉置管在肿瘤内科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网络风险事件中的集体行动研究
分析人性化护理在肿瘤内科中应用及护理效果
肿瘤内科治疗并发症处理的临床探讨
基于顾客满意度的供应链绩效测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