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出血手术患者护理干预的临床研究

2019-07-08 00:55王冬梅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19年12期
关键词:脑出血护理干预应用效果

王冬梅

【摘 要】目的:探讨在脑出血手术患者中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选2017年8月-2019年8月在我院经手术治疗的脑出血患者(90例)进行研究,随机数表法分成甲组与乙组,甲组45例,乙组45例。乙组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甲组加护理干预措施,总结生活能力、下肢静脉血栓发生情况。结果:甲组的社会认知评分、行走评分、交流评分、转移评分、生活自理评分都高于乙组,差异显著,P<0.05。甲组的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乙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脑出血手术患者中,护理干预可降低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的风险,并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能力。

【关键词】脑出血;手术;护理干预;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R9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9)12-03--01

对于脑出血来说,其实际是脑实质血管破裂,是脑内部出血,存在病死率高、发病急等特点,如果处理不及时,就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健康[1]。临床主要经手术对脑出血患者治疗。但是因生理因素、术后病情需要等,患者需长期卧床,活动量明显减少,致使静脉血的循环不畅、血流速度下降、血液粘滞度提高,同时由于腿部肌肉的收缩不足,静脉内血流的速度降低,易出现下肢静脉血栓,影响到术后康复。而且大部分脑出血患者术后,需接受长时间的康复治疗,因此在脑出血手术患者中要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为探讨在脑出血手术患者中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选2017年8月-2019年8月在我院经手术治疗的脑出血患者(90例)进行研究,研究具体为:

1 资料同方法

1.1 资料 选2017年8月-2019年8月在我院经手术治疗的脑出血患者(90例)进行研究,随机数表法分成甲组与乙组,甲组45例,乙组45例。50例是男性,40例是女性;患者年龄在49-80岁之间,其平均是(60.12±2.33)岁。两组资料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可做对比。

1.2 方法 乙组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甲组加护理干预措施:(1)术前护理,脑出血患者的年龄大都比较高,其反应比较迟缓,使病情易被掩盖。所以要严密观察其血压、体温、脉搏和呼吸等,并持续心电监护,快速建立静脉通道,静点降颅内压药物,避免发生脑疝,同时减轻脑组织损伤。抬高床头15-30°,利于颅内静脉回流。做好术前准备工作:备皮、备血、皮试、相关检查。在术前半小时,患者肌注苯巴比妥。(2)术后护理,观察患者的瞳孔、神志以及体征等,确保及时掌握患者的病情变化,强化巡视,明确患者意识障碍是否发生以及意识障碍程度。如果患者对光反射迟钝以及双侧瞳孔大小不一,且意识障碍,提示颅内高压先兆、脑疝等可能存在,及时报告给主治医师,并及时对症处理;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护理,嘱患者穿舒适、宽松的衣物,给予患者合适的弹力袜。定期协助患者更换体位,防止影响肢体血液循环。嘱患者进食流质食物,多食瓜果蔬菜,营养丰富的食物,利于胃肠蠕动。给予家属按摩下肢指导,握住患者脚踝,带动足间做内翻、外翻等训练,每天两次,每次三十下。经训练带动患者的腿部运动,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适应后,进行空气波气压治疗,每次半小时,每天两次;康复指导,主要是语言沟通、平衡功能、肌肉活动、肢体功能训练和记忆能力等,遵循循序渐进原则,及时给予患者鼓励。

1.3 观察指标 护理后,观察两组的下肢静脉血栓发生情况。

1.4 评价标准 经FIM(功能独立性评估量表)评估两组的生活能力,主要是社会认知、行走、交流、转移、生活自理等项目,18-126分之间分,生活能力同得分成正比[2]。

1.5 统计学分析 经SPSS22.0软件分析数据,经()表示生活能力,行t检验,经(%)表示下肢静脉血栓发生情况,行χ2检验,P低于0.05时,组间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总结生活能力 甲组的社会认知评分高于乙组,差异显著(t=13.818,P=0.000)。甲组的行走评分高于乙组,差异显著(t=14.721,P=0.000)。甲组的交流评分高于乙组,差异显著(t=21.367,P=0.000)。甲组的转移评分高于乙组,差异显著(t=21.072,P=0.000)。甲组的生活自理评分高于乙组,差异显著(t=9.988,P=0.000)。

2.2 总结下肢静脉血栓发生情况 甲组的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乙组,差异显著(χ2=4.939,P=0.026)。

3 讨论

脑出血是指非外伤性的一种脑实质出血,是因血管破裂而引发的,是一种难治性的疾病[3]。脑出血发生同高血压、高血脂、吸烟、糖尿病以及血管老化等存在关系,常在情绪激动或者用力时发病,而且在发病前常常没有征兆。脑出血患者主要经手术治疗,但是在术后大部分患者会出现程度不同的言语障碍、吞咽障碍、认知障碍以及运动障碍等,使患者生活能力以及生活质量明显下降[4]。常规护理主要是给予患者日常护理,理效果不理想。而本次研究是给予患者术前、术后以及恢复期的针对性护理,可帮助患者尽快康复,同时减少术后相关并发症,可提高生命质量、生活能力和手术效果[5]。总之,在脑出血手术患者中,护理干预可降低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的风险,并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能力。

参考文献:

单玉娟.脑出血患者的护理[J].养生保健指南,2019,22(41):161.

张敏,范益娜.脑出血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几点体会[J].特别健康,2019,30(16):110.

赵昌玲.试论脑出血临床护理干预[J].养生保健指南,2019,28(39):41.

朱炜曼.临床护理路径对改善脑出血手术病人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养生保健指南,2019,30(28):58.

溫娟.优质护理在脑出血手术患者中的应用研究[J].饮食保健,2019,6(27):201.

猜你喜欢
脑出血护理干预应用效果
全方位促醒护理在重症脑出血术后昏迷患者中的应用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护理干预在脑出血患者肺部感染中的预防
颅内减压技术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
体验式教学法在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C 语言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老年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关系及护理分析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评价
严重创伤患者的急诊急救护理干预分析
化疗联合CIK细胞治疗卵巢癌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