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疗法对上交叉综合征患者的疼痛症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2019-07-08 22:26袁冰吴建伟穆烁张中保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19年12期
关键词:运动疗法生活质量

袁冰 吴建伟 穆烁 张中保

【摘 要】目的:探究运动疗法对上交叉综合征患者的疼痛症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本研究涉及对象为上交叉综合征患者80例,研究时间为2014年3月-2019年3月,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40例,给予参照组运动机能贴布治疗,给予研究组添加运动疗法,对比疼痛症状与生活质量,使用统计学进行分析。结果:研究组治疗后的疼痛症状优于参照组,P<0.05,形成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治疗后生活质量优于参照组,P<0.05,形成统计学意义。结论:上交叉综合征患者实施运动疗法,有效缓解疼痛,改善生活质量,治疗效果显著。

【关键词】运动疗法;上交叉综合征;疼痛症状;生活质量;运动机能贴布

【中图分类号】R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9)12-03--01

上交叉综合征又称颈肩综合征,为临床常见疾病,表现为颈肩部酸痛、關节活动受限等症状,伴随抑郁、焦虑、睡眠障碍等现象[1]。近年来,随着临床研究的深入,上交叉综合征的治疗方法不断增多,本文将以80例患者为对象,探究运动疗法对上交叉综合征患者的疼痛症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涉及对象为上交叉综合征患者80例,研究时间为2014年3月-2019年3月,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40例。参照组,男女患者分别为22例与18例;最小年龄为25岁,最大年龄为47岁,年龄平均值为(34.85±4.67)岁。研究组,男女患者分别为19例与21例;最小年龄为26岁,最大年龄为48岁,年龄平均值为(34.08±4.53)岁。年龄、性别等资料使用统计学软件对比分析,结果可见P>0.05。

1.2 方法

1.2.1 参照组 给予参照组肌内效贴治疗:

结合患者症状选取合适贴法,剪取合适长度肌内效贴布,选用I型贴布。贴法1:患者直立位,后缩双侧肩胛骨,内收下颌,贴布锚点设于肩峰,止点为T10棘突处,斜向以50%-60%张力贴扎,左右侧对称贴扎。贴法2:患者站立位,尽力屈颈,内收下颌,贴布锚点设于C3、C4横突,止点为T6横突,沿竖棘肌走向以20%-30%张力贴扎,左右侧对称贴扎。

1.2.2 研究组 给予研究组添加运动疗法:在参照组基础上,行运动疗法:拉伸训练:屈肘拉伸门框,胸肌发力;做颈椎操,拉伸上斜方肌与肩胛提肌;将左手饶头并向后弯曲,其右手由后背握住,身体前倾、倾斜、扭转,最大限度拉伸背阔肌,以上动作均30s,10次为一组,持续5次。强化训练:采用不同阻力弹力带对肌肉力量进行强化,取橡皮带双手紧握,拉伸橡皮带至最大,身体与上臂贴近,腹部收紧,手臂为中立位且向外扩展,对关节外旋进行强化,橡皮带进我呈支臂划船动作,对斜方肌、菱形肌中下束强化;取橡皮筋双手紧握,从身体后向前方环绕,橡皮带保持绷紧,训练前锯肌;取橡皮带紧握,从头部绕过,头部向后乏力,与前拉力量形成对抗,强化深层颈屈肌,以上动作各30s,五次为一组,结合患者实际情况行5-10组。

胸椎伸展训练:指导患者平躺,将双手放置于身体两侧,在呼气时,伸展抬起背部,由中上背部为发力点,持续15s,五次为一组,持续3组。保持仰卧位以为,取健身球在胸椎下放置,头部放松,手臂由身体两次侧朝后方打开且沉肩,肋骨呈下沉状态,持续120s,并休息30s,持续5次。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疼痛程度与生活质量,进行分析。疼痛症状:使用VAS量表评估,共0-10分,分数越高表示越疼痛。生活质量:使用SF-36量表进行评估,分数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信息使用SPSS20.0软件分析,计数资料检验与表达分别为χ2检验与%;计量资料检验与表达分别为t检验与均值标准差,组间差异显著性水平均为:P<0.05。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疼痛症状、生活质量比较

如表1所示,研究组治疗后的疼痛症状优于参照组,P<0.05,形成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治疗后生活质量优于参照组,P<0.05,形成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随着手机、网络技术等通讯工具使用广泛,交叉综合征病人不断增多,因肩胛、颈椎长期异常,肩颈部肌肉存在劳损、疼痛等现象,极易引发肌肉力量不平衡、运动功能障碍等。有研究指出,交叉综合征的发病机制为打破肩颈部生物力学平衡,由于肩颈部位的稳定性需要静力与动力共同维系[2],而患者长期一个姿势,极易引发颈部深层肌群力量减弱或者丧失,破坏动力性稳定,导致椎体周围关节囊、韧带等组织松弛,进而使椎体支撑失去,打破稳定,表现为头部前倾状态。有研究指出,上交叉综合征患者应用运动疗法可有效改善症状,达到治愈效果,这主要由于交叉综合征最本质原因为肌肉失衡,可通过合理的肌肉拉伸与锻炼,改善肌肉状态,促进恢复,同时还可避免药物治疗时所产生的不良反应。机体所寻寻原则为废退用进,更是自身健康保障之一[3],同时还可预防其他疾病。

本次研究结果可见,研究组治疗后的疼痛症状优于参照组,P<0.05,形成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治疗后生活质量优于参照组,P<0.05,形成统计学意义。

综上,上交叉综合征患者实施运动疗法,有效缓解疼痛,改善生活质量,治疗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蔡冰.导引(八段锦)对上交叉综合征干预的临床研究[D].福建:福建中医药大学,2017.

熊袁,曹必伟,吴淼,等.肌肉平衡推拿配合干扰电治疗对上交叉综合征患者疼痛、麻木及NDI的影响[J].中医外治杂志,2017,26(5):36-37.

陈舒强.运动机能贴布结合运动疗法治疗上交叉综合征的临床效果[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7,10(36):139-140.

猜你喜欢
运动疗法生活质量
中医推拿与运动疗法治疗小儿肌性斜颈疗效观察
膳食纤维制剂对老年便秘患者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运动疗法”控制糖尿病
药物联合饮食控制与运动疗法治疗糖尿病的疗效分析
肌内效贴布治疗跟腱延长术后运动性疼痛的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