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阳阳
【摘要】马蒂斯所代表的野兽派的风格,鲜艳、浓重,往往直接从颜料管中挤出颜料,以直率、粗放的笔法,创造强烈的画面效果。从儿童的认知规律讲,儿童是不具备写实能力的,因此,在儿童每一次的随性涂鸦中,都需要帮他们建立最初的视觉经验。
【关键词】兴趣;启发;现代主义艺术;马蒂斯
袋子里装的是什么呢?小学美术教育首要的任务,不是让孩子们能画出多少栩栩如生的图画,做出多少精妙绝伦的手工,而是應该培养他们学习美术的兴趣,为他们终生的美术学习、美育培养打下基础。兴趣从何而来呢?有一个小男孩的家长和我聊过,说孩子回家对他们说,很喜欢美术课和美术老师,上美术课非常高兴,但是很害怕画画。兴趣不缺了,但如何让孩子不再害怕画画,这一度让我陷入困境。
类似的现象其实很多,比如在一个启发、想象的环节,孩子们往往争先恐后抢着发言,急不可待地想表达自己的创意和想法。但作业阶段,这样的孩子明显会少了许多,作业的呈现效果往往是——画得好的孩子,依然很好;蹑手蹑脚的孩子,始终放不开。
曾问过这样的孩子,为什么能说出那么多灿烂的想法,却不能好好表现出来呢?孩子躲闪的眼神让我明白,身边一些孩子画得精彩,给他压力,而自己不擅长画画。我的小树是歪的、我的太阳画不圆、我的脸蛋是扭曲的、我戳错了几笔脏了白纸,甚至画房子的时候,有很多孩子第一反应是拿出数学课的直尺,直接画墙壁、屋顶。画太阳的时候,四处找瓶盖来围着画圈圈。一张无形的网悄悄而又可怕地束缚着我们的孩子,压抑着孩子畅快表现的欲望。很多孩子为画不直的墙而难过,为画不圆的太阳而紧张。面对许多不像画画却有着严谨态度的作品,一种美则美矣的遗憾让人心悸。
儿童的画其实应该有很多珍贵的东西,是成人很难达到的,在儿童的笔下理应流淌自如。儿童年龄尚小,思想纯真,没有太多条条框框的影响,他们本不该用画画去讨好别人,他们只是应该为自己画,画自己喜欢和想要表达的东西。而在实际教育中,成人往往以自己的标准评价孩子的美术,以自己的标准和条条框框限制孩子们的自由表现,而孩子为了得到成人的认可,开始克制自己的本能,转而用一种模仿成人标准束缚自己的表达。
在小学阶段,相对于语文、数学,音乐、美术这些综合学科其实更受孩子欢迎,这也和其学科的特殊性有关。绘画其实是人类蒙童时期开始的兴趣和思维的体现。阿尔塔米拉和拉斯科洞窟的史前岩画,已经告诉我们绘画是人类的自然行为和天性。
于是,阿尔塔米拉和拉斯科洞窟这些人类蒙昧时期的艺术、史前卢浮宫,都由儿童在玩闹中发现,似乎冥冥之中早已注定。
小学阶段的美术,就应该是玩,是快乐,是抒发,是表达。可生活中似乎有谁已经早早告诉了孩子:天是蓝的,草是绿的,漂亮的美术作品应该是端庄精致的。在人类历史文明的长河中,儿童涂画似乎从来没有被当作一种艺术形式来对待。
一、野兽派的冲击
我开始尝试在美术课上给学生欣赏马蒂斯的画,并且告诉孩子们,这是享誉世界的大画家的作品。
马蒂斯所代表的野兽派的风格,鲜艳、浓重,往往直接从颜料管中挤出颜料,以直率、粗放的笔法,创造强烈的画面效果。映入孩子眼帘的这种直接、猛烈、狂放的画面效果,冲击着他们的眼睛、认识和理解。原来画画也可以这样?这样“随意”的作品也是世界名画?原来画画不需要那么讲究,这样的用笔我也会,这样的颜色我也能试试。
《带帽子的女人》用鲜艳夺目的色彩,夸张的比例,近乎拉长的脖子,粗犷的笔触,刻画出一个在孩子看来线条简单、色彩明艳的作品。对于不敢用色和下笔迟疑的孩子,有着极好的鼓励促进作用。
《躺椅上的女人》首先映入孩子眼帘的是鲜艳而又看似随意的黄蓝色。这幅画最有特点的是女人的脸上没有刻画任何五官,只有一个光秃秃的脸,壮硕的大腿,扭曲的腰身,超小的脑袋,无一不在告诉孩子们,看,这样“不完整”的画,看起来美么?它也是享誉世界的作品。原来美丽的画不需要丝丝入扣、细细描画,抓住你最想表达的、最擅长表达的、最愿意表达的,好好展现你心目中最感兴趣、最美的事物。看,作为一幅以人为主角的画,连人的脸和五官都可以不画,只以画个“圈圈”了事,你画画还害怕什么?还有什么不敢动笔的呢?
《戴帽子的妇人》,颜料不分青红皂白地铺在画面上,不仅仅是背景和帽子,还有这位妇人的脸部、容貌、衣饰都是用大胆的绿色和红色,粗犷地把轮廓勾勒出来。而在给学生的欣赏画的过程中,我们无法要求小学阶段的孩子去理解这强烈的颜色并不是现实中存在的真实现象,而是经过艺术家的加工后对人物和画面做出的处理。我仅仅需要让孩子发现、感受,看,人脸可以画成绿的,还有黄色的堆砌,头发是红的也好漂亮,帽子和大氅五颜六色的颜色也好自在。
二、立体派的启发
在现代主义画派中,立体派的影响别具一格,尤其以毕加索等人著称。毕加索对孩子来说,是个耳熟能详的大师名字,但往往在美术教育的实践中距离孩子较远。毕加索晚年在参观儿童画展时说:“我在他们这个年纪就可以画得像拉斐尔一样,但我却花了一生的时间去学习如何画得像这些孩子一样。”
如今,孩子的艺术细胞开始被一道道网束缚住,毕加索终生都在学习的如孩子一般的画又会带给孩子怎样的启发呢?
毕加索开山立派的《亚威农少女》,不容易得到大众的审美肯定。画面中抽搐、变形、扭曲的人脸,极具装饰意味的线条,超出了我们普遍的视觉审美能力,也许一个普通的成年人根本觉得不美,不像,但这恰恰如孩子一般的表现形式,这也许能唤醒儿童在艺术中的本能。
如果不说这是大师毕加索的作品,孩子都可能只会觉得那是和自己一样的信手涂鸦。美术的价值标准绝非画得像不像,但这却成了许多人评价艺术的标准。大师毕加索最终没有走具象、写实之路,所以他创立了立体主义,他会标新立异开始在画布上加布片,从而创立了分析立体主义。他的一生都在探索艺术之路,当之无愧成为20世纪最伟大的艺术家。
孩子面对《毕加索自画像》这样的画都是无比兴奋的,寥寥数笔,毫无考究的感觉。画面自由自在,大师能这样画,我也能。事实上一幅造型严谨、涂色均匀的儿童美术作品,并不代表是成功的儿童美术教育。诸如此类的作品还很多,虽然我们不能要求孩子理解这些作品的含义、画中所设定的比例、概念,但他们能带给孩子们新的感受和体验。儿童的美术学习,重要的不是为日后成为艺术大师做基础铺垫,而是给孩子一个自由想象的空间,给儿童的想象力、创造力插上一双自由的翅膀。从儿童的认知规律讲,儿童是不具备写实能力的。在儿童每一次的随性涂鸦中,我们都要帮他们建立最初的视觉经验。
三、教学应该符合儿童成长的规律
楊景芝教授认为,儿童在六七岁才开始进入写实期。儿童的用笔歪歪扭扭,不是他们不认真,而是自身的年龄特点、身心条件所致。但是家长包括老师忽视了儿童的这些特点,觉得画面工整、涂色均匀就是好画。正因如此,才会出现了一些拿着直尺、瓶盖画线画圆的学生。
我们要的不是让孩子去画一张好的儿童美术作品,而是要给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插上一双自由的翅膀,积累最初的视觉经验。让孩子们欣赏现代主义画派的作品,目的绝非让孩子画出这样的画,更多的是为孩子积累丰富的视觉经验。具有突破和创新意识的现代画派作品希望打破孩子给自己划定的思维定式、和认为端端正正、均匀严谨的画才是好的艺术作品的常规思维。
人的认知过程也是一个先感觉再知觉从而开始思维的过程,现代主义画派极具冲击力的画面效果,会给儿童的视觉形成强烈的刺激与震撼,进而感知到这样的画面给自己带来的创造欲,再进一步思考我该怎么画?我能不能不要害怕画不好,不要害怕小树太歪、太阳不圆、墙角不直,瞧,和我看起来差不多的作品都是大师画的呢。
现代主义美术流派众多,如野兽派、立体派、表现派、抽象派、未来派、超现实主义等等。本文列举两种现代画派的特点,每一种都有别具一格的味道。对儿童来说,其新鲜、特别的感觉能触发其表现欲,这也是符合现代画派的宗旨特点的:“艺术语言自身的独立价值”“绘画不作自然的仆从”“绘画摆脱对文学、历史的依赖”“为艺术而艺术”,这是现代主义美术体系的理论基础。
任何美术作品都是作者对所处现实生活中的主观内心思想感情及其哲理观点的表现。艺术就是创造,因袭和保守注定没有发展。现代派美术只不过更注重这一点而已,而这点更符合对儿童的教育。
空无一物的袋子无法站立,让孩子的袋子里,充满自己的体验、真心的表达,而不是一幅幅涂色均匀、画面工整的作业,是我们真心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