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自学辅导教学模式的再构建

2019-07-08 03:54王聪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2019年3期
关键词:积分制初中生

王聪

摘   要 一个好的教学模式要想在中小学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推广,必须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本文在考虑初中生心理特征与自学能力的前提下,借鉴雷夫老师成功的教学经验,在已有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对初中生自学辅导模式进行更深入的探讨,尝试构建一种操作性更强的初中生自学辅导教学模式。这一教学模式主要包含两种课型结构,其一是必修课,其二是选修课,不同的课型有不同的操作方式。

关键词 初中生  自学辅导教学模式  积分制

一、初中生的自主学习

初中阶段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重要时期。一方面,初中生的独立意识增强,在各方面都想要谋求自己的独立地位,这就为其进行自主学习提供了坚实的心理基础;另一方面,初中生自我提高需要的增强、认知与元认知学习策略的改善及自我评价能力的发展等都为其自主学习提供了可能。

1.自主学习动机

随着独立意识、交往需要和自尊需要的不断增强,初中生的学习动机呈现以下特征:其一,自我提高需要明显增强。与得到家长和老师的表扬相比,初中生更关注学习本身的价值,努力学习更多是为了掌握知识技能,满足自己成长发展的需要。其二,学业成绩与自尊的关联性增强。努力学习、获得好成绩有助于保护自尊、确立自己在同伴中的地位[1]。

2.自主学习策略

在认知策略方面,无论是划线、复习等复述策略,做笔记、记忆术等精加工策略,还是列提纲、画结构图等组织策略,初中生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在元认知策略方面,初中生能够熟练运用、主动计划,随时监控和调节自己的学习过程。

3.自主学习评价

随着独立意识的不断增强,对待任何事物,初中生都产生了属于自己的看法和评价。对于自己的行为,也能够将行为动机和行为结果联系起来,比较全面、客观地加以评价[1]。这种自我评价能力的发展使得来自教师和家长的外部评价的权威性遭到一定程度上的冲击,家长和教师的评价的地位逐渐被自我评价、同伴评价所取代。

二、初中生自学辅导教学模式再构建的基础

1.我国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的解读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出现了一些以培养学生自主能力为主要目标的教学方法,笔者对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五种进行了探讨和分析[3](见表1)。

从表1中可以看出:尽管这些教学方法的理论基础不同、适用的年级和学科也不同,但自主学习的精髓与实质是相同的。其一,先学后教,先练后讲。学生先通过自学与讨论的方式进行学习,再由教师针对性地解决疑难问题与系统讲解。其二,学生自学与教师辅导相结合。学习活动的主体是学生,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作用都定位在引导、点拨、解惑等方面,真正做到了把课堂还给学生。

2.雷夫老师第56号教室的特点

(1)主课和备考课的分离

雷夫老师认为,取得优异的考试成绩意味着更多的机遇,但考试成绩和真正的学习是两码事,学到的最重要的东西,都不是标准化考试能衡量得了的。因此,在综合考虑之下,雷夫老师将备考和其他课程分开来教。一方面,调动学生的热情,让学生在主课上享受学习之乐;另一方面,每周都会有几次备考课,进行应试技巧、习题讲解等训练,如此少而精的训练却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2],这和学生们在主课上培养的学习兴趣及在整个学习生活中形成的良好習惯与意识是分不开的。

(2)经济体系的创建

雷夫老师在第56号教室建立了独特的经济制度。在开学的第一天,雷夫老师就会发布招工需求表,包括教室管理员、点名员、体育器材管理员、警员、资料回收小天使等多个职位,以及相应的工作说明和薪资待遇,使学生必须申请一份工作才能得到相应的薪水(虚拟的)来支付使用课桌椅的费用。还会同时发放分类账页给学生,主要包含日期、交易名称、收入、支出以及结余等项目,让学生自主规划和管理自己的学习与生活[3]。这一规则使学生的行为举止有了量化的评价标准,能够有效地约束和规范学生的行为,帮助他们树立“对自己行为负责任”的意识。

(3)软销售

雷夫老师认为,老师要做的就是为学生提供一份琳琅满目的菜单,至于点什么菜就交给学生自己做主吧。因此,在第56号教室,有着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但老师从来不会刻意地宣传或强行要求学生加入,而是通过一种软销售的方式来引导学生自愿选择,即以参加兴趣班的学生展现出来的愉悦的精神面貌来吸引更多的学生加入其中[2]。

三、初中生自学辅导教学模式的结构

在对初中生心理特征与自学能力进行深入剖析的基础上,借鉴雷夫老师成功的教学经验,在已有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对初中生自学辅导模式进行更深入的探讨和再构建。这一教学模式主要包含两种课型结构,其一是必修课,其二是选修课,不同的课型有不同的操作方式。

1.必修课

必修课是指每位学生都必须要参加的新授课,这门课程主要通过自学辅导的方式进行,具体的操作流程见图1。

图1  自学辅导教学模式流程图

首先,教师向学生提供自学提纲,向学生说明学习内容及目标,提出一些思考性的问题做指引,或呈现练习题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引导学生进行自学。在此过程中,教师进行巡视,发现共性问题,并对个别同学和小组加以异步指导。

其次,学生通过做教材内容后面的练习题进行自我检查,为组织学生讨论和教师的重点讲解做准备,检查结束后将遇到的问题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总并讨论解决。对于一些学生无法解决的内容,教师进行重点讲解,以达成目标,并进行练习巩固。

最后,学生小结和同伴互测,该环节采用积分制的方式作为激励和评价手段。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增强独立总结和评价能力,课堂小结主要由学生负责,教师适当给予补充,主动进行总结的同学可获得相应的积分。同伴互测主要是指以小组为单位展开的竞赛,每组都有一次出题的机会,答对的同学及所在小组均可获得积分奖励,若无人答对,则出题的人及所在小组得分。这种方式不仅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自学效果,而且可以保证自学速度不一的学生在任何时间都有事做,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得到最优的发展。

2.选修课

选修课主要是指在必修课的基础上开设的、可供学生自由选择的课程,包括应试技巧、专题训练、易错题评析、漏缺补偿等四门课程,主要为学业成绩提升而设置。由于是自愿参加,为了保证同学们的参与热情和学习效率,每节课的时间都较短,约20分钟,且整个过程采用积分制的方式加以保障。

(1)应试技巧课

难题考能力,易题考规范;不同类型的考试,考查重心是不同的。因此,答题技巧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应试技巧课就是指考试技巧的传授与分享。教师需要对历届学生的考题进行分析,掌握考题特征及答案类型,以便指导学生更好地做针对练习;学生也可以根据自身的经验加以总结和分享考试技巧。

(2)专题训练课

专题训练课并不是必修课的重炒,与必修课相比,这门课程更加注重相关知识的有机整合与应用知识的贴切训练。这就要求授课人(教师、学生均可)在课前要做大量知识点整合的工作,以便在课上引导学生以点带面地构建知识网络。

(3)易错题评析课

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根据学生的日常学习情况来总结易错点,并加以归类、分析,还要引导学生学会整理自己的易错题,增强自主学习能力。因此,教师应鼓励学生申请讲课资格,将自己的经验与全班同学分享,教师加以指导和补充。

(4)漏缺补偿课

每個同学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对于各个知识点的掌握速度与程度参差不齐,因此,特开设漏缺补偿课以弥补个别学生的知识漏洞[4],这门课程的课时、主题都由学生决定。首先由需要帮助的学生提出申请,之后由愿意提供帮助的学生加以授课,最后教师做补充。

课程的设置并非刻板式的模型,而是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加以调整的。关键在于以积分制作为保障,充分调动初中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做学习的主人,自己为自己负责,真正达到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减负增效。

参考文献

[1] 庞维国.自主学习——学与教的原理与策略[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 雷夫·艾斯奎斯.第56号教室的奇迹3——说给老师的真心话[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5.

[3] 雷夫·艾斯奎斯.第56号教室的奇迹——让孩子变成爱学习的天使[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4.

[4] 徐兆兰.高三地理备考课型规范化研究[J].上海教育科研,2007(09).

【责任编辑  郭振玲】

猜你喜欢
积分制初中生
巧用地图培养初中生史料实证意识——以《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为例
省考背景下初中生地理识记能力提高的策略探讨
“一例多境”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识
高校学生党员发展“积分制”管理模式研究
积分制与云教学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实践探索
高等教育教学评价模式初探
用“积分制”党员发展模式严把党员“入口关”
微“积分”:构建活力班级的一把金钥匙
浅谈如何有效地学习初中语文
探究初中生数感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