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鹏飞
摘 要:根据党的十八大报告,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树立尊重自然、恪守自然、保护自然、努力建设美好中国的生态文明理念。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格局的形成,只有把工作生活方式作为生活方式最基本的部分,才能体现社会主义的宗旨,增强改善环境的意识。因此,绿色劳动生活方式应运而生。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劳动生活方式;绿色劳动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9)03-0017-0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综合了人们在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等方面的要求,对人们的劳动生活方式具有指导性意义。由于人们的劳动生活方式总是在不同层面折射出每个人的价值观,所以对劳动者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劳动者的绿色劳动方式是无法割裂的。要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劳动者形成绿色的、积极的劳动方式,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
一、绿色劳动生活方式的内涵
(一)劳动生活方式
劳动生活方式是在某些劳动条件下,在一定劳动价值的指导下,物质生产、精神生产或劳动的总和。劳动生活方式的结构包括:(1)劳动条件和工作环境,包括劳动的物质环境和地理环境、劳动的社会性、劳动方式、劳动对象、劳动组织、时间和劳动空间以及劳动强度;(2)劳动主体,包括劳动心理、劳动价值和劳动态度;(3)劳动行为的具体模式,包括劳动职业的内容和特征,以及不同的劳动习惯和风格。
劳动生活是生活中最重要的内容。在生产力水平很低的情况下,当人类征服自然的力量与自然的力量相比是微不足道的、人类劳动和生命活动是直接整合的时,人们是如何生活的?当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生命的概念时,就包括人的劳动和生活,包括人的生产和生产方式。劳动生活方式也是人们生活的方式。在人类社会原始和野蛮的时代,劳动工具和特征经常被用来表达人类原始生活方式的特征。在封建社会中,奴隶制和生产力水平相对较低,人们不得不花费大量时间在获得生存手段的劳动上。劳动力往往是人们的主要生活内容。近代以来,由于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和科技革命的推动,人们的劳动时间缩短,闲暇时间增加,使其他生活方式与工作生活分离,生活方式也越来越丰富。
只有把工作生活方式作为生活方式最基本的组成部分,才有利于体现社会主义的目的,提高人们对改善工作条件和改善环境的认识。过去,劳动只被视为创造财富的行为,不被视为一个生活现象。这样的观念根深蒂固,不利于绿色生产。只有从劳动和生活的角度来看待劳动者的劳动生活,才能使劳动条件、劳动环境和劳动内容更加美观和吸引人,更有利于全面发展。
(二)绿色劳动
绿色,象征着光明和活力,它是一个以自然植被和正常生态色彩为基础隐喻的和谐生态环境。绿色经济对于经济运行方式来说是一种良性的运行方式。同样,绿色劳动也应该是一种良性的劳动生活方式。因此,绿色劳动在人类改造自然,创造人与自然、人与人的良性循环的过程中创造了和谐的劳动关系。人是一切活动的终极目标,劳动的目的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劳动的实现取决于人的能力。因此,绿色劳动必须以人为本。尊重劳动者的价值地位,顾及劳动者的客观需求,肯定劳动过程中劳动者的主导地位。可以说以人为本是绿色劳动的本质。
绿色劳动力是绿色经济的必然要求。作为一种经济运行模式,绿色经济与其他经济运行方式相同,也包括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的相互调整和相互作用。其中,绿色生产是绿色经济的核心,绿色生产取决于事物的要素和人类的要素,决定性的角色不是事物的要素,而是人的要素,因此,绿色经济必须以人为本。劳动创造人,决定人的本性,影响人的发展。因此,绿色经济必须相应地要求劳动力具有“绿色”性质,即绿色劳动力,或劳动“绿色化”。劳动和资本作为社会生产的两个主要因素是相互依存的,劳动力因素地位的恶化必然导致社会制度的不平衡。从这个意义上讲,劳动力和资本基本上是一体的,劳动者是生产的主体。
符合绿色经济固有的前提,绿色劳动也有两个理论意义:一是自然生态内涵。绿色劳动要以保护环境为前提,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切不可以破坏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利益,劳动必须与自然和谐相处。二是社会生态内涵。这是一个更高层次的要求,即建立劳动与人之间的双向和谐。一方面,人类社会需要通过劳动来满足需要。另一方面,劳动对人们也是富有成效的。绿色劳动要求保护工人的安全和健康、人的社会关系的和谐、劳动和分配领域的社会公平的实现,以及工人幸福的实现。其结果是为了人类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而扩大社会福利总量。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态-绿色内涵
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美丽中国”的宏伟目标,必须从与生态文明建设相适应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寻求指导。要改善生态环境,致力于践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要更加全面地發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导作用。从生态-绿色的角度看,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具有深刻的内涵。
第一,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党和人民的共同愿望,也是现阶段我们国家的目标。富强不仅仅是要在经济领域实现长足的发展,还要在发展生产力的同时注重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生态文明视野中的繁荣与力量不仅体现在发展目标的实现上,也体现在发展条件的改善上。民主不仅是人民行使参与国家管理权利的基本政治权利,也是保护生态权利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基本政治权利。这不仅是一个狭隘的政治民主,也是一个涵盖广泛环保意识的生态民主。文明不仅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氛围,更体现了人与自然的文明相处。和谐不仅强调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相处,而且还引导人们努力实现人与生态环境的和谐。这是过去追求和谐的突破和创新。
第二,自由、平等、公正和法治是中国社会主义和价值观的重要属性。自由实现的前提和基础是个体生命的存在。自由包括人的自由和自然界的生命自由。平等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从生态绿化的角度看,平等的内涵进一步深化,不仅局限于人与人之间的平等,而且还将平等的范围扩大到自然范畴。在人与自然之间,我们应该实现共生、共同繁荣、平等和谐。公正不仅体现在社会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领域,而且体现在整个自然界的生态正义中,以满足各种需求,实现生态系统的平衡。法治不仅局限于政治和社会领域,还应涵盖自然生态。法治不仅保护了人民的权益,也保障了大自然的和谐稳定。
第三,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对于个体层面的内在要求,是人民应遵守的基本道德规范。也具有生态-绿色的丰富内涵。爱国不仅反映在革命战争时代,也反映了新时期对祖国的热爱,对我们生活的生态环境的热爱。爱国要从一草一木、一山一水开始。敬业是将环保意识和生态责任融入日常工作和生活,勤俭节约不浪费都是体现敬业精神的基本途径。诚信不仅是人与人之间的美德,也是对自然世界的诚实态度,没有必要欺骗,否则将受到大自然的报复。友善应把自然看作人类的朋友,遵循大自然的发展规律,爱护自然,融入自然,与自然和谐共生。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绿色劳动生活方式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浓厚的绿色意义和生态内涵。在积极培育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进一步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有利于生态文明成为全社会的思想共识和价值选择。为此,我们需要关注以下两种关系。
首先,处理目的与规律之间的关系。目的是从价值的角度强调客体在满足主体需求方面的价值。规律性是强调主体的活动必须从真理的角度与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相一致。不为了目的的活动,人们不愿意去做,不符合规律的活动,人们不可以去做。在这里,注重培育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充分考虑当代中国人对建设美丽中国、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不能违背人民的诉求。除遵循意识形态建设规律外,还必须遵循生态文明建设规律。在实践中,生态文明建设不仅具有阶段性,而且还要把一般规律和个体引导相结合。它在不同的地区、行业、人群等方面也有不同的工作重点。我们必须善于把握主要矛盾,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出现的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在内容安排、工作安排、路径选择、形式和方法运用等方面与生态文明建设相适应。不能跨越历史舞台,急于寻求成功。只有统一目的和规律,进一步强化生态维度建设,才能使我们的实践产生强烈的精神诉求。其次,处理“上”“中”和“下”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态维度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党组织、政府和人民的相互配合,共同进步。所谓“上”,是指党中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央人民政府。要做好顶层设计,进行全面、科学、前瞻性的系统规划、方向指导和战略部署、全面深化改革,让生态意识扎根广大人民的心中。所谓“中”是指地方党委和各级政府,包括省(市、自治区)、市和县。相对于中央和基层,其发挥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要善于结合地方特色,如武汉的“复兴大武汉”、合肥的“大湖名城、创新高地”等,使环境意识自然而然地融入其中。所谓“下”,是指广大基层组织和人民。对于基层组织和人民来说,生态文明所带来的好处,不需要过多进行制度性的强制。要在基层带动生态文明观的培育,必须重视和突出人民群众的主导地位,尊重群众的创新精神,鼓励和促进人民根据地区和行业的具体情况,创新環保的新形式。特别重要的是,在这个系统工程中,虽然中央、地方基层组织和人民各司其职,但它们并没有完全分开,而是相互补充、相互提高。中央政府引导地方和基层,地方政府接受中央政府的指导,指导基层单位。基层单位的探索为地方和中央政府提供了生动的基础。只有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实现“上”“中”“下”的全面有效互动,才能全面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绿色劳动生活方式的引领作用。
参考文献:
[1]胡键.俄罗斯经济转型:从寡头资本主义到人民资本主义[J].东北亚论坛,2005,14(4):65-69.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289-290.
[3]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