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手,花绷、绣布和彩线,编制传奇。
一针一世界,一绣一繁华,非遗之美跃然于绣品,
集羌绣、嘉绒藏族编织、挑花刺绣3项工艺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曾获多个国际国内大奖,作品被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坦桑尼亚前总统费卡亚·基奎特、
美国波士顿儿童博物馆等多国元首及博物馆收藏。
让我们一同走进藏羌绣技能大师杨华珍非遗文化美奂绝伦的天地——
杨华珍出生于阿坝藏区刺绣世家。父亲是藏族,母亲是羌族,杨华珍从小在藏羌文化的浸染中长大。在杨华珍的家乡阿坝州,藏羌两族千百年通婚,民族文化也相互交融。杨华珍在这里出生长大,熟悉藏羌文化,了解每一道纹饰背后所隐含的象征意义,也能把它的创新发挥到恰到好处。无论传承还是创新,都能得到老艺人们的认可。
在汶川地震灾后重建的日子里,杨华珍以3万元注册了公司,组织十多位受灾姐妹成立了藏羌刺绣协会。藏羌织绣源于生活也融入生活,杨华珍和她的藏羌织绣团队到村寨里写生,去老艺人家里拜访,增进了对民俗文化的感知认识。她们发现藏羌绣作为装饰出现在衣服的袖口、裙边、领口,耐磨的同时也兼顾美观。跟用丝线勾勒在柔软布匹上的苏绣、蜀绣等不同,藏羌织绣用的线更像毛线,织绣载体也不乏粗布、氆氇这样的厚重材质,这让藏羌织绣略显粗犷豪迈,色彩鲜明亮丽,搭配上也更加大胆,既有浓厚的民族风情,又兼具强烈的时尚感。杨华珍从地震后艰难起步,逐渐走出了一条继承传统、经营创新的独特路径。这种独一无二的特色也成为杨华珍织绣产品的竞争力,很多国内外品牌计划与她展开合作。杨华珍成立了成都华珍藏羌文化博物馆,创建了专属织绣品牌墨尔朵,还与诸如星巴克、欧莱雅、植村秀等国际品牌成功跨界合作。
在第16届香港国际授权展上,杨华珍作为四川参展商惟一代表成为最大的亮点,她在内地与香港文化产业合作论坛上和大家一起分享了自创的藏羌织绣文创品牌。在北京前门大街传统文化艺术中心举办的“蜀地藏羌钟灵毓秀”杨华珍藏羌织绣作品展上,展出了北欧沐浴品牌施丹兰羌绣爱心化妆包,并在全球范围推出羌绣限量版洁颜油瓶身羌绣图样……杨华珍大师高超的技艺,声名远播。
藏羌织绣是“藏族编织、挑花刺绣”和“羌绣”的合称,发端于新石器时代,是千百年来藏族、羌族为适应特殊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不断创新和吸纳汉族挑花刺绣工艺基础上形成的工艺,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鲜明的地域特色。
藏羌织绣走出四川,走向世界。杨华珍也因此获得了一项特殊的荣誉——“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薪传奖”。这一奖项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机构面向中国内地(大陆)和港澳台地区,为表彰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做出杰出贡献的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以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而设立的专业奖项。
“师父给你一碗饭,走遍天下都吃不完……”2015年9月中旬的一天,第五届中国成都国际非遗节文殊坊分会场上,举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拜师仪式,杨华珍门下又收了新弟子。按照藏羌民族传统习惯,篮中一只鸡,手捧一瓶酒,9位徒弟带着不同的礼物来到杨华珍面前,依次向身着民族盛装的杨华珍行拜师之礼。三拜一跪、敬上清茶之后,杨华珍给每位徒弟回赠了礼品:一碗米和一个红包。杨华珍说,这碗米代表一碗饭,寓意传授藏羌织绣这门技艺,即传授一个生活技能;红包则代表一本万利,寓意这门手艺能带来终身财富。她希望徒弟们在学好这门技艺,富足自己生活的同时,也能将民族传统文化继承发扬下去。
培训改变命运。杨华珍在村寨建立了藏羌绣传习所,开辟了“传承人+协会+合作社”的模式。从技能培训切入,通俗易懂地讲解藏羌织绣相关图案与工艺的背景与意义,通过设计师样板绣制出藏羌织绣文化产品达到就近就业增加收入的目的。不离乡土,不花一分钱成本,仅凭一双手就可以实现月入千元甚至万元。杨华珍真诚地传给农牧民脱贫的“金钥匙”,她带出千名"绣娘"带领乡亲们脱贫奔康在当地传为佳话,得到当地政府和社会各界一致好评。
2017年10月,杨华珍藏羌织绣大师工作室正式落户四川艺术职业学院。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建设的杨华珍藏羌织绣大师工作室,已获得省高等职业院校创新发展行动计划“技能大师工作室”项目的立项。
在“四川省技能大师工作室”项目、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杨华珍藏羌绣作品展开幕式的现场,400余名四川艺术职业学院师生聆听了她的精彩讲座。开幕式还展出了以“艺”“技”“传”“情”为主题的100余幅刺绣作品。
四川艺术职业学院将借助社会各界力量,凝聚艺术设计资源,着重培养一批技艺卓越、创新意识强、设计能力突出的藏羌织绣艺术专业人才。课程内容将结合实际通过集中培训和分别指导,使学员能对典型藏羌纹样进行设计、着色、绣制并成型,实现学员作品具备一定艺术感,颜色搭配协调,针脚匀称。“杨华珍女士将藏羌艺术带进了高校校园,相信藏羌织绣专业培训班也将为学院在非遗进校园活动及非遗传承工作中增添一抹亮色,为提升学院内涵建设提供多样化路径……”四川艺术职业学院院长助理冯梅介绍道。
杨华珍入门弟子近千人,院校科班生不计其数,西南民族大学平面设计专业研究生钟亦秋正是其中一位。在杨华珍的指导下,她对研究藏羌民族文化有了长足进步,在感性与领悟中有了空前的提升。她以民族元素融合现代审美,让古老技艺更具时尚化,作品已被香港一家公司购买了版权。她设计的另一套家用收纳产品也在全国旅游商品大赛上拿了奖。“我已经跟杨老师学习一年多时间,尽管我是汉族,但我对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和技艺有着很大的兴趣,自己设计的作品融入藏羌织绣的元素,让更多人了解它、发现它的美与价值。”钟亦秋说。
“2018年度高技能人才建设项目授牌仪式”在成都举行,成都市杨华珍藏羌织绣技能大师工作室获批正式挂牌成立。领办人杨华珍大师还获得政府发放的补贴。
杨华珍对藏族编织、挑花刺绣技艺的研究永无止境。她的成功引起了成都邛崃市政府的高度关注,日前,她已作为当地政府精准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周末磁场”计划引才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