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淑玲,蔡东华,黄凤亮,兰金水,蔡萍萍,蔡清清
(石狮市妇幼保健院,福建 石狮 362700)
妊娠和分娩作为一种应激源,使孕产妇心理、生理迅速发生变化,是女人一生中非常特殊的时期[1]。近年来,助产士门诊在国内各级医院陆续开展,并取得了一些满意效果,如何动态观察孕妇整个孕期的身心变化和社会支持情况,为分娩和家庭适应做好准备[2]。助产士门诊的开展不仅是医院发展的需要,也满足了孕产妇的需求[3],孕产妇及围产儿的健康保健问题一直是各国在公共卫生领域的应对挑战之一[4]。而保障母婴安全的重要前提是提高助产照护服务的可及性与连续性[5]。
产前产后病区独立的管理模式正是从助产士门诊管理引发的思路,产科病区是个高风险、专业性强的临床科室,主要收治正常分娩和因各种病理因素分娩的孕产妇,护理工作的质量关系着母婴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健康需求的提高,人们对产科提出来更高的要求。
据中华医院管理学会2003年对326家医院调查资料显示,发生医疗纠纷最多的医院科室是外科和产科,而更有人形容产科的职业风险犹如在高空踩钢丝[6]。特别是二孩政策的全面落实,产科护理照护模式将面临着一个新的挑战。
细致的分科有利于疾病集中解决,传统的医疗分科、病房设置已不能满足部分患者的治疗需求[7]。部分医院的产科把产前区和产房作为一个病区管理,产后区作为一个病区管理,这种功能设置称为独立模式。但多数医院是传统的产前产后病区混合存在的管理模式。
独立管理模式是将产科分为产前病区和产后病区:产前病区的工作模式以医生为主,护士为辅,协同管理。产前区的医生要负责接待和处理门诊新住院的患者,评估孕妇及胎儿的情况,做剖宫产手术,还要处理急诊、急产等高危孕产妇,应对待产及产程中的突发事件等;产前区的护士负责安排床位、产前教育,安抚个别产妇由于宫缩疼痛而导致的紧张、焦虑、恐惧等消极情绪,还要听胎心、查宫口、观察产程进展情况及评估胎儿情况,这些工作需要由具备产科专业知识的助产士来完成。
传统的混合模式是将待产妇与产妇混住于同一病区,待产妇从入院到出院仅占用一个床位,避免多次转移,但也易造成病区混乱。医护人员不仅要照顾待产妇,尤其是高危孕妇,还需兼顾产妇恢复情况,工作繁琐无重心容易出错。此外,在嘈杂环境中听胎心,不易掌握待产妇病情。从孕妇角度看,待产妇由于可能在母婴同室的房间,婴儿哭闹有可能造成休息欠佳、情绪焦虑,增加难产出血的机会。
结合我院院情,引进国际新理念,2017年我院开展了符合妇幼发展、适合孕产妇需求的产科管理新模式--产科急诊调度中心、床位调度中心、缩宫素观察中心、产前病区和产后休养区。产前区设立急诊调度中心、床位调度中心、缩宫素观察中心,急诊抢救室和缩宫素观察中心设在急诊调度中心旁边,专门一组医护人员负责急诊、缩宫素观察中心和办理入院,把处理急诊和办理住院前移到产前病区入口处。我院产科开放床位134张,有3个产科病区,年入院孕产妇7100人次。特别是二孩政策全面落实,高危孕产妇、经产妇也随着增加了,产科护理工作面临新的挑战,实施这一模式,不仅能够第一时间处理急诊、及时接待入院孕产妇,降低风险,还能更合理的调配人力资源,应对二孩政策。
入住我院两种管理模式的孕产妇。
采用自编问卷,随机选取500名入住我院产前产后混合管理模式的孕产妇对住院环境和流程的满意率为对照组,同时选取500名入住我院产前产后独立管理模式的孕产妇对住院环境和流程的满意率为观察组。
采用SPSS26.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资料采用x2检验。
产前产后不同的照护模式对孕产妇满意度的影响
内容 N 孕产妇满意率(%)对照组 500 81.2观察组 500 96.3 x2 9.25 P<0.05
7.1.1 复杂性
其复杂性与其他科室有不同之处。当前,护理资源使用不当和护士短缺已成为护理管理工作中的严峻问题,临床护理实践发展不相匹配与护理资源使用的矛盾日益突出,特别是产科工作复杂、繁琐、危重、疑难的病例增多。
7.1.2 风险性大
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进步,医疗卫生事业也在不断完善,人们对医疗护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随着我国二孩政策的全面开放,高危孕产妇也随之增加,产科风险也随之增大。
7.1.3 专业性与服务性
产科护理在兼有其它临床学科共有的基础护理的同时,产科护理照护又具有她的专业性和技术性,比如待产产妇,她的照护特点除了人文关爱外,更倾向于技术服务,她需要具有产科专业知识的助产士,给予听胎心、查宫口、观察产程进展情况、观察胎儿情况,甚至接生,由于护理专业专科知识的局限性,护士的专科知识不能满足产妇的需求;对于产后的产妇,其照护特点倾向于基础护理和人文关爱,照护产妇及新生儿,这一工作只要护理专业的护士就可以胜任。
7.2.1 产科是一个高风险的科室
稍有不慎即可导致护理纠纷,甚至引发医疗事故是医院整体质量管理的重点[8]。
7.2.2 产前区设立急诊调度中心
随着二孩政策的全面落实,高龄产妇增加了,经产妇也增加了,急危重和急产的产妇也随之增加,设立急诊调度中心第一时间接待急诊孕产妇,及时处理,规避风险,对保障母婴安全具有重大意义。
7.2.3 设立床位调度中心统一办理入院及统一协调床位
办理住院前移到产前病区入口,一是方便孕产妇办理入院手续,优化流程;二是保持病区的安静,与其在入口处设立导诊相比,可以节省人力资源,而且孕产妇能够得到及时的接待,及时安排检查,对于有分娩征兆的产妇,特别是经产妇及时送进产房;三是床位可以统一协调,合理安排,满足孕产妇的需求。
7.2.4 产前区增设缩宫素观察中心
缩宫素引产观察,多数医院是集中在产房管理,但还有个别医院是分散在病区。集中产房照护的管理模式,家属及产妇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烦躁情绪;分散在病区照护的管理模式,由于观察不到位,存在安全隐患。设立观察中心,能够扬长避短,满足产妇需求。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在当前形势下医院护理人力资源管理成为竞争的核心,医院管理人员必须予以重视,以建立科学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为目标,促进医院健康有序的发展。 护理人力资源管理是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管理水平直接影响护理服务质量。只有护理人力资源管理与时俱进,不断进行更新,勇于创新,从实际出发解决护理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才能提高护理综合服务质量,才能实现科学护理人力资源管理。才能保证医院护理事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7.4.1 产前产后独立的照护模式
一方面可保障孕(产)妇的安全,营造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促进产程顺利进行;另一方面使管理更加个性化,实现整体医疗和护理工作的人性化管理。待产妇入院后由产前医生和经过产科专科知识培训的助产士管理,对胎心监测和产程观察会更专业,孕妇安全更保障;分娩后迁至产后区,不会受待产妇产程的疼痛而影响休息。
7.4.2 产前产后混合的护理照护模式
传统的混合模式使产前与产后处于同一病房,待产妇从入院开始就无须转移病房,以待产妇为中心,提供了待产、恢复、产后护理全程服务,体现了人性化服务、便捷化流程。护士和助产士不仅要观察待产妇情况,还要护理产妇及新生儿,工作繁重、压力大,加之对于产前的观察评估不准确易造成差错;另外,新生儿哭闹、产妇陪护人多、环境嘈杂,待产妇不能充分休息,精神疲惫易影响产程。
建立产前产后独立管理模式,有效提高护士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效率,杜绝差错,待产妇能得到更专业的照护,产后得到更好的休息,随着流程的不断完善,满意度调查也明显程上升趋势。实践证明产科管理新模式是值得推广引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