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哲
(军委政治工作部原机关门诊部,北京 100120)
口腔种植手术室是一个专门为患者牙列缺损等病症进行义齿种植的场所[1]。随着口腔种植技术的不断发展,口腔种植手术也在临床运用愈加广泛,其治疗效果明显,提高了患者的牙齿美观度,获得了患者的一致欢迎。但随着手术量的增多、手术种植性质与手术创口的深入使得口腔种植手术室的感染率提高,从而引发患者出现种植体脱落、切口感染等不良反应,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经济水平[2]。因此,在做好感染隐患的分析和预防工作的同时,为患者提供相对应的护理干预是更好控制口腔种植手术室感染率的必要手段。本文通过分析口腔种植手术室的医院感染隐患来实施对应的护理措施,以减少手术室感染率,具体报告如下。
根据“随机分配”的原则,从我科选取了110例进行口腔种植手术的患者(2016年5月~2018年10月),将他们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各55例。
【纳入标准】:①符合口腔种植手术治疗标准的患者;②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的患者。
【排除标准】:①患有肾功能不全或脑科类疾病的患者;②患有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
【对照组】:男:女=26:29;年龄:21-75(29.21±8.56)岁。
【观察组】:男:女=28:27;年龄:22-73(29.26±8.54)岁。
组间资料对比,P值>0.05。
本次研究已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进行。
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感染预防护理,具体包括:
(1)完善相关感染预防制度:制定严格的消毒隔离制度,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加强一次性医疗用品的管理和手卫生;定期对医疗人员进行感染知识及相关制度的培训,以提高他们的感染预防意识和应对能力。
(2)术前护理:提前告知患者手术的相关事项,并为其清洁口腔;对手术所需医疗器械进行消毒处理,并确认消毒情况;全面消毒手术室环境,保证环境整洁卫生。
(3)术中护理:医护人员在进入手术室之前需清洁好手部,穿戴好无菌手术服,佩戴好相关护具;术中所有操作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规范,密切观察患者的手术情况并记录好相关指征;注意手术器械、敷料的具体灭菌和有效时间,避免种植体在空气中暴露时间过长,可在患者种植窝备好后再拆掉种植体的外包装[3]。
(4)术后护理:手术完成后,护理人员需做好设备管理措施,将牙科治疗椅、种植机、无影灯等医疗设备进行消毒后,还要将手术所用吸引器管路浸入消毒液进行消毒,以防交叉感染;术后帮助患者做好口腔清理,加强口腔健康教育,嘱咐其注意保持口腔清洁。
1.3.1 手术室细菌数合格率和患者切口感染率比较
手术室细菌数合格率包括空气细菌数合格率、医护人员手部细菌数合格率和医疗器械细菌数合格率三个方面。
文中计数资料用卡方(或用x2)检验,计量数据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符合正态分布者,组间比较运用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者采用非参数数检验。应用SPSS20.0 for windows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由表1可知,观察组的手术室空气细菌数合格率、医护人员手部细菌数合格率和医疗器械细菌数合格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切口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表1 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室细菌数合格率和切口感染率[n=55(%)]
口腔种植手术室感染隐患主要分以下几种:第一种是环境隐患:由于手术室人员往来密集,加之使用频率较高,因此容易使空气中产生大量的浮游菌,加之手术过程中需要用到的超声骨刀、取骨刀、冷却液、气溶胶等医疗用品的使用进一步加快了空气的污染,使得患者的切口感染率增加;第二种是种植器械的隐患:口腔种植手术所需的器械多体积小、结构复杂,手术过程沾染到的血液一旦凝结在器械空隙中,则易提高其清洗难度和感染概率;第三种是人员隐患:手术室人员流动性较大,加之专业水平、感染知识均不统一,因此,对感染的防范意识不足[4]。
由文中对比可知,观察组患者手术室各个环节的细菌数合格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切口感染率要比对照组的低,说明感染预防护理可以进一步减少上述的各项隐患,减少感染的概率。
总而言之,对口腔种植手术室分析感染隐患并实施对应性的护理可减少手术室的感染概率,改善护患关系,值得大力推广[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