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思贤
(重庆市綦江区三江中学)
在2018年送教下乡期间,笔者曾听了一节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八年级上册(以下统称“教材”)“13.3等腰三角形”(第1课时)的新授课.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完整、内容丰富、教学流畅.现呈现本节课的部分教学环节,并提出笔者的思考与建议.
为了创设一个引人入胜的问题情境,执教教师精心制作了微课.其微课声音悦耳,画面美观,脚本描述如下.
我国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曾经说过,宇宙之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一处不用数学.从古埃及气势磅礴的金字塔到我们中国雄伟壮丽的深圳之窗,随处皆可见数学的影子.生活中,建筑工人在盖房子时,用一块等腰三角板放在梁上,在顶角的顶点系一个重物,如果系重物的绳子恰好经过三角板底边的中点,就表明房梁是水平的,你知道其中的道理吗?首先来复习一下,什么是等腰三角形呢?两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相等的两边是腰,另一边是底边,两腰的夹角是顶角,腰和底边的夹角是底角.怎样快速地找出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呢?其实,只要找出两腰的对角即可.请看,在△ABC中,腰AB的对角是∠C,腰AC的对角是∠B,所以,等腰三角形ABC的两个底角是∠C和∠B.
上述微课中提及了数学家的经典话语,呈现了生活中的等腰三角形模型,创设了生活中的问题情境,回顾了等腰三角形的相关概念,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看上去是一个很精彩的情境引入.
在探究等腰三角形的两条性质时,教师按以下几个步骤实施教学:让学生用折纸法剪出一个等腰三角形,并猜想它的两个底角具有怎样的关系;接着鼓励学生大胆验证,在学生采用度量法和折叠法验证之后,师生共同展开几何论证,画出如图1所示的等腰三角形ABC,并写出已知和求证.
图1
为了顺利证明等腰三角形ABC中∠B=∠C这个结论,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之前剪出的等腰三角形模型中的折痕,从而找寻辅助线的作法,可以作△ABC的顶角平分线AD,作△ABC的底边中线AE,作△ABC中BC边上的高AH.
在探究出“等边对等角”这一性质之后,教师顺势追问“刚才我们画出了等腰三角形ABC的顶角平分线AD,底边上的中线AE和底边上的高AH,这三条辅助线是同一条线段吗?为什么?”
以下教学过程略.
就这样,教师引导学生亲身经历了“观察—猜想—验证”的过程,特别是“三线”(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和底边上的高)的构造,既顺利实现了对性质1“等边对等角”的逻辑验证,又轻松开启了对性质2“三线合一”的探究,如此一箭双雕,看上去很精彩.
本节课中,执教教师对课前的巧妙预设和课中的启发诱导,使教学过程得以顺利推进.乍一看,本节课的确精彩;但稍做思考,还有值得质疑和商榷之处.
如今,微课凭借内容短小精悍的优势进入课堂,成了课堂教学的一种有效补充.本节课中,执教教师通过自制的微课来“创设情境,引入课题”的做法值得充分肯定.然而,采用微课来复习旧知合适吗?建构主义认为,教师应当把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生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标准》)指出,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而微课往往会让教师快速地讲、学生被动地听,省略了师生互动的环节,使学生缺乏充分思考的时间.因此,以微课的形式来复习旧知一定要慎重.
本节课中,经过学生的剪和折,再辅以教师的点拨,等腰三角形的两条性质得以顺利推出.课堂上,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然而,轻松愉快的课堂就是精彩的课堂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标准》指出,数学教学不仅要使学生获得“四基”,还要求学生发展“四能”,培养其科学态度.课堂上,教师仅仅局限于“三线”的构造,只字未提其他的思路,没有引导学生反思构造辅助线的意图,没有引导学生总结“证明等腰三角形两个底角相等”的方法,阻碍了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学生在教师的牢牢掌控和循循善诱之下顺畅地回答着、实践着,影响了反思、质疑等习惯的培养.建构主义认为,教学不是知识的传递,而是知识的处理和转换.教师不单是知识的呈现者,更应该重视学生对各种现象的理解.因此,新授课不能局限于对新知结论的教学,应该遵循建构主义原理.例如,让学生充分经历“动手操作—观察猜想—推理验证—得出结论”等过程,主动参与新知的形成过程,从而促进其思维的发展和能力的提升.
教师应该如何施教才能避免以上两点遗憾呢?笔者有以下几点建议.
由于微课能先声夺人,造成学生渴望追求新知识的心理状态,所以本节课仍可以采用微课来创设情境.但学生在小学接触过等腰三角形,对等腰三角形的相关概念并不陌生,因此,教师可以对“复习引入”环节的微课进行“瘦身”,砍掉其中的复习环节,并将它融入到新知探究中.当学生动手剪出等腰三角形后,教师引导学生“找一找”“说一说”,以此来回顾等腰三角形的腰、底边、顶角和底角等相关概念.如此教学,汲取了微课引人入胜的精华,舍弃了微课单向传输的糟粕,诱发了学生主动复习旧知和建构新知的强烈欲望,使课堂教学得以有效推进.
尽管教师竭力引导学生添加了三种不同的辅助线,但学生不清楚为什么要添加这些辅助线.这种一带而过的教学有“形”无“魂”,不利于对学生思维的培养.数学家哈尔莫斯说过,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因此,在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设置一连串的关键问题,可以打破学生思维的平衡,引起学生的适度焦虑,从而通过学习去努力解决问题.为了证明“等腰三角形两个底角相等”这个猜想的正确性,学生写出已知、求证之后,教师的问题串就可以闪亮登场.在“剪一剪”和“折一折”的基础上,教师启发学生先画出一条辅助线(构造“三线”)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接着尝试引出两条辅助线(两腰上的高)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然后思考不添加辅助线也能证明一个三角形和自身全等,最后反思和总结证明两个角相等的常见方法.教师可以将问题串设计如下.
问题:根据最近所学的全等三角形知识,如何证明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呢?为什么可以这样证明?
预设:证明这两个角所涉及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因为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追问1:如何构造两个全等三角形呢?
预设:通过“三线”中的一种即可.
追问2:你还有哪些方法构造全等三角形?
追问3:刚才通过添加“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高”这条辅助线,构造了两个全等三角形,你还有其他的添加方法吗?
师生活动: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交流展示.如果学生遇到困难,教师引导学生画出两腰上的高.如图2,先作出等腰三角形ABC腰上的高BD和CE,并用面积法得出两腰上的高相等,再证明△BCE≌△CBD,得出∠ABC=∠ACB.
图2
追问4:刚才我们添加的这些辅助线,有什么共同的目的呢?
预设:构造全等三角形.
师生活动:通过师生互动得出“等边对等角”的结论,并启发学生将它翻译成符号语言.
追问5:对于含钝角的等腰三角形,以上方法还适用吗?请大家课后去完成.
预设:既可以构造“三线”,也可以画出如图3所示的图形.对照图2,用类比的方法即可以证明.
图3
追问6:在等腰三角形中,如果不画辅助线,可以证明∠B和∠C这两个底角相等吗?请大家课后去思考.
预设:用“SSS”证明△ABC≌△ACB.
追问7:现在有哪些方法可以证明两个角相等?你认为哪种方法更优越?
就这样,通过一连串的提问和追问,给学生营造一个学习不止、思维不断的探究氛围,使学生的思维水平不断提升.
积累活动经验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应贯穿在整个课程之中.数学活动隶属于“综合与实践”课程内容,是实现这个目标的有效载体.在本节课中,学生已经尝到了用三角形全等和面积法来证明两条垂线段相等的“甜头”,教师不能让学生的思维浅尝辄止,可以将教材第83页习题13.3第13题(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的平分线相等吗?两腰上的中线呢?两腰上的高呢?)和教材第89页活动3“等腰三角形中相等的线段”结合起来,专设课时组织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实践操作、归纳概括、质疑验证、总结反思等系列活动.通过数学活动的有效开展,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全等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的重要性质,逐渐加深对轴对称性质的理解,及时总结证明两条线段相等和两个角相等的常见方法,从而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为什么一节“看上去很精彩”的新授课却存在这么多问题?这引发我们再思考:什么样的课堂才称得上精彩?新授课因何而精彩?课堂是否精彩有诸多评价指标,但笔者认为,精彩的课堂必须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终极目标,教师至少要做到以下两点.
课堂上教什么?教师除了帮学生达到《标准》的要求,还需要以学定教.
(1)立足课时目标.
教师在备课时要有起点意识,应根据学生的学情来确定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并给学生留足思考的时间,使教学更深入、更彻底.本节课中,如果学生的学习基础较为薄弱,则可将新知应用移到下一节课去学习,只需探究出等腰三角形的两条性质即可,从而避免“蜻蜓点水,止于表面”的教学.
(2)胸怀长远目标.
课堂上重点教什么?那就是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即培养学生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由于本节课隶属于“图形与几何”课程内容,因此,学生思维的训练和推理能力的发展应该贯穿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本节课中,执教教师应该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不仅要通过“剪一剪”“折一折”等几何实验来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还要利用三角形全等来证明等腰三角形的两条性质,让学生经历观察、实验、归纳、论证的认识图形的全过程,帮助学生完成由实验几何到论证几何的过渡,逐步培养和训练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课堂上如何教?教育的出发点是什么?那就是“以生为本”.
(1)实施因材施教.
每个班级的学生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教师应尊重学生的差异实施因材施教、分层教学.例如,在前文建议2的几个追问中,追问5和追问6只适合学有余力的学生;对于学困生,追问2和追问3也可以让他们自主选择,真正实现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2)落实师“导”生“演”.
有效的教学活动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课堂上,不但需要教师精心的“导”,通过有效的教学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获得有效的学习方法,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而且需要学生积极的“演”,通过实验观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猜想验证、反思质疑等方式,切实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总之,评价一节课是不是精彩,不能只停留于课堂表面,不能只看教学流程是否流畅,不能只看学生是否学得轻松,等等.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以数学核心素养为导向,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重点关注新知的形成过程,重点训练学生的思维并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