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琰,马骏,徐琳,黄江明,李雁卓
(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总医院 心血管内科,广东 广州 510010)
室性早搏[premature ventricular beat(s),PVBs]是最常见心律失常之一,频发PVBs如合并器质性心脏病时,有心力衰竭和心脏猝死的风险[1-2]。对于频发的PVBs,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或无法耐受可采用射频消融术。传统手术是在X射线指导下操作,但因担忧辐射暴露剂量的安全性[3-4],近年来,少数医院开始尝试使用三维系统以减少辐射量,而多数仍采用传统手术方式。因此,目前新旧方法引导下手术治疗PVBs的差异尚未得到充分研究。本文旨在探讨三维系统指导下PVBs射频消融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总医院收治的因头晕、心悸、甚至黑矇,诊断为频发PVBs(除可逆PVBs),选择行射频消融术的98例患者。根据射频消融方式分为二维X射线组20例(A组)、三维X射线组35例(B组)和三维无射线组43例(C组)。A组:男性12例,女性8例;年龄(49.7±13.7)岁。B组:男性22例,女性13例;年龄(48.5±17.8)岁。C组:男性29例,女性14例;年龄(47.9±15.3)岁。所有患者术前完善三大常规、凝血功能、电解质、肝肾功能、甲状腺功能、胸片、心电图及心脏超声等检查,排除凝血功能障碍、肝肾功能异常、感染、电解质紊乱等手术禁忌证。纳入标准:①24 h动态心电图提示>10% PVBs;②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或不耐受长期药物治疗;排除标准:①合并房性心律失常;②甲状腺毒症;③间隔厚度>14 mm的肥厚型心肌病,④心肌缺血所致心律失常,⑤纽约心功能分级(New York heart association,NHYA)>3级。
1.2.1 术前准备术前签署知情同意书,停用抗心律失常药>5个半衰期。术前或术中如无PVBs,则静脉滴注异丙肾上腺素0.5~3.0μg/min,直至窦性心律110次/min,可监测到恒定的可标测PVBs。目前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总医院采用CARTO FG-5400-00C系统(美国强生公司)完成三维重建,主要工作原理:通过磁场定位技术对心脏进行三维解剖标测,对特殊的解剖位置进行标记,通过颜色明暗表示电压大小,可直观显示疤痕组织,计算机自动将点激动传导时间先后关系变成颜色信息,直观地显示心脏激动传导顺序,从而完成具体位置消融[5]。
1.2.2 二维X射线射频消融术EP Work MAte电极与多导生理记录仪(美国圣犹达医疗公司)连接好后,心电监护提示窦性心律、频发PVBs(根据体表心电图大致判断PVBs起源于右室流出道)。穿刺2次右股静脉,分别送入6 F鞘和SRO鞘(美国圣犹达医疗公司)。在X射线AX10M(德国西门子公司)辅助下分别送入4极参考电极和消融导管(美国强生公司)到右室流出道。在X线透视下确定导管位于右室流出道,激动标测(美国圣犹达医疗公司)显示右室流出道部位心内电图较体表心电图QRS波提早≥30 ms,起搏标测(美国圣犹达医疗公司)显示该处起搏QRS波图形与术前PVBs QRS波形图形类似。在该处35~45 W,55℃温控放电,PVBs逐步减少、消失,观察10 min如见PVBs再发,于原靶点附近(必要时X线再次确定位置,)多次温控放电、至PVBs消失。观察约20 min并静脉滴注异丙肾上腺素后继续观察,未见PVBs发生则拔出导管及鞘管。
1.2.3 三维X射线射频消融术体表心电图提示右室来源PVBs。穿刺右股静脉送入8 F鞘(美国圣犹达医疗公司),通过此鞘送入诊断/消融电生理冷盐水导管(美国强生公司),X线透视确认位于右室,并将导管送至右室流出道。在CARTO系统下构建右室流出道,寻找室早时最早兴奋点,同时进行构建右室流出道模型,于最早兴奋点处温控43℃,35 W,冷盐水灌注放电,该PVBs逐渐消失,说明消融有效,于该靶点附近多次放电。观察约20 min并静脉滴注异丙肾上腺素后继续观察,未见PVBs发生则拔出导管及鞘管。
1.2.4 三维无射线射频消融术心电图大致判断PVBs起源于流出道。穿刺右股静脉,插入一个8FSL1鞘(美国圣犹达医疗公司),在无X线照射下,送入诊断/消融可调弯头端压力消融导管(美国强生公司)于下腔静脉及右心房,进行导管压力校零。在CARTO系统下构建上下腔静脉及右房、右室流出道,右室流出道处激动标测未见理想消融靶点,考虑室早来源于左室流出道,穿刺右股动脉,插入8 FSL1鞘。在无X线照射下,送入诊断/消融可调弯头端压力消融导管至主动脉窦内,明确3个窦位置及左右冠状动脉开口,将消融导管插入左室。PVBs时标测最早兴奋点,于最早兴奋点处温控43℃,35 W,冷盐水灌注放电,早搏逐渐消失,于原放电处附近多点多次放电后,观察约20 min后并静滴异丙肾上腺素,未见早搏发作,说明射频消融成功。
当射频消融后PVBs完全消失PVBs≤1次/min或残留的零星≤10次/30 min时,则为即刻成功。而长期成功则为即刻消融成功后,没有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3~6个月,进行24 h动态心电图监测中PVBs绝对数量完全消失或减少≥75%,症状得到改善[6]。
数据分析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比较用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用LSD-t检验;计数资料以构成比表示,比较用χ2校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组患者术前年龄、性别、高血压人群比例、PVBs来源、心脏射血分数、舒张功能及NHYA等比较,经方差分析或χ2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3组患者术前临床资料比较
3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经方差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手术时间长于B、C组,B组长于C组(P<0.05)。3组患者标测靶点时间比较,经方差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标测靶点时间长于B组和C组(P<0.05)。3组患者放电次数比较,经方差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放电次数高于B、C组。3组患者曝光时间比较,经方差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曝光时间长于B、C组,B组长于C组。3组患者放置电极时间比较,经方差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和图1、2。
表2 3组患者手术相关资料比较 (±s)
表2 3组患者手术相关资料比较 (±s)
组别n手术时间/min放置电极时间/min标测靶点时间/min放电次数曝光时间/min A组20102.5±11.123.5±1.2710.3±2.7613.7±6.1310.10±6.30 B组3581.6±10.913.3±1.167.5±2.339.9±5.064.95±2.77 C组4370.3±13.343.1±1.027.0±1.829.1±5.220.00±0.00 F/χ2值3.5520.7012.1865.14727.944 P值0.0330.6730.0470.0130.000
图1 起源于右室流出道PVBs的CARTO三维电解剖标测模型图、体表及心内电图
图2 起源于左室流出道PVBs的CARTO三维电解剖标测模型图、消融靶点图、体表和心内电图
B组出现2例并发症,包括1例心包积液,1例传导阻滞。C组出现3例并发症,包括2例心包积液,1例传导阻滞。3组患者手术并发症比较,经χ2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831,P=0.147)。
3组患者即刻(术后当时)和远期(6个月)手术成功率比较,经χ2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3组患者手术成功率比较
PVBs是最常见的非持续性心律失常。已知心脏病患者中,其发病率可达62%[6]。PVBs最常见于右室流出道(本研究群体中右室流出道约占90%),尽管有药物治疗,但对PVBs频发或收缩功能障碍的患者,仍可选择射频消融术[7-9]。在过去的25年里,经导管消融手术成功率高,复发率低,已成为心律失常患者安全可行的治疗选择[10-12]。然而传统手术必须在X射线辅助下完成。据报道,每1小时的荧光透视成像都会使致命恶性肿瘤的生命风险增加1%[13]。因此,辐射暴露成为当今特别关注问题,治疗目标是保证手术安全性、有效性前提下,将电离辐射负担保持在最低水平,以降低长期癌症风险。
目前有些医院已经开展零射线三维技术减少射频术中辐射,报道相对较多的心律失常类型包括室上性心动过速、预激综合征等[14],且多集中在普通二维和三维射线之间的比较。然而在传统技术向无射线技术过渡过程中,大多数三维手术仍需结合部分射线完成,因此本研究中,笔者对3种手术方式的结果进行分析得出:三维组总手术时间、标测靶点时间、X射线曝光时间短于传统二维组,放电次数也少于传统组,提示采用三维系统指导的射频消融术可缩短医生和患者X射线暴露时间。这一优势在于:首先,三维系统可不依赖射线,立体显示特殊解剖结构和位置,比如冠状窦、上下腔静脉、二、三尖瓣及肺静脉等;其次,可做解剖标记,如希氏束、起搏点及靶点;最后,具有可靠的定位记忆即快速指引导管重新回到目的区域,动态显示激动传导、播散的方向、速度及路径[15-16]。
本研究得出,三维系统指导下的射频消融术成功率高,这与既往国内外文献报道三维射频治疗成功率大致相符[5-6]。且优于传统手术方式,其主因是三维重建图像能随时采点、实时修正,从而准确度提高。除此之外,三维无射线操作的安全性也高于传统手术方式,这与三维无射线组手术过程中采用压力导管、瓣环定位及His束标记等有关,压力导管标测能指导术者控制力度,从而减少心包积液、房室传导阻滞等手术并发症。最后,能否完全实现零射线,关键还决定于术者丰富的射频消融临床经验、对心脏解剖结构的熟悉以及对三维系统熟练掌握程度。
综上所述,三维CARTO系统下指导操作的室性早搏射频手术成功率高,并发症少。与传统二维方式相比,虽然三维系统手术费用稍高,但能减少X射线曝光时间,缩短复杂射频手术时间,是一项更安全、有效及可行的新型射频方式。且对比三维射线组,三维无射线组在曝光时间和手术并发症上更具优势,因此对于孕妇、幼儿等特殊群体,三维无射线技术更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价值[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