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罗红霉素片质量分析

2019-07-06 02:18刘亚威傅蓉邹宇姚兰
中国抗生素杂志 2019年6期
关键词:罗红霉素晶型溶出度

刘亚威 傅蓉 邹宇 姚兰

(辽宁省药品检验检测院,沈阳 110036)

罗红霉素为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抗菌谱与红霉素相仿,对敏感菌株引起的呼吸道感染、耳鼻喉科感染、泌尿生殖道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及军团菌感染有较好的疗效[1]。罗红霉素(roxithromycin)由法国Roussel-Uclaf公司研制,1987年在法国首次上市,商品名为罗力得(rulide)。国内浙江震元制药有限公司于1995年生产上市,目前已有数十家原料药和制剂生产企业,非国家基本药物。目前,罗红霉素原料药国内生产企业生产工艺主要为化学合成,不涉及发酵[2-4]。罗红霉素片是2017年国家药品抽验品种。本文通过对罗红霉素片的标准检验和探索性研究,从安全性、有效性及质量可控性等方面对其进行全面质量分析评价。

1 材料与方法

1.1 药品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数据库查询,截止到2017年8月国内罗红霉素片生产企业36家,批准文号54个。本次抽验涉及31个省市自治区,抽到样品327批次,涉及生产企业21家,占该品种国内生产企业总数的58.3%。327批次样品的分布率分别为生产企业8.6%,经营企业87.4%,医疗机构4.0%。本次抽样的罗红霉素片共4个规格,分别为50、75、150和300mg(以罗红霉素计)。原研药法国赛诺菲公司罗力得片(150mg)。原料药共收集到6个生产企业的样品。

1.2 对照品

罗红霉素(含量96.0%,批号:130557-201604,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红霉素(含量928u/mg,批号:130307-201417,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罗红霉素系统适用性对照品(欧洲药典标准物质,批号2.1),盐酸红霉素肟(含量85%,批号:140226-QCS-34,辉瑞提供)。

1.3 试药

乙腈(色谱纯,美国天地公司),磷酸二氢铵、三乙胺、氢氧化钠、盐酸、无水乙酸钠、磷酸二氢钾(分析纯,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硝酸(分析纯,北京试剂化学研究所)。

1.4 仪器

Waters e2695系列高效液相色谱仪;Waters XBridge C18色谱柱(250mm×4.6mm, 5μm);沃特斯Symmetry C18色谱柱(150mm×4.6mm, 5μm);Agilent 708-850DS全自动溶出仪;天大天发ZKT18真空脱气仪;XRD-6100型X射线衍射仪(日本岛津公司);Spectro 2型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Perkin Elmer公司);pyris 6 dsc型差示扫描量热仪(Perkin Elmer公司);ALC-1100.2型和R225D型电子天平(Sartorius公司)。

1.5 法定检验方法

按照中国药典2015年版二部进行法定检验。

1.6 探索性研究方法

根据专题调研、文献检索和标准检验结果及分析等情况,开展了有关物质、溶出曲线、晶型研究等方面的探索性研究。

1.6.1 有关物质

分别采用中国药典(ChP)2015年版[5]和英国药典(BP)2016年版[6]有关物质检查方法,对21家生产企业的抽验样品、6批原料药和强制降解样品进行了有关物质考察,研究杂质来源,对2种方法进行比对及对结果进行评价。

1.6.2 国产罗红霉素片与原研药溶出行为一致性研究及溶出度方法的建立

选取原研药及本次抽验工作涉及的21家生产企业样品,进行溶出曲线的研究,采用f2因子比较法评价国产药品与原研药品的一致性。并且对pH1.2条件下,15min时罗红霉素片的释放量进行考察。

1.6.3 罗红霉素晶型研究

原料药的不同晶型可能会影响到药物的溶解速率及溶出度等,从而影响到制剂的稳定性、生物利用度及疗效。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法,红外分光光度法和差热分析法对罗红霉素可能存在的不同晶型进行研究,并探讨不同晶型与溶解速率以及溶出度之间的相关性。

2 结果

2.1 法定检验结果及分析

罗红霉素片现行法定标准为中国药典2015年版二部,检验项目包括性状、鉴别、有关物质、溶出度、重量差异和含量测定。依据法定标准对抽取的327批样品进行全检,其中326批样品均符合规定,合格率为99.7%,有1批样品不符合规定(不符合项为溶出度检查),不合格率为0.3%。对产品质量密切相关的主要检查项目如有关物质、溶出度、重量差异和含量测定等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2.1.1 有关物质

所有批次样品依现行标准检验。标准规定:单个杂质不得过1.5%,总杂质不得过4.5%。各批次检测结果均符合规定,合格率100%。典型色谱图见图1。

327批次最大杂质含量结果基本分布在0.2%~0.8%范围内,以每批样品的最大杂质含量为变量,对327批样品进行频数分布图(直方图)分析,见图2,最大杂质分布呈现出两个集中区域。统计最大杂质的结果并结合调研材料发现,采用A公司原料药生产的制剂产品的最大杂质均为杂质6,含量为0.3%~0.7%;采用B公司原料药生产的制剂产品的最大杂质均为杂质3,含量为0.2%~0.5%(峰位置指认见图1)。分析认为最大杂质的量与原料药来源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图1 罗红霉素片有关物质典型色谱图Fig.1 Related substances chromatogram of roxithromycin tablets

图2 罗红霉素单个最大杂质测定结果的频数分布图Fig.2 The frequency distribution gram of the main impurity of roxithromycin tablets

327批样品的总杂质的量均值为1.9%,最小值为0.39%,最大值为3.29%,结果符合正态分布。总体来说,各批次产品数据较集中,说明现行标准检验下的总杂质各生产企业控制较好。

2.1.2 溶出度

327批样品中,有326批符合规定,合格率为99.7%;所有抽样批次平均溶出量均值为96.02%,最小值为55%,最大值为104%,有93%的样品溶出量大于90%,说明按法定标准检验,罗红霉素片总体溶出情况较好,测定结果呈正态分布,溶出度限度设置合理。不合格企业的样品溶出度测定结果批间差异最大。该生产企业生产的其他批次样品也出现边缘合格的现象,说明该产品处方工艺上存在一定问题。

2.1.3 重量差异

所有批次样品依现行标准检验,结果均符合规定。为考察压片工艺稳定性,以每批样品20片的片重RSD为考察指标,所有批次样品大致服从正态分布,片重RSD均值为1.24%,最小值为0.39%,最大值为4.57%,差距较大,说明不同企业间压片差异较大。由检验结果可见,90%以上的批次片重RSD小于2.0%,说明整体上罗红霉素片的压片工艺稳定性较好。

2.1.4 含量测定

依据现行标准对327批罗红霉素片进行检验,结果均符合规定,合格率为100%。327批样品的含量均值为99.3%,在95.3%~103.3%(均值±2σ)范围内共312批样品,占此次样品总数的95.4%。所有结果呈正态分布,离散程度较小。

2.2 探索性研究结果及分析

2.2.1 有关物质

两国药典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ChP2015采用等度洗脱,BP2016采用梯度洗脱;二者对杂质限量的控制也有所不同。从检验结果来看,ChP2015与BP2016有关物质测定结果基本一致。BP2016采用梯度洗脱,杂质分离比较好,检测灵敏度也比较高,但基线波动较大、不平稳,流动相盐浓度大,损耗仪器与色谱柱,柱温需控制在15℃(否则罗红霉素与杂质G不能分离),可操作性较差。ChP2015有关物质测定方法色谱条件简单,测定的重现性好,但不能实现主峰与杂质G的分离,采用ChP2015及BP2016方法测定原研药有关物质,色谱图见图3。本次国家抽验测定的样品中,某公司生产的原料药检出杂质G含量为0.44%,其他国产原料药及国产制剂杂质G的含量均小于0.05%。但进口原研药杂质G含量为0.5%,为其最大杂质。并且,英国药典将杂质G单独控制,限度设定为1.0%,而中国药典对杂质G并未进行控制。此外,原研药的进口注册标准中也控制了个别杂质的限量,且最大杂质和总杂质的限量控制要求较高,研究认为中国药典有关物质方法存在一定的提高空间。

图3 原研药有关物质色谱图Fig.3 Related substances chromatogram of the original roxithromycin tablets

通过本次国家抽验探索性研究发现,罗红霉素片的有关物质主要为工艺杂质,其数量、大小、分布与其原料药相同,在制剂的生产及储存的过程中,没有产生明显的降解杂质,因此分析原料药杂质来源、控制好原料药生产工艺是保证制剂质量的关键。

2.2.2 国产罗红霉素片与原研药溶出行为一致性研究及溶出度方法的建立

采用ChP2015方法测定原研药溶出曲线时,发现罗红霉素片崩解后,辅料黏附于篮网表面,造成篮网堵塞,样品溶出不完全,造成测定结果不均一,溶出曲线差别较大;而采用进口标准检测,样品结果均一,见图4。

通过对原研药及仿制药品溶出曲线的考察见图5~6,建立了新的溶出度测定法,即采用桨板法,溶出介质为pH6.0磷酸盐缓冲液,转速为50r/min。采用新建立的方法测定溶出度,结果均一。在pH6.0和pH6.8条件下进行溶出曲线的考察,并采用f2相似因子法进行比较,结果在两种条件下,21家生产企业中,有9家企业的产品f2因子≤50,认为与原研药相似。

图4 3批原研药2种方法测定的溶出曲线图Fig.4 The dissolution curve of 3 batches of the original tables by 2 different methods

罗红霉素在酸性溶液中不稳定,极易发生降解,在胃中停留过程必定影响药物的释放和吸收,以空腹时胃排空时间15min为限度,以罗红霉素溶出量为考察指标对国产罗红霉素片和原研药进行比对[7-8]。在对原研药的考察时发现,原研药对罗红霉素在酸中的溶出量进行了控制,15min时原研药的平均溶出量约为13%,本研究在pH1.2条件下考察了罗红霉素片15min时的溶出量。结果表明,21家企业的产品中,有12家产品的溶出量低于或等于13%,认为与原研相似。上述结果表明很多国内企业处方工艺未对酸性条件下的溶出情况进行控制。

图5 原研药4条溶出曲线图Fig.5 The dissolution curves of the original tablets

图6 原研及部分企业溶出曲线图Fig.6 The dissolution curves of the original tablets and some domestic tablets

通过对罗红霉素片pH6.0、pH6.8及酸中溶出量的考察,结果表明21家企业中有4家企业溶出行为与原研相似,建议企业对酸中溶出量进行关注,并适当改进处方及生产工艺,使该药品的使用更加合理有效。

2.2.3 罗红霉素晶型研究

对本次抽验工作中获得的6家原料药生产厂家的原料药,通过粉末X射线衍射法进行测定,结果6家原料药表现为A、B、C 3种晶型。进行红外光谱扫描时,3种晶型的红外光谱未显示出明显不同。差热分析结果表现为C晶型的Outset值和Peek值与其他两种晶型有所差别。通过研磨实验发现,机械研磨对A、B晶型影响不大,C晶型经机械研磨后,出现向A晶型转化的迹象,推测机械研磨可以使C晶型发生转晶现象。3种方式测定结果显示C晶型的稳定程度略逊于其他两种晶型。由于本次抽验涉及到的生产企业所用的原料药均来自两个生产企业,这两家企业原料药为同一晶型,并且原研药的晶型也没得到验证,因此晶型对药物溶出度的影响没有得到验证,需要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

3 结论

本次国家药品抽验采取了法定检验结合探索性研究模式对国产罗红霉素片进行评价,从药品实际检测情况到质量标准及质量的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了较全面的分析评价。由法定检验情况可知,327批次样品中有1批检验结果不符合规定,合格率为99.7%,可以认为目前国内生产的罗红霉素片总体质量较好,标准可行。

4 讨论

4.1 有关物质

经探索性研究试验发现,罗红霉素片现行标准中,按照现行有关物质检查项下色谱条件检验,主峰与杂质G不完全分离,会导致对杂质G的判定遗漏。虽然本次抽验的国产制剂杂质G的含量均小于0.05%,但有一家国内原料药企业的杂质G含量为0.4%,进口原研药的杂质G为其最大杂质(含量为0.6%),因此有必要对杂质G进行控制。

从本次抽验获得的按标准检验结果看,国产原料药和制剂有关物质测定结果均远远低于“最多杂质不得过1.0%(制剂:1.5%),总杂质不得过4.0%(制剂:4.5%)”限度规定,因此可参考国外药典,结合稳定性试验的数据,适当提高中国药典有关物质的限度标准。

4.2 处方及工艺

通过比较原研制剂与国内生产企业罗红霉素片样品在pH1.2盐酸溶液、pH6.0和pH6.8磷酸盐缓冲液3种溶出介质中溶出行为的一致性结果以及按照拟修订溶出度检查方法对国内生产企业样品进行检测的结果,提示国内较大部分企业样品与原研样品处方工艺存在差异,国内生产企业应关注处方合理性,进一步优化处方及工艺。

猜你喜欢
罗红霉素晶型溶出度
聚偏二氟乙烯分子晶型结构及热变性研究
聚偏二氟乙烯 β 晶型结构三级中红外光谱研究
钛酸铋微米球的合成、晶型调控及光催化性能表征
固体化学药物的优势药物晶型
凝胶法二氧化硅用于提高难溶性药物溶出度的研究
凝胶法二氧化硅用于提高难溶性药物溶出度的研究
丹参酮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治疗点滴型银屑病36例临床疗效观察
分析比较罗红霉素和阿奇霉素的药物不良反应
克拉霉素与罗红霉素临床应用处方效果分析
片剂生产中溶出度的常见影响因素及控制措施